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术前沿】=【法学】+【学术】+【前沿】。 聚焦法学精神、学术思想、前沿时事;旨在传播法界言谈、分享法学文萃、启蒙社会共识,致力做讲方法、识时务、有情怀的公众号! |
2016年知识产权法学CSSCI(法学类)期刊论文汇览与数据分析
作者:罗智科,“ 川大竞争法评论 ”编辑,四川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硕士。
欢迎各位整理盘点民法学、国际法学等学科或者专题、区域的论文发文情况。赐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整理说明
1、统计的期刊范围为2016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及21本CSSCI法学类来源期刊,即:《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政法论丛》、《法学杂志》、《知识产权》。
2、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及各刊物官方网站,只统计第一作者及第一作者单位。
3、对知识产权法学论文的界定采从宽原则,与知识产权相关即选入。
4、鉴于首次做此类统计,如有疏漏,敬请指正。
知识产权法学数据分析
(一)知识产权法学文章各刊分布情况
(二)知识产权法学文章内容分布情况
(三)高产作者发文统计(2篇及以上)
(四)高产单位发文统计(前10位)
2016年竞争法学CSSCI(法学类)期刊论文汇览与数据分析
整理说明
1、统计的期刊范围为2016年的《中国社会科学》及21本CSSCI法学类来源期刊,即:《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现代法》、《法商研究》、《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政法论丛》、《法学杂志》、《知识产权》。
2、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及各刊物官方网站。只统计第一作者及第一作者单位。
3、对竞争法学论文的界定采从宽原则,主要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相关内容。
4、更多竞争法学相关资讯,可以关注 “川大竞争法评论 ”微信公众号。
5、鉴于首次做此类统计,如有疏漏,敬请指正。
竞争法学数据分析
(一)竞争法学文章各刊分布情况
(二)竞争法学文章内容分布情况(有重叠)
(三)高产作者发文统计(2篇及以上)
(四)高产单位发文统计(前10位)
知识产权法学论文汇览
《中国社会科学》(无)
《中国法学》( 2篇)
2016(2) |
商标注册“不良影响” 条款的适用 |
马一德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4) |
民法法典化运动中的 知识产权法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研究》( 2篇)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认定 |
刘文杰 |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
|
2016(4) |
著作权认定 |
马一德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法学家》( 2篇)
2016(3)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 新发展及中国路径选择 |
杜颖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论禁止规避技术措施的范围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中外法学》( 2篇)
2016(3) |
宣告专利权无效决定的 本质及其效力限定 |
范晓宇 |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暨知识产权学院 |
2016(6) |
价值基础与司法裁判规则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环球法律评论》( 4篇)
2016(1) |
贸易区域化中知识产权边境执法措施新问题及其应对 |
杨鸿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法学院 |
2016(4) |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文本的体系化构建 |
刘彬 |
西南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院 |
2016(5) |
解读“三步检验法”与 “合理使用”—— 《著作权法(修订送审稿)》 第43条研究 |
张陈果 |
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学院 |
2016(6) |
“南南联合”构建新型“TRIPS-plus”规则研究——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
朱继胜 |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篇)
2016(3) |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本土价值重塑 |
熊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
《当代法学》( 1篇)
2016(3) |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的 知识产权保护逻辑 |
刘亚军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法学评论》( 1篇)
2016 (1) |
绿色专利快速审查制度的 正当性研究 |
曹炜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政法论坛》( 1篇)
2016(3) |
商标使用的恰当定位与 概念厘清 |
蒋万来 |
宁波大学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2篇)
2016(2) |
知识产权侵权警告函的 正当性边界 |
刘维 |
上海大学法学院 |
2016(4) |
著作权集体管理中的 集中许可强制规则 |
熊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
《现代法学》( 4篇)
专利权保护网之漏洞及其 弥补手段研究 |
董涛 |
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
|
2016(3) |
知识产权领域的表达自由:保护与规制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6) |
论商标的区别性、显著性与显著特征 |
孔祥俊 |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
2016(6) |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
胡波 |
暨南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院 |
《法商研究》( 7篇)
2016(1) |
以美国对非法实施流传播 行为的刑法规制为例 |
张燕龙 |
中国政法大学 刑事司法学院 |
2016(1) |
论广播组织转播权的扩张——兼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42条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6(2) |
管制性排他权: 超越专利法的新发展 |
梁志文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3) |
版权禁令救济无限制适用的反思与调适 |
杨红军 |
郑州大学法学院 |
2016(4) |
我国专利代理人从事诉讼 代理的合法性困境与出路 |
焦和平 |
西北政法大学 《法律科学》编辑部 |
2016(5) |
论专利侵权合理许可费 赔偿条款的适用 |
徐小奔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6) |
论著作权法中的 “表演”与“表演者” |
熊文聪 |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
《法学》( 5篇)
2016(4) |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刊出版者权利保护——以德国报刊出版者领接权立法为考察对象 |
李陶 |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律系 |
2016(7) |
经济新常态下知识产权的 创新、驱动与发展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016(8) |
规制商标“抢注”与 “囤积”的制度检讨与改造 |
刘铁光 |
湘潭大学法学院 |
2016(8) |
绿色技术应用与 《巴黎协定》的有效实施 |
董勤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法律系 |
2016(10) |
论提供“深层链接”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其规制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3篇)
2016(1) |
网络著作权侵权中“直接侵权主体”判断的规范构成——以“私人复制例外”的 合法范围确定为中心 |
张鹏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2) |
论接触要件在剽窃案中的 程序和实质意义—— 从《小站》案切入 |
周小舟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2016(6) |
