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放开后,业内讨论更多的是价差,是中长期交易,是电力现货——相比这些被津津乐道的主角,电力辅助服务因其辅助地位,往往成为被忽视的配角。但喜欢看电影的人都了解,一部精彩影片的呈现,主角的传神演绎当然重要,但配角的画龙点睛同样必不可少。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18年度电力辅助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数据:2018年,全国除西藏外31个省(区、市、地区)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共4176家,装机容量共13.25亿千瓦,补偿费用共147.62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0.83%。
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总费用来看,补偿费用最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西北、东北和华北区域,西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占上网电费总额比重最高,为3.17%,华中区域占比最低,为0.23%。
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的结构上看,调峰补偿费用总额52.34亿元,占总补偿费用的35.46%;调频(西北区域调频为AGC(自动发电控制)加一次调频,其他区域调频为AGC)补偿费用总额41.66亿元,占比28.22%;备用补偿费用总额42.86亿元,占比29.03%;调压补偿费用10.33亿元,占比7.00%;其他补偿费用0.43亿元,占比0.29%。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蓬勃发展,究竟什么是电力辅助服务?
在电能量输送过程中,电网公司为了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需要额外消耗社会资源的,比如配置各种不同响应速度的有功、无功调节设备,各种信号采集、处理、通信、控制设备,部署各种配套软件、算法等等,所有这些需要购买的专业服务,就是电力辅助服务。
我国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体制中,电能量成本是以度电电费的形式回收的,也就是我们电费单上的度电电费;而大部分的系统安全成本,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回收机制。这个情况在原来电力紧缺,发电企业利用小时数高的时候,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那时候国家处于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负荷占比大,可再生能源接入基本忽略不计,系统负荷曲线稳定,电源结构基本以水电、火电、核电为主,可调度性强,因此整个电力系统运行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保持电力电量平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
2000年以后,全国电力逐步转向盈余,发电小时数持续开始下降,不可调度的新能源逐步接入电网,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工商业用户比例逐渐增加,峰谷差逐渐加大,辅助服务市场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
到2003年左右,在电监会牵头下,相继出台了各大区的
两
个细则
(各个区域都有,主
要是指两个文件,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前者对所在区域电网发电厂并网的安全管理、调度管理、检修管理等制定了详细的规则要求,并包括相应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后者规定了所在区域辅助服务的品种以及补偿标准和结算方式。
由于“两个细则”中辅助服务价格是固定的,并不会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无法吸引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积极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辅助服务能力。
所以目前全国14个地区已经启动了建立市场化的辅助服务机制,主要针对新能源渗透率高、消纳存在困难,调峰调频需求大的地区,
通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刺激了不少社会资本投入辅助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在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系统调峰调频能力和设备利用效率、推动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等方面已初现成效,不少发电企业提供辅助服务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服务电力系统的同时获得收益,初步形成了由过去的“要我提供”变成“我要提供”的良好局面。
虽然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迎来了良好的开局,也带来了无限商机、千亿蓝海。但机遇来了,你真的完全弄懂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吗?你知道有功调节、无功调节、黑启动的含义吗?你了解基本服务和有偿服务的区别吗?
你知道
不同电网对辅助服务的不同需求吗?
你能从这么多专业词汇中找到辅助服务市场的盈利模式,进而
保障项目的顺利运行和稳定收益吗?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这些你还没能完全掌握,如果您不打算打无准备之仗,那么上手一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网络课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香嫩烩”是享能汇的网课品牌,以培育中国电力交易人才、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为愿景。2018以来,享能汇举办的电力现货实战培训广受企业学员好评。团队以此为基础,推出
更易自学
的电力交易系列网络短课程,主张“知识就要一口一口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网络课程》
是享能汇联手
原国网系统运行方式专家
推出的经典实用教学课程,总共5节课,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生动活泼的案例,针对现行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特点,生动有趣、全面详细的梳理电力辅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