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总台央视】激情亚冬 逐梦冰雪 ...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 ·  4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关于住房养老金,他们都说错了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4-08-28 20:50

正文

关于住房养老金制度,这段时间一下引发关注。
有自媒体造谣解读为房产税,甚至把维修基金的标准直接修改成住房养老金收费标准。
比如这个:
也有一堆的专家学者跑出来安抚大家,说放心,不会增加居民负担。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近日撰文表示,这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资金、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
目前,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公共资金,按照“ 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 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因此, 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这同样是胡扯,因为这注定是一笔新增支出,政府又不创造财富,这一笔支出总是要有人承担的,怎么可能不增加民众的负担呢?
今天,我就来解读一下,到底这个住房养老金是一个什么东西?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8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依靠制度创新。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关乎长远。提高安全韧性水平要重视和依靠制度创新。


建立房屋定期体检制度,按照房屋建造的年代、功能类型确定体检频次,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消除发现的安全隐患。还要建立房屋保险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完善工程质量和房屋安全监管机制。另外,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体检、房屋维修、房屋保险提供资金保障 ,我们将加快推进这三项制度的建设。


从以上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购房时收取的住房维修基金不足,不足以保证在房子的全生命周期内的维护、体检成本,因此,需要新增资金筹集方式
2、要建立的是一种长效的制度,也就是能够确保资金源源不断进入,才能确保维修、体检、及保险经费的充足
3、三项制度中, 体检制度将会成为一种强制性的监管,也就是必须定期体检,以确保及时发现风险,房屋保险制度则是采取市场化手段,那就是需要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确保出事后有人赔,而住房养老金制度则是一种资金筹集手段。
4、制度建立的目的,是解决越来越多的老房子维修问题,因为地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了,很多房子进入高风险期了,但由于中国楼房的特殊产权形式,以及小区管理诸多限制,导致房屋未来风险被忽视。
好了,要怎么理解呢?我来做一个类比吧。
就如同,现在要求全国人民都必须体检了,发现有病就要去治了,体检费用和治疗费用要建立一个制度来筹钱。
大家更关心的是第三个问题,也就是到底这一笔钱怎么筹?有些人说,不是交过了维修基金了吗?甚至还没有花完,怎么又要交了呢?
专家们也都说明白了,那就是要建立公共账户。
公共账户其实大家很熟悉这个东西,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分为公共账户与个人账户。
我的判断就是,实际上,住建部推的这一套制度,与现行的医疗共济制度本质上是一回事,可能会在个别细节上,与之有所区别,但本质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这个制度将会形成以下结果:
公共账户是一个公共的资金池,所有参保的房屋的维护费用都可以从中支出,而个人账户则是一个小区这一栋楼业主们共有的一个资金池,这一笔钱只能花在这个小区或这一栋楼。
不断增加公共账户的资金量,就能让所有的房子,都有稳定的维护基金来源,个人账户的钱花光了,但公共池子里还有钱,这样就能确保经费来源。
那么资金筹集的渠道是什么呢?公共账户的钱从哪来的呢?
要知道,住建部明确地提出是一种制度性的资金筹集渠道,也就是不是由财政临时划一笔钱,而是有着稳定的来源,这就是某一种名目的税。
你要把它理解为房产相关的税,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与普遍认知中的房产税是有所区别。
制度是处于试点过程中,但是我可以推理出以下资金来源渠道,并分析其后果
第一种: 向开发商收取
在开发商卖楼时,再收取一笔钱存入公共资金池
这时的承担者,是开发商或是整个房地产产业链条的企业和从业者。
如果直接从开发商的利润中收取,那就是由开发商承担;
如果直接从开发商的售价中收取,他就是一种类增值税的东西,最后由整个地产链条中的企业和员工们一起承担;请注意,增值税不是由消费者承担的,而是由链条中所有的生产者,包括企业员工承担的。
这个链条中,包括政府(卖地),包括农民(供地)。他们一样会受损。
因为价格由供需决定,不由成本决定,地产商做不到把成本转嫁给客户,否则地产商为什么现在要降价卖房?
那么,这时,就是地产业所有企业主及员工为买房子的人提供维修资金,他们的利润将减少,员工的收入将减少,换来住房养老金公共帐户的资金。
第二种、向政府收取
向开发商收取时,其实也会向政府收取,因为中国的土地供给都来源于政府,政府也是房地产行业的供应商之一,当开发商在卖房时需要交一笔维护费用时,那么,在土地拍卖时,他们就会降低对政府的报价,从而使得政府的卖地收入降低。
但如果单独向政府卖地时的收入征一笔税,这时,就是由政府来承担,当然这也是表面的 ,因为政府的地来源于土地征购,他们也会降低征购土地的价格,以降低成本,最终就将由卖地的农民们承担。
第三种、向购房者收取
对于老房子的业主,想让他们交钱,那是千难万难的,是不可能的。在中国要收取直接税,特别是征对存量资产收税,比登天还难。
但征收环节税是可能的,也就是在买卖房屋时,要求买房的人,除了交小区的住宅维护费用以外,再交一笔公共维护费用。
如果单独只采取这种方式,表面看,就是新房业主们为所有的老旧房子业主们的维护基金买单。
但是,实际承担者依然不是新房业主,因为如果买房需要额外再交一笔钱,这相当于房子的价格上升了,前面我说过了,成本不能决定价格。因此,地产商要在这种情况下将房子卖出去,依然需要降低房子的售价,所以他与向地产商收取是一回事。
第四种、向所有持有房屋的人收取
除了已交的本小区本栋楼的维护基金外,另外每一个业主,都要交一笔公共维护基金,这个就无法转嫁了,他必然就是由业主们自己承担。
由于是向公共资金池注入资金,也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事。
如果按面积征收,那就是大房子的人为小房子的人买单,因为风险相差不大,但面积大的人出得更多;同时,更新的房子的业主,为更旧房子的业主买单,因为旧房的风险系数显然更高。
这是社保由年轻人付钱给老年人治病养老是一回事。
第五种:印钞来投入
前期可能是由某一部分人来承担代价,但不够时,就发债来处理,最终债务由货币超发化解,这就是印钞来承担。
这种的后果,就是全民来承担有商品房的业主的维修费用,其中受损最多的依然是农民,因为农民没有多少商品房和股票,他们的主要有流动性的财产就是现金。
这时,他们的储蓄将在通货膨胀中被转移到城里人的公共支出帐户,去养他们的房产。
农民子弟们除了要通过社保要养城里人的爹以外,又增加了一个房爹。
以上,就是几种征收方式及其后果的分析。那么,这个制度会采取哪一种呢?
我分析最有可能的方式是,学习社保当年的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