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文谈”(cdwentan)
那么问题来了——看到拼写完整的“F”开头词(fuck)时,你是否会觉得它比打了星号的“F***”更具冒犯性?
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但这是为什么呢?毕竟你也知道,打星号的“F***”和不打星号的完整形式意思完全一样嘛。
BBC在报道中尽可能避免脏话,但在某些特殊场合,脏话却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彼时,它们才会以不带星号的完整形式出现。而另一些新闻机构,如《泰晤士报》,则自始至终只采用脏话的星号缩写词,只有在引用他人原话时,才会把脏话完整地印在报纸上。这就反应了一种观念:相比单纯地提及脏词,直接使用脏词更令人不快。
“脏话周期表”,交互版地址:http://ptos.moderntoss.com/(提示:不宜在办公室浏览,除非你戴着耳机)
要想理解为什么完整的脏话比带星号的替代词更恼人,我们首先得弄清楚究竟什么是脏话。
从定义上讲,脏话必须具有冒犯性。不过,具有冒犯性的词也不一定都是脏词,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带脏字地达到冒犯人的效果。比如“N”开头的那个词(Negro,黑人)——这是对整个群体的贬低和侮辱。尽管冒犯意味深入骨髓,但它却不是脏词。
心理学家丽贝卡·罗奇认为,除去冒犯的成分,脏话其实还蕴含着许多其他特征。她说:“人们骂脏话往往是为了宣泄情绪。无论你是怒不可遏还是喜不自胜,爆粗口都是一种绝佳的发泄方式。脏话通常与禁忌语密切相关,且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主题上:厕事、宗教、性等,这一点世界通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汇所具有的力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个历史推进的过程。过去,许多脏话都与宗教有关。但在英国这种逐渐世俗化的国家,“该死”(damn)、“天哪”(Jesus Christ)这类诅咒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威力。
《泰晤士报》社论作家、曾写过《意外会发生:非学究式英语指南》的奥利弗·卡姆指出,现在的脏词很少来源于宗教,而是更多地取自身体排泄物。“根据我们在公众场看到(或闻到)时的恶心程度来排序,顺序依次是:屎(shit)>尿(piss)>屁(fart)>唾沫(spit)。不过,唾沫这个词已经算不上什么禁忌语了。”禁忌语与排泄物的肮脏、危险以及恶心程度居然颇有关联,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语言假说。
人们对通过爆粗口来发泄情绪的行为褒贬不一。不过,事实证明这的确能缓解痛苦。实验表明,把手放入冰水中时,爆粗口可以让你坚持更久。此外,据掌握多门语言的人说,用母语骂脏话更爽、更顺畅、更能宣泄情绪。
除去发泄功能,说脏话还有其他好处。有人认为,脏话是拉近彼此关系的妙招:用友善的语气适度说一些脏词,恰恰有助于亲密度的提升。最新研究表明,相较那些斯文礼貌的人,经常说脏话的人反而更实在、更可靠。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带星号的“F***”能减轻冒犯感呢? 罗奇称,说脏话其实是对礼仪规矩的一种破坏。这有点像你在别人家做客时把鞋子脱了放到饭桌上的行为。如果你明知这样做会造成冒犯人,还是继续我行我素,说明你缺乏对别人的基本尊重。
“脏词本身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设想一下,有人对薯片有恐惧感,而你却当着他们的面喋喋不休地谈论薯片,即使意识到了他人的恐惧还不停止,那便是在暗示他们——你一点儿也不尊重他们,一点儿也不在意他们的感受。”
使用带星号的“F***”意味着我们考虑到了他人的感受,谨慎的选词也彰显了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奥利弗·卡姆在《泰晤士报》通过关于“脏话带星号”的规定时,曾这样表明自己的看法:读者会不由自主地对完整的脏词“产生反感情绪”。
当然,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觉得赤裸裸的脏话着实令人厌恶。说了这么多脏话,我得赶紧去用肥皂水漱漱口了。
原文选自:BBC
作者:David Edmonds
译者:王璐瑶
近期好文荐读: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合作、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或加小编微信:quxiadeyu请注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