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标 及其制度实现——兼论知识产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及其表达 |
赵万一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7篇)
2016(1) |
论体育赛事现场直播画面的著作权保护—— 兼评“凤凰网赛事转播案”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1) |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市场 支配力的法律规制 |
熊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2) |
实用艺术作品交叉保护的 证成与潜在风险之化解 |
吕炳斌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2016(3) |
论电视节目版式的 著作权保护 |
何鹏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
2016(4)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 保护机制探讨 |
管育鹰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5) |
商标使用:商标侵权 先决条件的检视与设定 |
李士林 |
华侨大学法学院 |
2016(5) |
我国未注册商标效力的 体系化解读 |
张鹏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清华法学》( 0篇)
《政治与法律》( 5篇)
2016(1) |
论知识产权对 利益冲突的平衡 |
王翀 |
湖南大学 |
2016(3) |
P2P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著作权侵害刑事责任探究—— 以P2P技术架构为切入点 |
杨彩霞 |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5) |
商标权客体“联系说”之证成——兼评“非诚勿扰” 商标纠纷案 |
杜志浩 |
哥廷根大学 |
2016(8) |
我国无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 |
肖少启 |
重庆大学法学院 |
2016(9) |
论互联网关键词广告的 商标侵权认定规则 |
阳东辉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论坛》( 1篇)
2016(4) |
体育赛事转播权 二分法之反思 |
冯春 |
广西大学法学院 |
《政法论丛》( 5篇)
国际投资协定中知识产权的路径及法律效果—— 以“礼来药企案”为视角 |
田晓萍 |
深圳大学法学院 |
|
2016(1) |
商业化的知识产权: 中国创新战略的全球脉络 |
邵科 |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法学院 |
2016(4) |
论著作人身权的产生 |
刘金萍 |
鲁东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
2016(5) |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版权条款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 |
何荣华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5) |
美国专利默示许可与 间接侵权:冲突中的平衡 |
张耕 |
西南政法大学 民商法学院 |
《法学杂志》( 5篇)
2016(1) |
专利制度与 市场“动态创新” |
刘佳佳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16(3) |
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 判定研究 |
张泽吾 |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 |
2016(10) |
网页快照作品提供行为的合理使用性研究——基于民事案件司法审判实践 |
詹启智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10) |
论版权保护制度与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孙午生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
2016(8) |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研究——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 修改为视角 |
陈丽苹 |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
《知识产权》( 186篇)
2016(1) |
对“非诚勿扰”商标案的 几点思考 |
李琛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6(1) |
论节目名称的标题性 与商标性使用—— 评“非诚勿扰”案 |
彭学龙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1) |
论“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的认定—— 兼评“非诚勿扰”案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1) |
反向混淆理论与规则视角下的“非诚勿扰”案 |
黄武双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6(1) |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 规范性探讨 |
曹新明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016(1) |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 实质相似的认定 |
杨雄文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1) |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 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
付继存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16(1) |
技术调查官定位及其 作用分析 |
杜颖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2016(1) |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司法判定—— 以60个案例为样本 |
沈玉忠 |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
2016(1) |
网络游戏要素的 知识产权保护 |
郝敏 |
国际关系学院 |
2016(1) |
著作财产权的宪法基础——基于宪法解释学立场的辨析 |
刘义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
2016(1) |
标准必要专利禁令行为的 反垄断规制探析 |
韩伟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法学院 |
2016(1) |
论FRAND原则对 标准必要专利权行使的限制 |
黄青茹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2016(1) |
社会经济发展视阈下的 商标功能扩张进路 |
凌洪斌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2016(1) |
我国建立著作权延伸 集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刘平 |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
2016(1) |
知识产权案件“行刑衔接”机制的构建思路——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的统计数据为分析样本 |
于冲 |
中国政法大学 刑事司法学院 |
2016(1) |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
郭宇燕 |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 |
2016(1) |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 视角 |
梁心新 |
国家知识产权局 保护协调司 |
2016(1)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专利条款研究 |
谢青轶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2016(1) |
中美保密发明制度比较研究 |
崔立红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2016(2) |
认真对待游戏著作权 |
崔国斌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2016(2) |
互联网电视著作权 侵权问题研究 |
冯晓青 |
中国政法大学 |
2016(2) |
论商标显著性的层次及规律——以对商标概念的 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 |
王坤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法学所 |
2016(2) |
