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DeepSeek大火!海淀牛校现在“卷”成这 ... ·  2 天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每个小学生妈妈,可能终究都要面临这个“两难”选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别吃手了,脏!”90%的父母一定都说过这话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1-11 14:52

正文

周洲说


大家好,我是周洲。

宝宝看到什么东西第一时间都会往嘴巴里面塞,手指头、玩具、衣服、鞋子、地板、甚至是地上的垃圾……总之,一切宝宝可以触碰的东西都会迫不及待的往嘴巴里面塞,这样让妈妈们十分头疼,万一细菌、病毒吃到肚子里去可怎么办?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焦虑。

因为宝贝的这些啃咬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进入了“口欲期”, 需要用嘴巴来感知周围的一切。(已经老生常谈啦~但新手爸妈仍然需要知道。)

这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很多妈妈还因为宝宝吃手,买过类似“防吃手的手套“,结果没有任何用,交了育儿智商税~
01
什么是孩子的口欲期?

通常,口欲期的宝宝通过吮吸、咀嚼、吞咽、啃咬等方式来获得快感与满足。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岁以内的婴儿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而医学观察认为,口欲期在孩子出生以前就开始了。 通过B超检查,便可发现胎儿在子宫内也会吸吮自己的手指。


初生的婴儿便会吮吸母亲的乳房、奶嘴。 他们将周围见到的任何感兴趣的东西都往嘴里塞,作为一种自娱和自体享受的活动。

宝宝在三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吃手的现象,通常这是宝宝开始对外部世界展开探索的表现.伸出一根手指放进嘴巴里,看似简单的动作,对宝宝来说却是一次飞跃. 这其中包含了手眼协调、手指分化等一系列能力的发展。

在吃手的过程中,宝宝会慢慢意识到“手”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再后来宝宝学会了主动伸出舌头,并且开始自己吐泡泡玩,除此之外,宝宝也开始学着舔自己嘴唇。


到了两岁以上,有的宝宝除了抓咬物品外,甚至会出现咬人的情况,但宝宝并不是真正的咬人,而只是通过用嘴来感受.那么,爸爸妈妈们要怎么做才能顺利让宝宝度过口欲期呢?


02
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允许宝宝用口去探索世界:
口欲期是每个宝宝成长必经的阶段,所以在保证安全、卫生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宝宝啃咬的需求。

给宝宝提供可以啃咬的物品: 现在有很多专门为满足宝宝口欲期而研发的啃咬玩具,比如啃咬牙胶、啃咬奶嘴,还有手指饼干、水果条等,这些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慢慢啃咬,满足宝宝口欲期啃咬东西的愿望。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宝宝要去啃咬一些危险物品的时候,家长们不要严厉的制止,尽量温柔的和宝宝讲道理,同时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给宝宝一些喜爱的玩具或者和宝宝一起做游戏,也可以带宝宝出门走走等。

爸爸妈妈高质量的陪伴:
有些宝宝爱吃手,经常吸允手指是为了降低焦虑情绪、获得安全感,这些都是因为爸爸妈妈忽视了宝宝。所以当拥有了小宝贝后,爸爸妈妈就要多花点时间来陪伴宝宝,多和宝宝进行互动,尽量满足宝宝被爱的需求,当宝宝获得安全感后,自然就会减少啃咬的行为。


03
儿童口欲期需要注意什wo
手指变形: 小宝宝长期吸允同一根手指,很容易引起手指蜕皮、肿胀、感染甚至变形。通常宝宝吸允手指都是大拇指,那么长期下去他的大拇指就会比同龄小朋友的明显小很多。

牙齿不整齐: 经常吃手的宝宝,会影响牙齿的萌发和正常生长,牙齿长出来后容易出现不整齐无法咬合的现象, 牙齿不整齐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颜值,更会影响到孩子的牙齿健康及说话清晰度等问题。


引起肠胃不适:
小宝宝通常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到处摸到处看,摸完东西以后又会吃自己的小手,这样很容易将细菌吃进肚子里,引起腹泻、肠胃炎等疾病。家长要做的就是注意宝宝的卫生,要经常给宝宝洗手,宝宝的玩具也要经常清洗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