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发黄、暗淡无光,化妆也难掩皮肤差?
每周都要用掉好几张面膜,为何皮肤还是如此干燥?
抗皱护肤品没少用,皱纹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
?
皮肤不够白?
脸色不够靓丽
?
别人是怎么保养的
?
有什么秘诀?用的什么牌子的化妆品
?
还是吃了很多美容产品?
……
本期大医生的
【
医身学堂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营养科主任
高玉霞医
生
,跟你详细
讲解皮肤与饮食关系
,
教你用普通的食物,吃出好皮肤、好气色。享受美食的同时,又拥有好皮肤,一举两得。
皮肤干燥?
除了敷面膜,还需要多喝水
皮肤缺水是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特别是换季的时候,皮肤往往会很干燥。为了给皮肤补水,一般会先敷面膜,然后配合使用润肤产品锁住水分。敷完面膜以后,常会觉得皮肤真的很水润。这是因为,皮肤角质层细胞中的
软性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以使水分停留在角质层
。
但是,这种效果是暂时的,而且水分也无法进入深层皮肤。
要想保持皮肤水水嫩嫩,首先要保证体内不能缺水。因为肌肤是从内向外生长的,而不是从外往里。
水分在皮肤中主要贮存于真皮层内,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是表皮层和表皮附属器官(毛发)的营养供应站,也为表皮输送水分。
水
在体内
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
随着体内代谢活动的进行,结合水与自由水可互相转变。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越旺盛;比值越低,代谢越缓慢。
也就是说,喝水可以增加体内自由水的含量,促进代谢。
不过别等到口渴了再喝,因为
“渴”的生理反应会相对滞后。一般来说,当你感到口渴时,
已
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
所以,
不管渴不渴都要充分补水
。当你感觉皮肤非常干燥,应该优先喝水补充体内水分,再配合护肤产品,达到内外兼顾的效果。
流逝的胶原蛋白
要怎样才能补回来?
刚刚说到胶原蛋白是皮肤的“水库”,它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可以维持皮肤的饱满、弹性。但是,随着皮肤自然老化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胶原蛋白会逐渐流失,
产生很多皮肤问题,如皮肤松弛、缺乏弹性、出现皱纹等。
很多人都想通过吃肉皮、鸡爪、猪蹄、鱼胶等补充胶原蛋白,这些日常食物中的胶原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吃下去以后,在肠道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和一些多肽。
需要等待身体发出指令,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组装成胶原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胶原蛋白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像桃胶、皂角米、银耳等煮完以后的黏稠物质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属于碳水化合物。而胶原蛋白属于蛋白质,所以想要体内多合成一些胶原蛋白,就需要为身体提供原料——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黄豆等。
此外,在胶原蛋白合成的过程中,
脯氨酰羟化酶或赖氨酰羟化酶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这两种酶要发挥作用,还需要维生素C等的参与。因此,人缺乏维生素C,新的胶原蛋白难以合成。
光老化带来的皮肤问题
粗糙、松弛、色斑、皱纹等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它和身体里的其他内脏器官一样,也会经历衰老的过程。
皮肤的衰老除了自然老化,还有光老化。
90%
发生在脸部、颈部等外露部位的皮肤问题,多是因为“光老化”造成的。光老化的元凶,就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紫外线。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损伤细胞。
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
短波紫外线
(
UVC
)
、
中波紫外线
(
UVB
)
和
长波紫外线
(
UVA
)。
UVC几乎到不了地球表面
,对我们产生的伤害很小
。
UVB能被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吸收很大一部分,不能渗入皮肤内部
,
主要是引起皮肤红斑和迟发性色素沉着,还有皮肤粗糙和皱纹。
UVA的穿透力极强,可深达皮肤基底层和真皮层,而且会长期积累。UVA诱生的自由基会损伤线粒体
DNA
,
导致色斑和形成皱纹,
使细胞处于衰老状态
。
透明质酸具有很重要的保湿作用,短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降解皮肤表皮层的透明质酸,使皮肤含水量降低,这种损伤是可逆的。但如果长期受紫外线照射,成纤维细胞就会减少透明质酸的分泌,这就加剧了皮肤的松弛与干燥。
紫外线还对皮肤的肤色有影响。
黑色素是决定皮肤的主要色素
,
它
在皮肤中的含量和分布,会直接影响肤色的深浅。
当皮肤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体内的黑色素细胞会增多,酪氨酸酶活性也会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黑色素,
当黑色素累积越多,皮肤颜色就越深。
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些,是可以采取措施来延缓和预防光老化的。
比如防晒,尽量避免在紫外线指数强的时段外出,使用遮阳伞、太阳帽、长袖衣服,涂抹防晒霜等一些外在措施。此外,合理选择食物对预防或者延缓皮肤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食物中含有重要的抗氧化剂
吃对了减少皮肤问题
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实际上是一种氧化过程
,
因此要降低自由基
对机体的侵害
,就要从抗氧化做起。
比如,平时要多摄入一些
外源性抗氧化物质,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主要是利用抗氧化物质作为替身,在自由基攻击人体之前就先与自由基结合,使人体免受伤害。
这些含有“抗氧化
剂
”的食物
可在日晒前使用,以增强皮肤对
紫外线
的耐受力。相反,在阳光下长时间活动时
,
应注意避免食用
“
光
敏
性物质
”
。
有些
食物
中含有
光敏性物质呋喃香豆素
,人在食用后,会增强对阳光照射的敏感度,然后在紫外线(主要是UVA)的作用下,产生光毒反应,导致皮肤的损害。
比如,夏天光照强烈,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进而出现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起疹,并伴有明显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症状
。
在蔬果中,可引起日光过敏
的常见蔬菜有
马齿苋、蒲公英、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
有些海鲜里也含
光敏
性物质,
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如果你的皮肤对光比较敏感,也就是容易晒红或晒黑,尽量不要在白天吃
光敏性食物,或者少吃一些,
吃完以后
也
不要马上去晒太阳
,
这样
可以降低皮肤被晒红或晒黑的可能
,
以免出现光敏性食物造成的皮肤过敏
。
在
合理安排这些“
光敏性食物
”
的同时,
适量
少吃
富含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肉类(猪、牛、羊、鸡、鸭等),多摄入维生素A
、
维生素C、铜、锌
等
含量丰富的
食物
,既可以减少黑色素的产生,淡化色斑
,
又维护皮肤健康。
解决皮肤问题,不仅需要护肤品,也需要通过食物为皮肤细胞提供营养。所以,
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即能
保持
外在的美丽,又能维持身体内部的年轻。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营养科主任
高玉霞医生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