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上广深是中国内地的四大一线城市。此外,中国还有四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重庆,大家都知道,那基本上是一个省,面积庞大、人口众多,附带了相当的贫困地区。
所以,重庆作为直辖市未能成为一线城市,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天津就完全不同。
天津作为直辖市的历史非常久,基本上可以比肩北京和上海。在晚清,随着9国租界的建立和洋务运动,天津迅速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经济都市,其开放程度、经济活跃度超过北京,经济总量超过香港。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
1949
年。
可以说,在晚清和民国,天津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
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就是
1949
年到
1979
年,天津除了短暂的几年时间外,都是最重要的直辖市,京津沪的说法维持多年。虽然北京作为首都迅速崛起,但天津仍然是第三大城市。
如果那时候有“一线城市”的说法,天津也能跻身其间的,虽然稍微弱一些。
但改革开放之后,天津维持了七八十年的“一线城市”的地位陡然改变,桂冠旁落。
2000
年的时候,天津的“资金总量”只有广州的大约三分之一,深圳的三分之二。但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天津汇聚的资金仍然是内地第五。
到了
2016
年,情况继续发生变化。天津汇聚的资金总量为
3
万亿,已经被杭州、成都、重庆超越。如果跟深圳相比,差距也显著拉大。
2000
年的时候,天津汇聚的资金总量是
2283
亿元,深圳是
3169
亿,天津大约是深圳的三分之二;到了
2016
年,深圳为
6.44
亿,是天津的
2.15
倍。
下图为主要城市过去
15
年里四个时间节点的资金总量对比(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主要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变动情况
|
2001
|
2006
|
2011
|
2016
|
北京
|
1.22
|
3.38
|
7.50
|
13.84
|
上海
|
0.958
|
2.65
|
5.82
|
11.05
|
深圳
|
0.410
|
0.954
|
2.51
|
6.44
|
广州
|
0.623
|
1.335
|
2.65
|
4.75
|
天津
|
0.256
|
0.684
|
1.76
|
3.00
|
苏州
|
0.173
|
0.617
|
1.60
|
2.59
|
杭州
|
0.262
|
0.786
|
1.84
|
3.34
|
成都
|
0.226
|
0.549
|
1.71
|
3.14
|
注:成都的数据,为人民币存款余额,未包含外币。
下面我们以上海为基准(100%),看看其他城市资金总量相对于上海的变动情况(相当于上海的百分比):
|
2001
|
2006
|
2011
|
2016
|
北京
|
127%
|
128%
|
129%
|
125%
|
上海
|
100%
|
100%
|
100%
|
100%
|
深圳
|
43%
|
36%
|
43%
|
58%
|
广州
|
65%
|
50%
|
46%
|
43%
|
天津
|
27%
|
26%
|
30%
|
27%
|
苏州
|
18%
|
23%
|
27%
|
23%
|
杭州
|
27%
|
30%
|
32%
|
30%
|
成都
|
24%
|
21%
|
29%
|
28%
|
通过上述两个资金变化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1
、上海作为中央确定的金融中心,在强大政策支撑下,资金增长一直比较平稳。最近
5
年,跟北京的差距有缩小的态势,也有甩开其他城市的迹象。
2
、深圳是增长最明显的城市,这是因为深圳也有证券交易所,还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活力不错,只有它趋势性地拉近了跟上海的距离。
3
、上述
7
个城市里,资金总量相对上海的比例呈现趋势性下跌的,只有广州,而且跌幅非常显著。正是由于广州资金总量已经不到上海的一半,所以有人质疑广州还是不是“一线城市”。
但如果广州不是,杭州、天津、成都就更不是,因为差距更大。
4
、苏州在
2001
年到
2011
年这
10
年,增长非常显著,当时一度有赶超广深的可能。最近
5
年,苏州没有那么抢眼了,这从资金总量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成都的崛起,其实是在
2008
年汶川地震之后,四川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第一省,每年中央财政输血三四千亿,而这些资金先到成都,然后再分派各地,所以成都资金总量在
2008
年之后出现了异常增长,很长一段时间是内地资金第五城,最近两年才被杭州、重庆超过,目前资金总量仍然超过天津。
5
、至于天津,增长势头在
2011
年前后似乎已经见顶,最近几年也开始拉大了跟北上深的差距。
天津从“一线城市”里掉出来,而且迟迟无法重返一线城市。这首先跟建国初期的建设重点有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天津没有拿到一个重点项目,
