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完《走走停停》, 想到了两个同类型电影,《杯酒人生》,《比海更深》。三部电影,主题都是一事无成的中年男人,怀有强烈的文艺梦想,在世俗世界里啥也不是。电影开头,这几个男人想要做点啥,第一步非常一致,找妈妈弄点钱。
比起《比海更深》,我更偏爱《杯酒人生》。这片有点像公路片,电影里两个男人搭档,来一次酒庄之旅。男主角我特别喜欢,一看就是没人喜欢的窝囊样,秃顶,有点胖,毫无魅力可言。演员本人耶鲁毕业,经常出演惹人厌烦的中老年男子,可信度极高,小人物演得活灵活现。
这部电影似乎揭示了两种失败男人的途径,第一种,长得好看,可以跟美女一样,靠帅气吃饭。比如片里的jack,做三流演员,赚点外快,缺点是风流成性,像个行走的生殖器,但他总能找到单纯的好女孩结婚,好女孩还有个有钱的父亲。第二种,不好看,没什么自信,去哪儿都畏畏缩缩,是片里的男主角miles,要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个人有趣的灵魂。
看完这部电影,会对长得帅的男人非常祛魅。哦,原来他们每天都面对这么多的机会,择偶选择那么多。也会对文艺男青年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唉,能说出精辟人生见解的,常常是一塌糊涂的男人呐。
之所以聊起这些,是因为《走走停停》这部电影,男主角胡歌实在过分帅气,他更像jack,演的却是miles这个类型。从他一出场,开始演绎种种自己的失败,我总是一阵又一阵感到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呢?你长这么帅,不可能混成这样啊。
胡歌在《走走停停》里虽然没有《繁花》的宝总那么有派头,可是打眼一望,他的帅已经溢出屏幕了。即使他带着眼镜,穿着皱巴巴的衣服,还是让人无法相信,你长这样,又不碰黄赌毒,都能活这么失败?
有这种感慨,主要是因为前两周去了趟北京。北京这个地方,每一个路口都能碰上一两个美女。去三里屯这种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三步一个,五步成群。但是帅哥非常罕见,十几年前我去的时候就没遇到过,十几年后马路上似乎也很难找出个把个亮眼的。
有一次饭局,我跟原来认识好多年的男编辑吃了个饭。无意中,发现他竟然是个帅哥,走进来的时候,令人眼前一亮。他长得有点像李现,人很腼腆,话不多。一听说他是单身,在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又经他本人证实,确实是异性恋,更觉匪夷所思。
这之后我又去了好几场饭局,有时会说起,上一场跟某某见了面,他长得倒挺帅的。单身女性几乎会立刻激动起来,质问我,这人单身吗?喜欢女的吗?
我说单着呢。
女朋友说,还等啥,赶紧拉个群。
就这样,我给这位腼腆的帅哥编辑介绍了两个女朋友。我估计,饭局上另外几个人,至少也每人给他介绍了两三个异性。这说明什么?
说明天下苦帅哥久矣。
特别是在北京,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在沉默中灭亡的帅哥。很多人长得不怎么样,不也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一个稍微好看点的男人,即便刚分手,空窗期绝不会超过半年。帅哥是一种紧俏资源,闲置率基本为零,每次一问世,立刻被抢空。
如果真的是长成胡歌这样的男人,他不可能没有出路。他起码要落魄得跟阿部宽一样,一笑一脸褶子,或者跟paul giamatti似的,秃头凸肚,那才有说服力。
写这些,是因为国产影视里,所有人的形象正在快速跟正常人偏离。偏离一点可以,但偏离太多,就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就跟小时候看武侠剧碰到的情形类似,里面有女扮男装的角色,观众从头到尾都能认出来这是个漂亮的女演员,演对手戏的男演员还在睁眼说瞎话,说他一直以为她是个男人,从来没有非分之想。
还有明明演员非常漂亮,所有人都要当她是普通人。
比如蓝盈莹在《玫瑰的故事》里演被抛弃的普通女孩,她想不通的样子我根本想不通。你长这么漂亮,你愁啥呢?在普通人的世界里,蓝盈莹已经可以杀出重围了。她哪里普通了?
我有一个朋友,名校出来四大工作,有一天不上班了想出去演戏。她才三十多岁,在横店接到的角色,不是婆婆,就是妈妈。我说不会吧,她说现在就是这样。
除非你美得颠倒众生,还要瘦到令人叫绝,那或许你有着别样的机会。
这些三十几岁的女演员演着五六十岁的妈妈婆婆,仿佛要让所有人相信,电视里就是这样的。
去年看《坠落的审判》,这部片一开始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女主演很接近我认知中的普通人,并不过分漂亮苗条,也不是每个角度看起来都美得毫无瑕疵。在某些镜头里,演员展露着满脸的疲惫感,你会很快代入其中,相信这是一个真正发生的故事,并且迅速开始共情。
但在国内很多影视片里,演员更像一个金字招牌,必须金光闪闪。即使他饰演的是一个没人要的中年男人,看起来还是帅得如此飘逸出尘。
要不在窝囊废这个赛道上,还是稍微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