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明治
中国年轻人生活状态记录者,非虚构生活写作孵化平台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三明治

总是约会比自己小的男生,我在害怕什么渴望什么?|三明治

三明治  · 公众号  ·  · 2024-02-14 17:37

正文


作者 | Why

编辑 | Jasmine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和比我小的男生约会呢?


我真的没有特意去寻找比我小的。我虽然33岁了,但长相显幼,经常锻炼活力满满,看起来只有20多岁。而很多同龄男生甚至比我小几岁的,都比我显老多了。长相并不重要,可明明是20-30岁的身体,他们的精力啊,跟40-50岁的差不多了。我实在心动不了啊!


去年上半年,在感情这件事上,我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情绪和思考,从渴望到纠结到焦虑到绝望。而下半年,我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期望中挣脱了出来。我不再去想我会不会遇到谁,不再为无数次的first dates没有下文而纠结。我只是享受着去认识一个新的人,带着好奇的心。


观察别人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一次又一次与一个又一个自己相遇。更重要的是,我有我最爱的家人和朋友们,他们给予了我各种各样的爱,那些爱呀,常常溢满了我的心脏。我啥也不缺呀。


但我的心理咨询师总是在年龄这个问题上揪住我不放。她断言道,“你总是与比你小很多的男生约会,是因为你害怕承诺。你知道他们不会给你承诺,你就轻松了。” 她说的有一部分是对的。但更准确的说,我不是害怕承诺,我是不相信当一个人跟我说,“我会爱你一辈子”,他就真的会爱我“一辈子”。我选择相信当时对方说这话时的感受,他想表达的就是那当下具体的爱呀。这种话甜得让人心里直挠痒痒,我曾经也爱听,可听过就罢了,甜过就满足了。我不期待着对方会信守诺言。什么都在变,啥时候不爱了也是正常的。


我真的累了。单身了这么多年,我非常努力了,线上线下约会什么的都一直在尝试,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大多都是first dates,也有过些短暂的浪漫和无声的离别,加上美国约会文化的复杂和这时代感情关系的模糊不定,真是难于上青天呀。


我也享受过了。我会继续去见人,去做那些我本来就想做的事,在相处中带着好奇心去了解每一个真实的灵魂。我把每一次见面都当作是最后一次。而且其实我并不是在寻找谁,我是在一次次遇见自己。


再者,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想有个伴的渴望,因为我有太多好朋友了,和她们的关系稳定、亲密而深刻。除了生理上的需求,我需要男人什么呢?



我期待与你跳一支双人舞


若在恋爱和舞蹈之间选一个,我毫不犹豫选择舞蹈。一想到至少可以跳一辈子的舞,我就什么也不怕了,不怕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不怕一个人老去。


但恋爱还是要谈的。我这人就和我的舞蹈一样,直接而热烈。当然了,是和音乐契合的那种热烈,遇到不同音乐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不变的是,我不玩游戏,不绕来绕去,更不会装。我喜欢你就是喜欢你,我的身体会不由自主想要亲近你。我也会通过语言表达,我会欣赏你,赞美你,感谢你。当然了,和舞蹈一样,我需要和你的音乐契合。这是一支双人舞呀,我会观察和感受你的舞步,然后进行调整。


美国的约会文化,充满着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大多数人见一次面就不会再继续了,能见上2、3次的占10-20%已经不错了。在还没有exclusive之前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很可能对方在约着多个人,你也还在刷着约会软件。


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建立信任需要时间,适量的磨合也需要时间。我也接受对方随时可能会离开。若对方要走,我不会挽留只会祝福。我只珍惜那些同样努力留在我生命中的人。一个人真的过得太好了,一点也不怕谁离开,只怕和错的人纠缠太久。