主要因为临海,那时中国海军初创,把沿海地区看做危险的战备区域。这种态势,一直维持了很多年,让天津的优势逐步丧失。
改革开放之后,前
10
多年重点在广东,然后
10
年重点在上海。天津启动比较晚,而且一直跟北京存在竞争关系。虽然中央一度把环渤海经济中心确定在天津,但北京事实上体量是天津的
3
到
4
倍,天津无法形成真正的中心。在获得中央政策支持方面,天津大多数时候也排在北上深之后。
在相当长时间里,北京定位不清晰,什么都想发展。
比如钢铁、港口,没有不想要的。一度希望参股天津港,天津婉拒之后,北京入股唐山港,号称京唐港。在这种竞争中,天津显然非常被动。
天津的尴尬地位,可以从天津机场的排名里看出来。长期以来,北京机场非常强势,占据了京津冀三地客运吞吐量的
81%
,天津只占
13.6%
,石家庄只占
5.4%
左右。
天津虽然是直辖市,机场排名在内地只排到了可怜的
20
名,位居乌鲁木齐、海口、三亚、青岛、郑州等机场之后。
前几年,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较快,其产值超过浦东新区。至于天津的人均
GDP
,也超过北京、上海,号称全国省级单位第一。但事实上,天津民间经济不太发达,缺乏有知名度的全国性企业。汇聚的资金,也不到北京的四分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之后,北京和天津的竞争关系有所减弱,区域合作开始加强。
雄安新区推出之后,华北地区城市格局发生巨变。这给天津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竞争。
我此前曾提出一个观点:北京和上海之外的直辖市,其获得政策支持的力度有限,而自身能调动的资源也比较有限。所以,它们在跟成都、武汉、郑州、南京、杭州这类经济大省的省会竞争时,未必占优势,因为这些省会城市能调动的省内资源更多,未来发展更有潜能。
此外,一线城市就是顶级城市。
顶级城市必须在两大产业上形成优势,一个是金融业,一个是高新技术产业。
北京是金融决策中心、资金中心、银行业中心、科创中心,拥有中国将近一半的“独角兽”企业,金融和高科技都非常强大,所以地位稳固;上海金融强,要素市场齐全,金融业增加值全国第一,科技稍弱,但也能列内地第三。深圳有证券交易所,有中小板、创业板,金融比北京上海稍弱,稳居第三;高新技术产业上,深圳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合编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发布。共评选出全球100个科创聚落,其中“深圳—香港”聚落,排名全球第二,超过了硅谷。北京、上海位居中国的第二、第三,这次排名的主要依据是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在这方面上,深圳占中国的一半。
排名
|
科技聚落
|
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
|
份额最大的企业
|
1
|
东京-横滨(日本)
|
94079
|
三菱电机
|
2
|
深圳-香港(中国)
|
41218
|
中兴
|
3
|
圣何塞-旧金山(美国)
|
34324
|
谷歌
|
4
|
首尔(韩国)
|
34187
|
LG
|
5
|
大阪—神户—京都(日本)
|
23512
|
村田机械
|
6
|
圣迭戈(美国)
|
16908
|
高通
|
7
|
北京(中国)
|
15185
|
京东方
|
8
|
波士顿—剑桥(美国)
|
13819
|
麻省理工学院
|
9
|
名古屋(日本)
|
13515
|
丰田
|
10
|
巴黎(法国)
|
13461
|
欧莱雅
|
11
|
纽约(美国)
|
12215
|
IBM
|
12
|
法兰克福—曼海姆(德国)
|
11813
|
|
13
|
休斯顿(美国)
|
9825
|
|
14
|
斯图加特(德国
|
9528
|
|
15
|
西雅图(美国)
|
8396
|
|
16
|
科隆—杜塞尔多夫(德国)
|
7957
|
|
17
|
芝加哥(美国)
|
7789
|
|
18
|
艾恩德霍芬(荷兰)
|
7222
|
|
19
|
上海(中国)
|
6639
|
阿尔卡特朗讯
|
20
|
慕尼黑(德国)
|
6578
|
|
21
|
伦敦(英国)
|
6548
|
|
22
|
特拉维夫(以色列)
|
5659
|
|
23
|
大田(韩国)
|
5507
|
|
24
|
斯德哥尔摩(瑞典)
|
5211
|
|
25
|
洛杉矶(美国)
|
5027
|
|
……
|
|
|
|
63
|
广州(中国)
|
1670
|
华南理工大学
|
……
|
|
|
|
85
|
杭州(中国)
|
1213
|
阿里巴巴
|
……
|
|
|
|
94
|
南京(中国)
|
1030
|
东南大学
|
……
|
|
|
|
100
|
苏州(中国)
|
956
|
科沃斯机器人
|
注:上述表格转自公众号“城市战争”。
总之,由于牢牢抓住了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非常稳固。
广州的金融和科技都显著弱于上述三大城市,但资金总量位居内地第四,目前尚未有其他城市可以挑战,科技也有一定实力。至于天津,由于失去了“新三板”,金融业影响力不出天津城;至于科创行业,似乎优势也不大。
因此,天津未来想重返一线城市,难度会非常大。毕竟,一线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容,最顶尖的,永远只能是三四个而已。
【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