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及其与 反垄断规制的关系研究 |
朱雪忠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2016(2) |
我国知识产权行为 保全制度的合宪性研究 |
应振芳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
2016(2) |
无实际被假冒对象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行为不宜入罪——以“梅兰日兰” 商标案为例 |
周洁 |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 |
2016(2) |
专利权用尽的售后限制研究——以专利权保留规则的 构建为视角 |
刘强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2016(2) |
知识产权激励论再探讨——从实然命题到应然命题的 理论重构 |
王烈琦 |
重庆理工大学 |
论公权对商标权性质的影响 |
孙淑涛 |
中国人民大学 |
|
2016(2) |
我国专利确权机制的完善——以专利权的有效性 判断为视角 |
王虎 |
西南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2) |
我国移动互联网环境下 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 |
胡神松 |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2016(2) |
专利制度发展阶段 及其特点试析 |
黄非 |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局光电部光学处 |
2016(2) |
创新驱动发展与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 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 |
宋河发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室 |
城市专利运营体系的构建 |
李昶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
2016(2) |
确定FRAND承诺下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费率的原则和方法——基于美国法院的 几个经典案例 |
杨东勤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院 |
2016(2) |
美国商标法中的更正广告 制度及其启示 |
李国庆 |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 重点研究基地 |
职务发明性质之约定和职务发明报酬及奖励——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有关职务发明若干问题的讨论 |
陶鑫良 |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
2016(3) |
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的改造与知识产权法院建设的 协调——从专利法第四次 修订谈起 |
郭禾 |
中国人民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3) |
论“通知与移除”规则对专利领域的适用性—— 兼评《专利法修订草案 (送审稿)》第63条第2款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6(3) |
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的弊端:历史的选择与再选择 |
刘银良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2016(3) |
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的 两个重要问题 |
管育鹰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3) |
从工具到财产:商标观念的历史变迁 |
张惠彬 |
西南政法大学 民商法学院 |
2016(3) |
论专利高价许可的 反垄断规制 |
丁茂中 |
上海政法学院 竞争法研究中心 |
2016(3) |
我国技术调查官的 构建与完善 |
许波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2016(3) |
知识产权对侵权责任法的 冲击及回应 |
杨淦 |
西南政法大学 民商法学院 |
2016(3) |
数字环境下首次销售原则 适用的困境与突破 |
马驰升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2016(3) |
《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技术措施条款之评述 |
罗明东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6(3) |
《商标法》第19条第4款“申请注册”的解释及 相关问题研究 |
唐春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3) |
专利运用引发的制度冲突及其化解途径 |
毛昊 |
国家知识产权局 发展研究中心 |
2016(3) |
专利行政确权制度存在的 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
张汉国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3) |
从TPP知识产权规则审视 植物新品种的可专利性 |
管荣齐 |
天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
2016(3) |
论《TRIPS协定》例外条款解释的扩张化趋势 |
王鸿 |
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
卢洁华 |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
2016(4) |
《著作权法》第43条与第44条之冲突及解决——兼论“播放作品法定许可”的规定之完善 |
焦和平 |
西北政法大学 《法律科学》编辑部 |
2016(4) |
论版权转让登记的对抗效力——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第59条 |
董美根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4) |
比较法视野下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方式的完善路径——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二)》第26条 |
杨涛 |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4) |
支配权视角下的商标侵权混淆可能性研究 |
曹佳音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2016(4) |
我国商标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八国商标复审制度的比较研究 |
马伟阳 |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2016(4) |
广告发布者的著作权审查 义务问题研究 |
姚志伟 |
广东金融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4) |
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权利警告的规制 |
董笃笃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2016(4) |
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的 问题及完善进路 |
顾毓波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6(4) |
互联网开放创新的 专利困境及制度应对 |
张平 |
北京大学法学院 互联网法律中心 |
专利的价值及其运营 |
王岩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
2016(4) |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及其完善建议 |
刘介明 |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2016(4) |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 正当性及基本建构 |
张鹏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4) |
欧洲十二国专利盒制度的 比较与借鉴 |
王鸿貌 |
西北大学法学院 |
2016(4) |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 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
孙彩虹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
2016(5) |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 几点思考 |
李明德 |
中国社会科学院 知识产权中心 |
2016(5) |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探讨——以实证分析为视角 |
宋健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庭 |
2016(5) |
