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第四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发展”主线,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扎实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目前,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连续3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21年的14051元增加到2023年的16396元。
“政府帮扶把我们一家从困境中拉了出来。”甘肃省康县花桥村脱贫户李雪英说,去年丈夫查出重病,巨额医疗开销一度让家里濒临返贫。通过“甘肃一键报贫”系统自主申报,村干部上门核查,李雪英一家被认定为因病返贫监测对象。随即,康县为其落实医保资助,购买防贫保险。此外,经镇村协调,李雪英在超市当起了理货员,拿上了工资。一系列帮扶措施,让李雪英一家消除了返贫风险。
抓实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是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举措。今年,甘肃省进一步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严把监测对象识别纳入进口关、落实措施帮扶关、风险消除退出关三个关口,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帮扶,逐户制定完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加力加劲推动风险稳定消除。
截至今年9月底,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25个省份,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要求,亦是衡量是否返贫的重要指标。
吉林省永吉县第三十五中学九年二班一位学生,一度面临辍学风险。班主任王朗老师在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立即向学校申请,为她落实了帮扶资金,还争取了低保家庭免费午餐。
今年以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教育、住建、水利、卫健、医保等部门建立多项机制,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共召开3场视频培训会,针对86项问题开展摸排整改提升专项行动,逐村逐户、逐条逐项开展“解剖式”走访摸排,确保脱贫人口应保尽保。
目前,全国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持动态清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提升。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进入过渡期,国家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持续开展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规范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帮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势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帮扶项目资产总体保持稳健运行,有效带动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
贵州省立足资源禀赋,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思路,灵活运用完善设施、招强引优、优化用途、灵活重组、“瘦身”增效、强化服务“六条路径”,对闲置低效资产分类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全省1840个项目成功盘活,资产原值41.3亿元,累计获得收益3.2亿元,55.6万人次脱贫人口受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目前脱贫人口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已占人均纯收入的六成以上,充分做好脱贫群众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和“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38.86万个。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扎实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2024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发放3.5亿元,补助学生24.9万人。“全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28.44万脱贫人口,同比增加10.8%。全区实有就业帮扶车间4295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6.32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14.73亿元、惠及93.39万脱贫户,有一半以上的监测对象享受了产业帮扶举措,三季度末比上个季度末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27.6万人。
过渡期以来,国家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14个方面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和科技特派团选派,助力重点帮扶县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提升。
“江苏好,南京好,这里的曼巴和我们是一家人!”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第二期“脊梁工程·苏青协作”脊柱畸形治疗计划患者出院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见证了苏青医疗帮扶的成果。
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重点帮扶县,将医疗援青作为民生帮扶的切入点,聚焦关键短板,着力资金技术、制度管理、人才培养,涵盖基本医疗服务和妇幼保健、疾病防控、藏医药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提升重点帮扶县医疗水平取得大进展、大成效,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互补,缩小了苏青地区的医疗资源差距。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需要不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改善公共服务,补齐短板弱项。
在云南省昭通市一处搬迁安置区,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道路宽阔通畅,商铺鳞次栉比,小区生态宜居,扶贫车间提供就业,蔬菜基地生机盎然。在蔬菜基地工作的搬迁群众何云龙说:“现在的居住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搬新家、住新房,就近就业、收入稳定,过上了甜日子,一代农村人转变成新市民。”
为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云南省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转移就业。今年以来,共组织800人以上安置区举办230场次各类招聘会,多措并举推送就业岗位,同时依托产业园区、帮扶车间等吸纳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安排161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吸纳3.3万余名当地群众参与务工。目前,全省109个800人以上安置区劳动力转移平均就业率达93.8%,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未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必将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