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社会舆论,普遍鄙视和嘲讽"小鲜肉"们,针对的与其说是某些当红明星本身,不如说是公众情绪对烂片雷剧泛滥、明星片酬却飞升至天文数字,一部戏几千万片酬,收入千百倍于普通大众的强烈不满。
然而,时下影视圈烂片横行、雷剧泛滥的责任,绝不止是那几个当红流量明星就能承担得起的。大量热钱疯狂涌入娱乐圈,造成了影视市场的空前火爆。眼看着同行们日进斗金,腰缠万贯,哪个从业者又不是心急火燎?因此刚稍微有点名气,就疯狂拍片大肆捞钱的,又何止是一些年轻演员?甚至是有的演技不错、过往声誉良好的“老戏骨”,同时亦不能免俗。
吴亦凡、李易峰、鹿晗、王俊凯、杨洋
……这些当红“小鲜肉”之所以会成为众矢之的,说白了,不过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同时也成为种种行业乱象的挡箭牌和替罪羊。
事实上,偶像给追星女孩“造梦”,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现象。潜在的追星市场那么大,如果国产“小鲜肉”不去占领,那么就要和十年前、二十年前一样,完全被港台明星和日韩偶像所占据。
真正取代了港台明星,驱逐了日韩偶像,数十年以来,第一次占据了国内偶像市场的主导地位的,也正是我们这些饱受主流舆论诟病的本土偶像们。从这个意义上,
这些初代国产“小鲜肉”,都是中国娱乐圈的大功臣。
事实上,别看这几位流量小生“小鲜肉”如何走红,粉丝又如何众多,其实他们根基仍旧十分浅薄,是谁都可以冷嘲热讽一通的,更是被舆论集火批斗,群起而攻之的。
同样获得了以投票多少决定的人气类奖项,有的人明明是肉眼可见的后台强行改票,依旧脸不红心不跳地通稿吹嘘“名至实归”,有的人完全是靠广大粉丝积极踊跃投票投出来的,却被全网铺天盖地群嘲“买奖、黑幕”。——话筒请给
李易峰
。
有的人明明是谈一场年轻人最常见不过的恋爱,言出必诺地公开女友,却被全网攻击为所谓“偶像失格”,为了黑他,甚至不惜将日韩「不许偶像恋爱」的糟粕文化奉为至理。——话筒请给
鹿晗
。
有人因加拿大国籍被当做其大黑点一次次被嘲讽,然而另两位一线台湾艺人同为加拿大国籍,却从来都免疫于类似的“国籍攻击”,更将华语影坛这几年最好的资源轻松拿了无数。——话筒请给
吴亦凡
。
有人考入电影学院后老老实实上课,认真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然而16年一部影片中的几分钟客串,却一直被攻击嘲笑到了2018年。——话筒请给
王俊凯
。
同样拍了原著涉嫌抄袭的影视剧,有的人就可以强行全网通稿,营销出所谓“整容式演技”,获得广泛赞誉,有的人就被全网狂嘲“油腻男孩”。——话筒请给
杨洋
。
如此泾渭分明的待遇,也能看出来,在媒体营销方面,这几位当红流量小生,确实是替人受累,为人挡枪,在相当程度上遭受不平等待遇。
原因之一
,当然是绝不甘心就此退出华语影坛主导地位的港台娱乐势力,同样利用各营销号大量通稿,对他们发动了一轮又一轮舆论攻势。一边整天吹嘘他们强推的“天庭宴”们的演技和敬业精神,如何远远强过了这几位内地的当红小生,堪为行业年轻演员之楷模。
——几个80后港台演员,整天和85后、90后的内地小年轻比演技,也亏他们够好意思呢。个中目的,不过是让“天庭宴”们靠后台资本强推而拿到的那些顶级影视资源,让不明真相的公众觉得更加顺理成章。
原因之二,
毕竟全中国近14亿人口,颜值好英俊漂亮的年轻人简直不要太多,眼看着这些同龄人短短几年时间便能迅速走红,粉丝众多,家喻户晓,因此心向往之踏入演艺圈,以为“彼可取而代之”的年轻人,自然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