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科技研究
聚焦中国金融科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中方表态: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  11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黔南州最新人事 ·  16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贵阳⇌兴义高铁,来了!开通时间确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科技研究

2025新年书单 |  本期主咖——赵亮

金融科技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25 16:44

正文

编者按: 智库工作中很幸运的一部分就是,你会遇到那些爱读书的人。在他们的启迪下,探索未知、滋养心灵,人生明亮而开阔。在一字一句中,获得温暖与力量。愿你因为这些新年书单而博观约取,思绪常新。 本期主咖 —— 赵亮博士 中国进出口银行部门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支付清算、金融科技。


赵亮

中国进出口银行部门经理,主要研究领域为支付清算、金融科技。



0 1

《铁壁之围: 一战中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



[英] 亚历山大·沃森 著

宋昊 译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视角独特的重量级历史著作,由英国历史学者亚历山大·沃森所著。此书开创性地从一战战败国的内视角出发,重述了1914至1918年间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命运轨迹。不同于常见的协约国中心论调,沃森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柏林与维也纳的决策层,同时也不忘关注中欧普通民众在这场浩劫中的生活与心路历程。书中不仅详述了高层策略与外交博弈,还深刻剖析了战争对社会结构、民众心理造成的长远影响。《铁壁之围》以广阔的视角和严谨的学术研究,揭示了同盟国内部的困境与外部压力下的“铁壁之围”,以及这一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本书译文流畅,史料丰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且深入的理解角度,是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尤其适合对一战历史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及学者。


书评: 奥匈帝国抱着此时不梭哈,下次连梭哈的机会都没有的心态轻率入阵,导致德奥都没做好反封锁的经济准备,也是一本入眠神书。





0 2

《魏玛共和国:1918-1933》



[德]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著

杨丽 李鸥 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18年成立的第一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世界大战的战败经历和《凡尔赛和约》的严苛条款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左翼和右翼的激进思潮破坏了人们对民主国家的信任,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逐年升高的失业率更是让共和国深陷危机。存续的十余年中,它曾多次尝试克服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引发的动乱,推动政体和经济改革,但收效甚微。随着希特勒上台掌权,内忧外患之下的魏玛共和国走向了终结。权力向希特勒的转移是否可以被避免?魏玛共和国是否可以被拯救?它是否因其内在的必然性而注定失败?人们至今仍在激烈地争论这些问题。《魏玛共和国》生动地描述了1918~1933年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笔调给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


书评: 从左到右的政党光谱案例,但14年的民主政治却一年不如一年。





0 3

《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

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德]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著

杨丽 李鸥 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蒂姆·布弗里将本书所讲述的时期定为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通过重新构建英国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展现了在纳粹于欧洲开展领土扩张等活动时,英国政府的犹豫不决、外交失败和议会内讧,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表明最终走向战争的结局并非是少数人的盲目选择,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关于当时的英国,本书进行了深入的档案研究,包括部分从未使用过的资料,对英国大臣、贵族和业余外交官在该时期的各项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作为与不作为,决定英国的选择并影响了欧洲的命运,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


书评: 对当年绥靖的反思与矫枉过正甚至影响到当今欧美的决策逻辑。





0 4

《奥利弗·克伦威尔与清教徒革命》



[英]查尔斯·哈丁·费尔斯 著

曾瑞云 译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本书是牛津大学现代史教授查尔斯·哈丁·费尔斯的代表作品,系统地解读了斯图亚特王朝政治、宗教制度及对外战争与清教徒革命爆发的必然关系,奥利弗·克伦威尔在清教徒革命从低谷走向高潮期间扮演的重要角色,英格兰大内战中王党军与议会军之间的历次战役,斯图亚特王朝覆亡、查理一世被处死与清教徒统治在英格兰确立的现实逻辑,奥利弗·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时期英格兰的内政与外交,以及奥利弗·克伦威尔对英格兰国运、民族运走向的巨大影响。


书评: 王权和民权,教派争夺,国家利益与阶级利益,其实是一场多维度的纷争,但历史教科书简化成资产阶级革命。





0 5

《百年腐朽:一部西班牙政治史》




[英] 保罗·普雷斯顿 著

何晓鸿 译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十九世纪末,美西战争耻辱性的失败让西班牙失去了全球大国的地位。此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历经君主王朝、德里韦拉的独裁统治和短暂的第二共和,在漫长的佛朗哥独裁政权之后,最终迎来君主立宪时代。本书以惊人的细节,讲述了一百多年来西班牙上层政治的历史,为我们理解国家治理在当下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面清晰的镜子。


书评: 中日甲午战争后引发了救亡图存的浪潮,但同时期美西战争后,西班牙就彻底躺下了,而且一躺就是一百年。





0 6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英]菲利普·亨利·斯诺厄普 著

李楠 译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本书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主线,讲述了1701年到1714年以法兰西波旁王室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与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为中心的利益集团的大混战。为什么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波旁王室与哈布斯堡王室争夺欧洲霸权的决战?路易十四的战略失误与法兰西霸主地位的动摇存在怎么的关系?战争期间,心怀鬼胎的列强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是如何突破道德底线、条约约束火中取栗的?列强之间的不理性妥协为什么决定了《乌得勒支和约》签订后欧洲政治格局是脆弱不堪的?本书将详细解答。


书评: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缘起近亲基因缺陷,战争的本质却是英国和奥地利结盟,以阻止太阳王路易十四抹去比利牛斯山的野心,一场欧陆混战,彰显出贝里克公爵、马尔伯勒公爵、欧根亲王的各领风骚,但影响至今的却是英国在一场小战役中拿下直布罗陀,以及加泰罗尼亚的的独立记忆,当然还有英国习惯背叛盟友的“好名声”。





0 7

《希腊独立战争:1821——1833》





[英] 沃尔特·艾利森·菲利普斯 著

于金红 译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本书以希腊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为主线,以大国争夺巴尔干半岛为背景,讲述了1821年到1833年复杂的国际形势、外交博弈、军事斗争,不仅是一部希腊独立战争史,也是一部巴尔干霸权争夺史,深刻揭示了列强联合干涉希腊独立战争与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必然关系。


书评: 希腊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就是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干涉,这种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的情愫,弥漫在拜伦的诗句、德拉克洛瓦的画作以及新兴的媒体报道中,然而实际的战争历程却是骨感的、曲折的、甚至是有些令人绝望的,这本书就是在如实反映虚幻与现实的结合与拆解。





0 8

《苏格兰史》






[英] 玛格丽特·麦克阿瑟 著

刘淑珍 译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本书是现代苏格兰史研究先驱玛格丽特·麦克阿瑟代表作品。苏格兰王国是如何诞生的?王位世袭制是如何确立的?威廉·华莱士为苏格兰民族独立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罗伯特·布鲁斯真的是从蜘蛛结网失败中得到启示,从而打败英格兰大军的吗?玛丽·斯图亚特出生六天便即位为苏格兰女王,为何一生在权与欲中挣扎?宗教在苏格兰历史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曾经主权独立的苏格兰王国如何成了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在共主时代,苏格兰的历史走向是怎样的?本书将详细解答。


书评: 无论是英格兰,还是苏格兰,二者的历史均离不开浓墨重彩的对方,但关系却多是相互拆台,互相伤害,从会计人的视角看,苏格兰不太像英国的合表来源,更像是一个英格兰的备抵账户。





* 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