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是来自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专职法务周波,武大硕士毕业之后,选择进入央企担任法务职务。
文章中,从职业选择,资信调查、合同评审、普法宣传等具体法务工作的开展经验,以及法务工作与律师工作的对比等方面和大家做出了分享。
虽然语言简洁平实,却有非常宝贵实用的点滴经验和认真专业的职业态度值得学习。
选择成为一名法务,特别是一家大型央企的法务,主要因为这份工作有以下几项优势:
一是发展平台广阔。
中建三局作为央企中国建筑旗下最大的工程局,可以给予每一个有梦想的法务人员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
二是工作富有挑战性。
我所在的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担着工程局转型升级的使命,其主要业务板块如装配式建筑、水务环保和创新投资等都代表着未来新兴业务的发展方向。
正因为其大都是新兴业务,所以工作中充满了挑战性;
三是“三争三创”的文化氛围。
绿投公司秉持“争先,争优,争光;创业,创新,创享”的绿投风格,始终以奋斗者为本。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能使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战斗意志,真正做到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自2019年7月以来,我在中建三局旗下的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已经有快一年的时间。
在绿投公司,我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资信调查工作、评审合同、开展普法宣传、管理诉讼案件等。
由于我所在的单位诉讼案件不是很多,我将重点讲述资信调查、合同评审和普法宣传工作。
(一)资信调查工作
1.何为资信调查
资信调查工作的本质,是风险控制动作的前移。
在市场部接触项目的前期,即对项目业主及项目的情况进行摸排。
按照工程局给定的调查模板,去衡量业主的资信状况和项目的风险情况,进而从法务的角度给出自己的意见,即对于该项目是否要跟踪投标。
2.如何开展资信调查
开展资信调查工作,要注意资信调查关注的内容和调查信息的来源。
资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有关目标单位的调查信息。
包括目标单位的基本信息(注册资本、住所地、营业范围等)、目标单位的涉诉及被执行信息、目标单位的资产情况、高管人员以及目标单位与中建系统、三局系统的合作情况;
二是有关项目的项目调查信息。
包括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规划许可证办理情况、项目资金的来源情况等。总体而言,法务在审查时最关注的是项目业主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支付能力、业主之前的履约信用等。
调查信息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依靠网上途径查询到的信息。如通过查询目标单位官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官网、企查查、天眼查等辅助性网站来获取信息;
另一种是通过市场部等其他部门的同事从线下渠道获取的信息。通过完善的资信调查,对首次合作的客户进行资信评分,划分不同的资信等级,从而做到风险管控动作前置,充分发挥法务为企业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合同评审工作
评审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书,可谓是一名法务的基本功。我所接触到的合同大都是EPC合同。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合同评审工作:
一是熟悉住建部颁发的EPC合同示范文本,学习EPC合同的大致框架、主要条款;
二是学习公司前辈之前类似的法律意见书,看看公司前辈主要关注的评审要点有哪些。
个人总结,EPC合同的评审,要重点关注工期、担保、付款、质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条款。梳理出这些重点关注条款后,大部分的合同评审就可以按图索骥,而且这样进行合同评审也会显得井然有序;
三是在每一次合同审批时,将领导修改过的部分记录下来,试着站在领导的高度去思考合同评审工作。
这样日积月累,便能增进理解领导意图的能力,也能提高法律意见书的一次通过率,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三)普法宣传工作
普法宣传作为法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企业法治文化,培育全司员工的法治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在绿投公司,我的普法工作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即日常普法活动和专项普法活动。
1.日常普法活动
这部分工作又可分为两项主要内容。
一是每月定期在公司董办会上的政策解读工作。
为了能尽可能全面的搜集每月的最新政策,一方面发动公司下属的事业部协助搜集各自业务相关的政策,另一方面自己在日常工作遇到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政策时便及时记录下来。
在进行政策解读时,并不是简单的全文引用,而是重点关注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条文,并就其对公司的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重点提示,使得普法工作能够真正为公司业务提供参考意见。
二是每月的合约法务系统简报的编辑工作。
合约法务系统简报主要对系统内的重大新闻进行系统编辑,同时就系统内的一些工作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特别是经验交流板块,系统内的同事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以小文章的形式进行分享,形成比学赶超的文化氛围。
在简报的编辑过程中,由于自己编辑的身份,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公司合约法务系统的各种动态,对系统内同事的宝贵经验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颇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感。
2.专项普法活动
除了日常的普法活动,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国际知识产权日和12.4国家宪法日,公司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专项普法活动。这样的大型普法活动,看似简单,但想要办的出彩是很不容易的。
就自己几次活动的经验来看,要想举办好这样的大型普法活动,起码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提前筹划。今年的3.15和4.26活动我们基本都是至少提前一个月在构思创意,这样可以留出充裕的时间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想法;
二是要创新普法活动的形式,丰富普法活动的内容。很多公司在举
行这种专项普法活动的时候,往往是请专家或者律师办个讲座就了事了,这种普法活动当然有其便利性,但往往因为形式陈旧、内容单一而缺乏吸引力。
在公司领导的整体部署下,公司全体法务协同作战,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上下苦工,绿投的专项普法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公司相继策划了抗疫普法漫画、微视频、线上法律知识大赛、真假商标竞猜、模拟法庭小剧场、普法vlog等多种创新形式的普法活动,相关活动新闻登上了中国建筑法律简报,并且得到了央广网、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的关注。
1.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2.法务工作的核心价值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最高明的医术是“未有形而除之”。与之相似的是,法务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防控。
最厉害的法务应该是“防患于未然”,使得公司日常运营都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而法务对于公司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评价、预警、处置和化解风险。
公司法务的各项具体工作可谓都是围绕风险防控进行的。如资信报告是在接触项目的时候就提示风险;合同评审是在合同谈判阶段提示风险;合规管理是在公司日常运营中对每个制度、每个重大事项进行风险审查;普法工作是宣贯、提高全公司的风险防控意识;诉讼则是风险恶化之后的处置措施……
但是如果仅仅说法务的工作就是风险防控,又未免显得过于偏狭了。
法务与律师不同,法务本身是公司的一份子,风险防控是法务的天职,但却不是公司运营的最终目标。
公司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这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前提。
因此,法务工作要在风险防控与运营效益之间进行平衡。
在某种程度上,这两项目标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的。
一般来说,效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所谓收益越大风险越大。
因此,能否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衡量一名法务是否优秀的最终标准。
与所有法律职业一样,法务人员的成长需要经验的日积月累,非有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毅力难以成功。
当下,各种新兴业务风起云涌,各种政策法规日新月异,法务人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最后,分享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段话给大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
可扫码给本文作者
赞 赏
▼
END
青年律师 | 执业经历 | 认知经验
本 栏 目 往 期 推 文
▼
文 | 周 波
设计&责编 | 青青若
戳
“阅读原文
”
,购买
优质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