我想我是在对爱情绝望过之后,心态就变了。我现在就一直这么约会着,即使一辈子只有first dates,也挺好。何况,我对男人这个物种充满了好奇心,每个男生的性格又是这么不同,挺有意思的。而且,我在与他们的约会中也不断地发现了更多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次又一次遇见自己。既然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我会好好珍惜和享受每一次的当下,一定得去做些自己本来就想玩的事儿。有人陪你吃喝玩乐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你是不是舍不得我走呀


最近的约会非常开心。和这个男生认识还不到一个月,那晚第一次分开的时候有恋恋不舍的感觉。晚上11点多,我说我差不多得回家了,但我们还是继续看视频、聊天,一直到了1点。其实是有困意的,却很想就这么继续下去。他送我到停车场,我们拥抱,然后慢慢松开手。我似乎在他眼里也看到了不舍?如果是我的错觉,那就错吧。


我们有非常相同的世界,又有很不同的兴趣。比如他爱游戏,而我曾经对男生爱游戏这一点非常不理解。我现在理解了,也带着好奇的心慢慢去探索他的那个世界。他给我分享很多他爱的游戏,给我讲各种游戏的故事。他还很爱历史。我们一起看了很多有意思的视频。我惊讶于他的记忆力、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情绪。很感谢他与我分享自己的世界,这样一点点探索对方的世界的过程很美妙。


如果就到此为止,我也非常满足了。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感受到了甜蜜与温暖,足够了。我离开之前,他问我要不要拿些什么东西,我说我喜欢这草莓,他就给了我一盒草莓。我后来想,那是不是他的一点小心思,如果我拿了东西,就得还,那我们就还会见面了。当然了,他也可能只是出于好意。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们都要出门了,他说要整理下他打拳用的wrap,然后就慢慢在桌边整理。我在心里嘀咕,这都半夜1点了,都要送我出门了,啥时候不好整理,非得这个时候?转念一想,他这是在拖时间吗?已经穿好鞋的我就迅速拖了进门,看着他,笑着逗他,你是不是舍不得我走呀。




“恋爱”中的我居然是这样一个人


在和这个小男生的几次约会中,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我没想到我竟然如此attentive。这个英文词很有意思,名词是attention,就是“注意力”。但它的形容词我不知道哪个中文词最契合。细心?细腻?都不太对。具体来讲,我总是会注意到对方非常细小的一言一行,并能感受到他那一言一行背后的需求,且做出回应。举个例子,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影,我观察到他的脚时不时去蹭旁边的懒人沙发。我就跟他说,“要不要把懒人沙发移过来些,这样你的脚就能靠在上面了,更舒服些。”还有,我们一起在沙发上看书,都赤着脚。我看到他时不时搓搓脚,身体也有点缩着,就想到他是不是脚冷,我就拿了自己的羽绒服,把我俩的双脚都盖上了。对方无意中说过的话,喜欢吃什么,或者对某件事的评价等等,我也都会记着。


第二个认识,这个我以前就发现了,我特别爱也特别会夸人。我总是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我会各种夸奖。不是虚夸啦,夸具体的细节。如果他们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事,我会比他们兴奋更多。大概因为我就是ENFP快乐小狗吧。他们难过了,我也会表达我对他们的难过的难过。我会去感受并表达出他们的情绪。我以为中国人的共同特质之一是压抑情绪,但其实我们都想表达出来,无论是通过语言、表情,还是其他方式。当然,我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开心的时候,我都会表现得比我大脑理性以为的更开心。行为上更开心了,我就真的更开心了。我想那样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别人吧。他们更开心了,我就更更开心了。


这个小男生给了我挺多惊喜的。某天我有感而发,发了两三分钟的语音夸他。他回了一个受宠若惊的表情,说谢谢我,他很开心。我感觉和他在心里上近了一些,不知道他是不是一样的感受。




