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佑子爸爸育儿  ·  孩子睡醒后有“3种表现”,说明大脑发育好,即 ... ·  15 小时前  
丁香妈妈  ·  宝宝湿疹反复不好,一招快速问医生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卵巢过快衰老的几个信号,女性都应该了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对!宝宝不但会尿路感染,几率还不低!尤其夏天怎么防?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6-11 20:00

正文

点击上方“ 科学家庭育儿 ”,选择“ 置顶公众号

你与秒抢礼物、自律学干货,只差一个“置顶”按钮



莫名发烧,还哭闹……

妈妈居然忽略了“那儿” 的感染?

- 科学家庭育儿  2017.6.11 -


提起尿路感染,有点羞羞的,似乎这是个成人病。平时没注意 那儿 的卫生?还是偷摸做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事……难道宝宝也会尿路感染么?


对! 宝宝不但会发生尿路感染,几率还不低呢:它占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 8.5% ,居第四位。而且,发病症状隐匿,经常被误认为是“感冒”。


多多了解尿路感染的表现、治疗,才不至于老是犯错,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早教好歌曲 快和宝宝一起听吧~



☝☝☝ 戳左边的绿色按钮就可以听啦


1

病情回顾


宝宝莫名发烧好几次,每次发烧也不咳嗽,也不流鼻涕、打喷嚏,不太像感冒呀、肺炎呀这些常见病。


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经过仔细的询问症状+初步检查,医生决定让宝宝做 尿检 。没想到,最终诊断结果为 尿路感染


至此,莫名发烧的真正原因,才算揪了出来。


回想一下,宝爸妈哪儿做错了呢?咋就惹上这个病了?


2

认识一下尿路感染


  • 定义


尿路感染,指 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统 ,并在尿液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组织,进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 小宝宝的发病特点


①年龄: 任何年龄的宝宝都有患尿路感染的风险,2 岁以下宝宝的发病率尤其高,其中 6~8 个月为高发期


②性别: 女宝宝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宝宝,约为 3~4 倍。


③是否使用抗生素: 针对尿路感染,不一定非得使用抗生素。大多数宝宝多饮水、多排尿就行,严重情况下才考虑抗生素治疗。


  • 三大表现形式


①肾盂肾炎: 婴幼儿尿路感染的常见表现,伴 中高度发热 (被误认为感冒的原因) 、全身不适、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腹泻等症状。新生儿还可表现为体重下降、喂养困难、黄疸等。


②膀胱炎: 年龄稍大的女宝宝多见,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症状。


③无症状性菌尿: 几乎都是女宝宝,没有任何感染的临床症状,但尿培养显示 阳性


3

宝宝不舒服,却说不出来,大人怎么识别?


对大多数患病的宝宝来说, 无故发烧也许是唯一明显的症状 (只发烧而无其他任何症状的宝宝中,约 5% 是因为尿路感染)


别的症状,宝宝嘴上不会说,但身体是“ 晴雨表 ”会提示病情,哪些异常表现需要引起注意呢?




宝宝经常哭 闹、拒绝吃奶、烦躁不安 ,很可能是因为尿道不适、疼痛;

宝宝的尿布频繁更换,每次尿量却不多 ,多为尿频、尿急的表现;

③宝宝会阴部出现 尿布疹,尿布上有臭味, 是感染迹象。


提醒: 婴幼儿的尿路感染,会沿着尿液逆行感染肾脏,所以 及时干预 十分重要。 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看医生。

4

宝宝易患尿路感染,原因是什么?


这与宝宝的生理特点分不开:



①小宝宝的纸尿裤不能时刻更换,排尿、排便次数较多, 尿道口经常受到粪便污染 ,污染的尿布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没有及时清洗宝宝的小屁股。 男宝宝大多有 生理性包茎 ,包皮不能上翻,龟头无法外露,冠状沟易积纳细菌,上行造成感染;女宝宝 尿道短,且尿道口距肛门近,大便很容易污染尿道口。


宝宝身体发育不成熟,免疫机制不健全,易被病菌感染, 尿路发生上行感染的风险比成人要大。抗生素使用不恰当,也易造成尿路感染。(滥用抗生素,会使大肠杆菌占优势,破坏尿道的防御屏障,导致细菌入侵尿路)


宝宝的尿路先天畸形 (在先天畸形中发生率较高) ,容易并发尿路感染。


妈妈妊娠期菌尿、出生后缺乏母乳喂养 ,都会增加宝宝尿路感染的风险。

5

日常护理小手册


  • 针对发烧


尿路感染引起的发烧,可采用物理降温 (温水洗澡等) 宝宝体温≥38.5℃时 ,要遵医嘱给宝宝吃退烧药。




  • 让宝宝多多喝水


这是为了让宝宝尿量增多, 利于冲洗尿道,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还能促进细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排出。


PS: 大多数宝宝仅通过多喝水、多排尿,就可以使尿路感染的症状逐步减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