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新峰
7月6日出炉的万达半年报,因其亮丽的财务表现而引起刷屏。有人分析地产“瘦身”,有人论证“货值”连城,有人关注文化产业冲击千亿,••••••但是,半年报中还有一块藏在最后但是尤其亮眼内容,却被大家忽视了,这就是万达的社会责任。
万达的上半年简报中,专门用了一整段阐述其社会责任:2017年上半年万达集团新创造服务业就业岗位4.9万人,其中大学生2.5万人;上半年集团纳税195.4亿元;上半年集团现金捐赠总额4.2亿元;上半年集团获得绿建标识65项,其中16个项目获得绿建运行标识。
这些数据,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相当了不得的成就,放在半年报一堆财务数据中,就被媒体忽视,无人提及了。某种意义上,这也反映出当下社会心态的浮躁和片面。
上半年新创造服务业就业岗位4.9万人,其中大学生2.5万人,就业的重要性不用赘述,万达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最多的企业,每年万达新增就业岗位都占全国新增就业1%左右。这是万达对就业所做的贡献。
上半年纳税195.4亿元,万达对税收的贡献,还不止于数字描述的那么简单。万达的商业项目,不像一般的地产项目,就像一棵树砍了就没了。万达的项目持有经营,税收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每年都有,而且持续上升。
上半年现金捐赠总额4.2亿元,万达在慈善公益方面也是有着持续的贡献。万达把“共创财富,公益社会”作为企业使命,是中国民营企业捐赠额最大的企业。
上半年获得绿建标识65项,其中16个项目获得绿建运行标识,这是万达对节能环保做出的贡献。通过极力发展环保型的产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让企业追求的目标与社会发展方向达成一致。
在万达半年报中未专门提及的,还有万达的精准扶贫。万达出资14亿元,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创造“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小镇,建立扶贫基金普惠当地农民,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全面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