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2017年《参考消息》,立减20元>>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学生恶性施暴事件频频见诸媒体。
近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一时间,“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
▲中关村二小
作者称,她刚满10周岁的儿子在海淀名校中关村二小上学,遭遇校园霸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回家后,孩子向作者哭诉,并且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被诊断成急性应急反应,医生建议孩子不要去上学,在家休息。
▲医生开具的诊断书
事发后作者立即跟老师沟通,老师却表示,这不过是个“过分的玩笑”,还要求家长“大事化小”。另有自称家长的网友在网上发文称事出有因,文章作者不该只许自家孩子占便宜不吃亏,更不该借舆论施压。
事情不断发酵,真相也扑朔迷离。但可以确定的是,欺凌行为确有发生,而中关村二小校方事后发布的不痛不痒的声明更是令人失望至极。
▲声明全文
这一回应不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激起更大的舆论风波。其实,此次曝光的恶性案件只是校园霸凌问题的冰山一角。
今年3月7日,安徽一名高三女生在网上披露自己在学校遭遇的恐怖经历。
黄山黄家炳实验中学的一名女生被认为是同性恋,三个同班男生为了戏弄她,将所谓的“春药”放入她的水杯,眼睁睁地看她喝下去,想看她出丑。
后来她还被那三名同学威胁,如果告诉老师就会被下“砒霜”直接毒死。
▲同班同学竟做出这样的事!
所幸,这名女生吃下所谓的“春药”后没有不良反应。
然而,后续校方和警方对于此事的处理,则令人毛骨悚然。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恶作剧”。随后,学校依校纪校规对三名涉事男生分别给予记过或警告处分。当地警方更是在通报中写到:祝这些涉事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警方公告
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有人指责“这简直就是助长校园暴力的火焰”。总有一些家长纵容犯错的孩子,理由无非是“他还是个孩子”。然而,就算再小的孩子,也应该教给他正确的是非观。
不止中国,各国的校园中都存在校园欺凌现象。
国外一个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多达320万学生成为校园霸凌受害者,并有3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在过去数月内遭受过校园欺凌。
美国校园霸凌历史更是由来已久。暴力电脑游戏风靡,再加上学生可持枪上学,致使美国校园霸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高峰。
于是美国加强立法,在霸凌的定义上逐渐降低标准。历经16年,至今,美国50个州全部有了反霸凌立法。学校一旦发现霸凌行为必须举报,如果案情严重,则可进入刑法程序。
▲涉嫌殴打、虐待、绑架同学的中国留学生翟云瑶在美国获刑13年。
随着网络普及,在社交媒体上辱骂、攻击或披露同学隐私的行为,在美国也被定义为霸凌行为。
学校不仅把反霸凌内容纳入日常教学中,还有不少学校提供“重建正义”活动,对霸凌者进行心理干预,让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补偿。
▲美国小学会经常张贴海报,随时提醒“反校园霸凌”。
在反霸凌方面,芬兰是公认的起表率作用的国家。
芬兰有专门的反霸凌体系,通过模拟场景和游戏教育孩子们作为一个旁观者,在霸凌发生时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孩子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行安抚遭受霸凌的同伴。
中国近年来在反霸凌方面也一直不断努力。早在2007年,就有人大代表建议针对校园欺凌设置维权热线“111”。在2016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刘晓翠提出,修改《刑法》中14岁以下青少年不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尽快出台“校园反暴力法”,别让孩子不敢上学。
▲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戳视频,看各国如何解决校园霸凌这一社会毒瘤↓↓
除了政府和学校应该在反欺凌方面大力出击,社会力量也不可小觑。面对欺凌,幼小的孩子往往无还手之力,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可以点亮一个孩子的人生。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来自英国拉克霍尔的两个小男孩,七岁的达伦·斯蒂文森和八岁的康纳·特伦斯,已经被一群街头少年欺负了几个月。这群街头少年嘲笑他们的身高和穿着,甚至动手,用电插头等物体殴打他们。
自从欺凌事件发生以来,两个男孩就一直很怕离家上学。孩子的家长找到学校,也试着找那群街头少年的家长,但都无济于事。
▲欺凌弱小,算什么本事!
此事被反对欺凌车队协会(Bikes against Bullies)得知后,40名大叔从天而降,骑着摩托车前来声援受欺负的小男孩,“敌人”果然落荒而逃。
这车队的气势,真是厉害了!
反对欺凌车队协会最初在美国成立,其英国分部于2016年6月成立,成立者克里斯·库珀自己的两个小孩就曾被欺凌长达一年,九岁的儿子甚至被打到骨折。
▲车队标志
一个美国电视台曾做过一个街头试验,在一群孩子欺负一个孩子的时候,看看周围的路人作何反应。
暖心的是,不仅有人站出来制止,有人赶走霸凌者,甚至有人教育那些“坏孩子”:“你们知道正是因为你们这样的行为导致有的小孩因此自杀吗?”
还有人邀请受欺负的孩子一起走,一位老爷爷让孩子坐到自己的身边,并为她吹起了口琴。
当然,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当他们面对欺辱和侵害时,社会各界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绝不是用“过分的玩笑”一带而过。面对“校园欺凌”,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
微信订阅2017年《参考消息》,立减20元>>
莫让校园戾气荼毒花朵!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