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闫凯副教授 AFM:新型高效电磁波吸收的多模态可穿戴织物传感器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2-17 13: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近年来, 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因其广泛的 传感 能力、快速响应时间及实用性,在健康诊断及人机交互领域展示了巨大潜力。 目前 ,现有织物传感器在抵御电磁波干扰 多机制 传感 信号整合 面临挑战 特别 是对佩戴医疗电子植入设备(如人工耳蜗和心脏起搏器)人群的保护显得不足。 因此,探索优化电磁波吸收剂的阻抗匹配和多模式传感信号的智能结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日, 陕西科技大学 闫凯副教授 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一种基于中空聚苯胺微球( PHMs )修饰的柔性织物传感器 (图 1a 。这 种传感器通过在棉织物上 原位生长聚吡咯( PPy ),并结合中空聚苯胺微球和氨基硅烷改性聚氨酯( Si-WPU )的浸涂工艺,不仅赋予织物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还实现了应变、温度及触 觉传感 的多模态整合 (图 1b )。 这种多模 态整合为柔性织物传感器提供了必要的健康防护,同时在人机交互表现出更多的信 息交互密度。


1 (a) 织物传感器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b) 织物传感器的特性。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 ,首先通 过乳液聚合法得到直径 260 nm 的聚苯乙烯 - 甲基丙烯酸( PS-MAA )微球,这些微球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吸附苯胺单体,随后原位聚合形成核 - 壳结构的 PS-MAA@PANI 然后利 DMF 蚀去除核层,获得壳 50 nm 、直径 360 nm 的中空微球 (图 2d 。此外异氰酸酯( IPDI )与多元醇( PTMG )反应形成主链,加入氨基硅 烷偶联剂对聚氨酯链段进行扩链改性,获得有机硅改性聚氨 酯( Si-WPU 乳液。最后,中空聚苯胺微球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复合涂层在织物传感器上表现出优秀的摩擦正电性和界面粘附作用。


2 (a) PHM 制备示意图, (b) PS-MAA,(c) PS-MAA@PANI (d) PHMs TEM 图像。


在织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吡咯单体在冰浴条件下在原始织物上进行原位聚合,形成均匀的导电层,依次浸涂不同浓度的 PHM 分散液和 Si-WPU 乳液,经干燥处理,得到最终的 织物传感器(图 3a 这种制备工艺不仅提升了织物的导电性,还使其表面呈现适当的粗糙度,提高了其摩擦正电性。在常规的使用中,织物传感器的接触角 高达 122 ° ,同时也显示出优异的耐洗涤性 、耐弯折性和透气性(图 3g - i


3 (a) PPW 织物制备过程的示意图, (b) 原始织物、 (c) PPy 处理后的织物、 (d) 浸涂 PHMs 后的 PPy 织物和 (e) 最终 PPW 织物的 SEM 图像, (f) 原始织物与 PPy 织物的 FT-IR 光谱图, (g) PPW 织物经过 0 次、 5 次、 10 次、 15 次和 20 次洗涤后的水接触角, (h) PPW 织物在弯曲、折叠和扭曲条件下的对比照片, ( i) 透气性测试的对比照片。


为了证明中空聚苯胺微球 赋予了织物传感器出色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同时对多模态传感性能有提高作用,研究人员 对不同 浓度 P HMs 的织 物传感器的吸波性能、温度、应变和摩擦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中 空聚苯胺微球的负载量增加,该织物的反射损耗( RL )响应减少 其峰值达到 -48.2 dB ,同时最大吸收带宽为 4.2 GHz (图 4 e 在温度传感过程中,其温 度灵敏度高达 0.59% K -1 此外还能实现高灵敏度的运动传感,监测 人体各种关节的运动信号。同时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技术,该织物能在 0.3 秒内产生高达 41 V 的电 压,将其组装为单电极模式,可以作为触觉传感器对接触的物体进行摩擦电信号检测。


4 (a) 原始织物、 (b) PPy 处理后的织物、 (c) PPW-10 织物 (d) PPW-20 织物、 (e) PPW-30 织物在 2–18 GHz 范围内反射损耗( RL )的二维图, (f) PPW-30 织物的 ɛ′-ɛ′′ 图(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的关系)。


研究人 员将织物传感器模块化设计,利用多个人机交互实验验证其传感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例如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触觉传感 功能可实现高效的触觉交互 通过检测触碰动作,生成精确的电流信号变化 (图 5c 。还可 以通过手指的 弯曲动作,实时捕捉弯曲、应变信号,精准识别点( “·” )和线( )的编码信息 (图 5d - e 此外,还可以实 时监测织物表面的温度变化,通过 LED 灯直观显示温度等级。最后将这些功 能模块化集成于智能手套等可穿戴设 备,可以实现精细化的操作和信息反馈 (图 5a


5 (a) PPW 织物集成在手套中,用于检测多种手部传感信号及与 MCU 交互的示意图, (b) 用于摩擦纳米发电触觉传感的工作原理, (c) MOSFET 栅极在触碰和释放状态下的短路电流, (d) PPW 织物形变时间定义的 · )和 线 )摩斯码, (e) 表示摩斯密码 “Y” “N” “K” 的相对电阻变化。


以上研究成果以 Hollow Polyaniline Microspheres Decorated Fabric Sensor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Absorbing and Multimodal Sensing Towar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为题, 发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DOI: 10.1002/adfm.202418071 )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闫凯 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生 王俊 为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咸阳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李晓老师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8071


相关进展

陕科大马建中/鲍艳/张文博 JMCA:通过天然孔径梯度设计具有单向导湿的皮肤基可穿戴材料并用于个人湿热管理

陕科大马建中/吕斌/高党鸽 Small:基于PPy/NiCoAl-LDH改性棉织物-实现储能、电磁干扰屏蔽和光热转换的有效集成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鲍艳教授、张文博副教授 AFM:基于各向异性应变子传感器和应变不敏感压力子传感器的多种机械刺激识别型多维传感器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吕斌教授、高党鸽教授团队 Small:基于制热模式可调控的Janus纺织品实现寒冷天气下的精确人体热管理

陕科大高党鸽教授、马建中教授团队《ACS AMI》:利用废革屑水解物制备高吸收低反射、多功能柔性电磁屏蔽纳米纤维薄膜材料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Green Chem.》:开发抗菌性的水性香草醛-丁香酚-丙烯酸酯细乳液,作为石油基苯丙乳液的新一代绿色替代品

陕科大马建中教授课题组在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陕西科技大学陈咏梅教授和马建中教授特约综述:基于天然高分子的导电材料制备及其在柔性传感器件中的应用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 高分子产学研 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 几十个 专项交流群 ,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 上万名 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 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 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 ,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