陷入甜蜜的泥潭,

我有些害怕有些颤抖


我觉得我有些上头了,有一点falling in love的趋势,我要冷静一下。


一点点Falling in love是什么感觉?越来越想他,想要快点见到他。一点点更深入了解彼此的世界和行为习惯,感到彼此越来越熟悉。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时时刻刻都拥抱着,似乎怎么抱都不够,一起做什么都开心,对视时心跳加速,快离开时恋恋不舍。


当我意识到我有些上头时,我害怕了,害怕他不是和我一样的想法,害怕真的fall in love后我会无法足够冷静而无法控制自己,害怕即使他也是一样的感受,未来我们会有争吵也可能会伤害到彼此。


可再害怕,还是忍不住想要见他,想和他多待一会,再一会儿。虽然享受当下,一想到未来很可能要说再见,时不时有些难过。就像一个人一路蹦蹦跳跳,突然发现自己踩到了一个泥潭,双脚一点点陷进去了,这时要完全脱身也是可以,那陷进去的感觉像是把蜜糖一点点塞进去了空气里,整个胸腔放松温暖并带着一点点颤抖。明知就这么陷进去会受伤,可竟然会有念头希望这泥潭把我淹没,希望我就这么被淹没在蜜糖里,不用理会生活的真相。


说真的,我真的怕,怕真的爱上,怕确定关系,怕彼此更深入彼此的世界后因摩擦而产生的痛苦,怕因熟悉而不可避免对新鲜感的失去而产生倦怠,怕有了承诺对方却不会像我一样说到做到,怕自己会对各种小细节敏感,寻找可能会受伤的信号。


我在感受自己那复杂的情绪,总是潇洒有时矫情,常常悸动难免失落。都是好的,有这些感觉本身就非常不容易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和这个男生说再见,什么时候都有可能。我带着这些害怕,小心翼翼地向他靠近。




每次见面都是新的开始,

没有最后一次


那天,我和他有了一次非常坦诚的对话。这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在关系发展如此早期的阶段,我约会过的男生从未像他这样,主动开启一段对话。


对话全程,我的心都在一点点地颤抖着。原来我的真诚表达在他那里变成了无形的压力。


他说不知道怎么回复我的那些表达,除了回个谢谢。他害怕我发给他消息我也有在期待些什么,而那些期望是他不愿意或不能给我的。但其实我真的只是在表达欣赏和感谢而已。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对朋友,甚至对其他约会对象,我都很会夸也常常感谢。但这次我明白了,有些话当面说好;有些话,还是自己留在心里好;有些话得看关系的状态,再选择是否表达、如何表达。


他说的一句话我还挺赞同的。“每一次见面都是新的开始,没有最后一次。”无论如何,我非常感谢这次谈话,这是第一次我们互相表达各自的不舒服,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害怕。他说和我在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是我认真听他讲话,听那些从他跳跃的脑回路里蹦出来的各种分享,即使是那些他知道我明明不感兴趣的话题,我也都听他讲、陪他看。那些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呀。


我不知道这段舞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就当告一段落吧。


我要回国呆一个月,就算我们到此为止吧。我想谢谢他,谢谢这一个月的美好和最后的坦诚相待。再见了。一想到这儿,我还是有点难过。


那个瞬间,我突然就想到了我最喜欢的美剧《This is Us》大结局里,William对Rebecca说的一段话:


"The way I see it, if something makes you sad when it ends, it must have been pretty wonderful when it was happening. Truth be told, I always felt it a bit lazy to just think of the world as sad, because so much of it is. Because everything ends. Everything dies. But if you step back, if you step back and look at the whole picture, if you're brave enough to allow yourself the gift of a really wide perspective, if you do that, you'll see that the end is not sad, Rebecca. It's just the start of the next incredibly beautiful thing."





今天的内容来自每日书
3月每日书 报名中!
在每日书,记录你的生活
期待你的书写!

点击小程序报名










· 活动推荐 ·



春天来了,我们的故事像水稻,可以茂盛生长
2月短故事学院招募



来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幻想故事吧!

三明治x微像科幻小说工作坊202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