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到的
「返乡日记」
年前提前15天抢好了车票
开始了掰着指头数着回家的日子
深圳-张家界,984公里的距离
依旧抵不住回家过年的心
“湖南张家界的年,分享给你”
01
ZHANGJIAJIE
—
张家界,我回来了
·看到这块牌子,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从深圳回湖南老家,共计
6
h的高铁加上1h的高速的总路程,坐着回家。
一路上车窗外的山越来越多,温度也越来越低,穿上早已备好的外套,眼看着窗外的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路牌上开始出现“张家界”三个字。漫长的路程让我昏昏欲睡,但下车的那一刻,冷冽的空气就立马扑面而来,跟我说着,欢迎回家。
回到家的第一个早晨,第一件事当然是嗦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这可是湖南伢子的首选早餐。朋友曾说,嗦粉就是湖南人心中的“米其林”。
小店的生意格外火爆,餐桌直接摆在了路边,回乡的人们带着一家老小,以桌为单位地坐下,然后派出“先锋”围在下粉处,盯住自己的米粉,大意不得,因为稍不留意你的粉就会被别人抢了去,我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我单枪匹马,但好在经验充足,一直死死地盯着自己的那碗粉,老板一声:“哪个的粉?”,我立马从人群中伸出手端了去,是我最爱的黄豆肉块拌粉!“
su
~”地一口,好满足呀!
02
ZHANGJIAJIE
—
去赶场,囤够整个春节的物资
·凑个连续五天的热闹·
“赶场”亦即赶集,我们这里每个乡镇都会有一块儿地方专供赶场,各路卖家会在凌晨提前在“场”里占好自己的摊位,通常是先到先得,大至搭大棚,小至用板凳占位,道路中间也会被占用,只留下两道能让行人通过的小路。在春节期间,我们这里的“赶场”会持续五天,从腊月24一直到腊月29。
六七点的时候,场上就已经开始人满为患了,“卖粑粑,卖好七的叶叶粑粑~”,摊主们的叫卖声也逐渐大声了起来。
·跟我一起去赶场吧·
门前阿姨的小推车上装满了自己酿的蜂蜜和“泡儿”(一种用大米制成的吃食),旁边的嗲嗲则是在地上支起了自己的菜摊儿,堆起了成箱成箱的菜。
“成摞成摞的肉,想买多少自己割”
隔壁的肉铺把猪大骨成摞成摞地堆在街边的案板上,店内的墙壁上还满满地挂着一排排新鲜猪肉。
牛腿以最原始的方式一条条悬挂在钢架上,想买多少牛肉自己割。
卤货是我的最爱,店家秘制的辣椒拌料是灵魂,把卤好的猪耳朵切片拌上辣椒拌料,别提有多好吃了,卤鸡爪和卤藕片当然也不错,但都要往后排排。
“这是油货,吃法多种多样”
油货是用面粉炸制而成的,可以直接吃、蒸着吃、下肉汤吃,和油条有些类似,但会更筋道一些。
“阿姨正在用火炙烤着腊猪蹄”
我们的腊肉是用盐腌好以后吊在火坑上用烟熏制而成,这个过程被称之为“炕肉”,在“炕”好以后,会用火把表皮的毛“燎”去,还能去掉腥味。
“阿叔把自家酿制的米酒拿出来售卖”
自家酿制的米酒后劲儿十足,过年期间买上几斤回去待客也是不错的选择。
“待在稻草窝里的活乌鸡”
赶场的人们要在这里买上春节期间所有的用品、食材,不仅是大背篓,三轮车、摩托车的后备箱也都成了他们的装载道具。
03
ZHANGJIAJIE
—
放花炮,位列湖南最具年味活动之首
“花炮”是烟花和鞭炮的统称,朋友相聚或是辞旧迎新,放花炮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通常大年三十一早会先放一捆鞭炮辞旧岁,当天晚上再放烟花迎新春,仪式感拉得满满的。
·湖南伢子们春节聚会的必备活动·
春节期间湖南伢子们各自放假归家,好久不见的玩伴们相聚在一起,放花炮是最好的破冰游戏,待到夜幕降临,城区外的路边便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噼里啪啦”。
放鞭炮是门吓人的技术活,必须眼疾手快才行,不仅能吓走年兽还能吓走我们,我家的鞭炮都是爸爸来放,其他人则是能有多远躲多远。
一大捆鞭炮几十秒就能结束,但是架不住家家户户放呀,于是大年三十的整个早晨都会“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等到响声彻底结束再走出门外,你就会看到各家的院子里都铺上了层红色的地毯,笼罩在缭绕的烟雾里。
在正式的跨年烟花开始之前,是孩子们的烟花狂欢。我和弟弟提溜着一大袋烟花来到院子里,点燃了一支支小烟花,看着它们在手中闪烁、旋转,发出“嗞嗞”的声响。
临近十二点,开始有第一束烟花升空,紧接着好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一般,整条街的烟花都被点燃,一朵朵烟花在头上盛开,响声在胸腔共振。这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盛大、真的感受到了对未来将至的无限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