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报记者 覃丛丛丨文 实习记者 张熠楠丨图
中华香樟第一街郁郁葱葱,
宜阳古藤盛开了500年,
风雨沧桑百年项宅焕发新颜……
岁月更迭,连接着老闵行的过去和新江川的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这些有温度的文化记忆,是所有闵行人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你造吗?涂鸦景观、五彩街道、“大国重器”浮雕……好多关于这片热土的动人故事,现在都“隐藏”在一大拨别具江川特色的道路景观里啦!快随小编来看看~
小编了解到,为进一步营造“创全”氛围,让沪闵路沿线景观生动起来,以交大选调生在江川路街道挂职为契机,近日,街道网格化中心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一个以
“讲好江川故事,共绘美丽家园”
为主题的涂鸦上墙活动,为
东川路与沪闵路交叉口附近的高架桥墩
换上了靓丽的新装。
交大学子们提取了江川路街道富有代表性的
航空航天、四大金刚、龙音寺、节孝坊、古藤园、香樟树等元素
,将江川的
工业文化、名胜古迹
等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用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涂鸦作品着力展现了江川街道
厚重的人文底蕴
。
交大学子正在创作中
据介绍,涂鸦景观墙前期暂定在东川路与沪闵路交叉口附近的桥墩试点,未来将
延伸到沪闵路剑川路沿线
,重点关注
交叉路口、商场、居民区等人流量较大区域的显眼桥墩
,让以往灰暗压抑的高架桥墩颜值大涨,
变身江川历史文化底蕴的“代言人”
。
活动以上海交大师生为“领头羊”,以后将涵盖江川路街道辖区内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后续还将继续征集涂鸦作品,着力打造一条沪上独具魅力的
“涂鸦景观大道”
。
提到江川,苍翠欲滴的“绿”似乎是它唯一的招牌,但如今,五条江川区域内的骨干道路正在穿上
“五彩新装”
。
金色—瑞丽路
红色
—
鹤庆路
紫色
—
东川路
蓝色
—
兰坪路
绿色
—
沪闵路
你最中意哪一款?
小编看到,作为“五彩之路” 金色瑞丽路的开路大军,
150棵银杏树
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超过一公里长度的绿化区域里,一棵棵银杏树,笔直耸立,鲜绿的嫩叶已经挂上了枝头,
已经依稀可以想象“金色大街”的美丽场景
。
↓↓↓
未来金色大街将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而在以
红色
为设计主题的鹤庆路,保留了原有的
雪松和红枫骨干植物,还用红叶石楠、红花继木等灌木球铺满花坛
。初夏的艳阳照耀着书签般的枫叶,
红色鹤庆路
的效果图正一步步在居民眼前变成实景。
东川路以
紫色系
植物作为绿化调整的主要品种,通过
带状绿化+垂直绿化+花坛绿化+节点景观
,将打造一条多姿轻轨线。
紫色东川路效果图
小编发现,为杜绝乱穿马路的不文明行为,保障周边居民们的日常出行安全,在东川路绿化隔离带里,目前还增设了两组以
“城市剪影”
为主题的特色隔离栏,让这条“紫色之路”更出彩。
目前这5条特色道路正紧锣密鼓地实施“变脸”工程
,
计划今年
年底前
全新亮相。
红园在老闵行“一号路”——江川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1956年,上海汽轮机厂征用33亩农田建了一所托儿所,取名为“红园”,1960年根据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将红园和毗邻的学校及农田辟建为文化游憩公园。初名“小公园”,后改名为“红园”。
据悉,由于“四大金刚”声名远扬,近期江川路街道拟用
目前红园的金属栅栏围墙
,制作一组
老闵行工业发展历史的浮雕
,将工业与艺术有机结合,形成一个
具有老闵行特色的“中国工业露天博物馆”
。
这里将是一座“中国工业露天博物馆”
这组名为
“大国重器”
的浮雕群,将从红园的正门一直到瑞丽路段红园围墙,将记载
中国能源装备的摇篮——老闵行的工业发展史
,使江川路更具历史积淀。
江川路路口刻印着“香樟一条街”的文化石
不止于此,江川路两侧其他居民聚居区,还将增加
小型雕塑和休闲设
施,沿街的店招店牌和所有沿街商铺也将进行
统一创意设计
,充分体现城市的艺术内涵和动感活力。
今年7月底前
完成改造后,相信这条有故事的“一号路”将带你更好地体验江川的历史和未来。
随着道路两旁的花越开越多,景色越来越美,不少江川居民停下自行车拿起手机、甚至专业相机在花箱和街景里留影,宜居的环境,大家的乐子越来越多……“创全”,让百姓感受到了“有温度的城市”,这些点点滴滴,正在汇成一幅美好的画卷。生活在闵行的你,可否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