市场价值视域下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 |
林广海 |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 |
2016(5) |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
张晓霞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审监庭 |
2016(5) |
知识产权法中法定及酌定赔偿数额的综合认定及举证要求 |
黄晖 |
北京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
2016(5) |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与反思 |
王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6(5) |
论著作权法修改的市场经济导向——兼论集体管理、法定许可与孤儿作品 |
刘家瑞 |
斯坦福大学互联网与社会中心 |
2016(5) |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 制度逻辑与改革路径 |
曹博 |
重庆大学法学院 |
2016(5) |
试论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中特殊限制性条款的有效性 |
张天浩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2016(5) |
专利功能性技术特征的 实质及其使用 |
罗立国 |
厦门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院 |
2016(5) |
专利侵权行政执法的边界——兼论《专利法》第四次修改 |
王亚利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2016(5) |
技术标准化中的专利劫持 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
张振宇 |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院 |
2016(5) |
论企业专利运营中的 SEBS平台 |
何敏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5) |
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
谢绍静 |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
2016(5) |
广东自贸区知识产权 保护探析 |
杨燃 |
广东金融学院 |
2016(5) |
专利信息服务标准化中的 问题及其解决 |
李鹏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文献部 |
2016(5) |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
张鹏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5) |
TPP生物药品数据 保护条款研究 |
张磊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与教育学院 |
论商标权的边界 |
李扬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
2016(6) |
《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理解与适用—— 以启航案为视角 |
芮松艳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2016(6) |
外文商标在中文领域的 保护范围之探讨 |
党晓林 |
中国政法大学 |
2016(6) |
垄断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价值基础与监督完善 |
李陶 |
慕尼黑大学法律系 |
2016(6) |
网盘存储服务商的 版权义务探析 |
刘鹏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6) |
对计算机程序保护中“同一作品”原则的质疑——兼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条第15项 |
刘汉霞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6) |
APP专利保护研究 |
杨延超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6) |
知识产权法治进程中的 公众参与 |
张凤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6(6) |
当然许可期间专利侵权救济探讨——兼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83条第3款 |
刘明江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2016(6) |
我国专利当然许可制度的 构建 |
胡建新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法学院 |
2016(6) |
我国专利当然许可制度分析——兼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82、83、84条 |
李文江 |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
2016(6) |
市场化模式专利当然许可制度的构建 |
李庆保 |
华北电力大学 |
2016(6) |
我国专利当然许可制度的适用性及完善——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相关条款 |
张洋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
2016(6) |
论专利行政执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
王淇 |
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
2016(6) |
“私法自治”与 专利行政执法 |
邓仪友 |
国家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
2016(6) |
美国专利适格性 审查标准探析 |
李新芝 |
专利复审委员会 业务协调处 |
2016(6) |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转换性使用”规则及其启示 |
晏凌煜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7) |
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 |
谢晓尧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2016(7) |
未注册商标权益形成机制研究 |
刘维 |
上海大学法学院 |
2016(7) |
纹身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
张体锐 |
西南政法大学 民商法学院 |
2016(7) |
网络交易平台商标侵权中 避风港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
朱冬 |
厦门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院 |
2016(7) |
专利间接侵权的比较与适用——兼评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闫文君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管学院 |
2016(7) |
以司法保护为主导的商标权保护制度之构建 |
齐爱民 |
重庆大学 |
2016(7) |
多维度视角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之界定 |
易玲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2016(7) |
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拒绝许可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
郑伦幸 |
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7) |
外观设计专利的 后续保护及其限制 |
沈玮玮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7) |
专利行政执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汪旭东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2016(7) |
专利行政保护需要加强的 实证研究 |
邓建志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7) |
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的必要性 |
冀瑜 |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
2016(7) |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运行之反思与重构 |
贺志军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7) |
我国专利信托登记制度之构建 |
张兆永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7) |
新媒体版权产业推动下的 版权规则重构 |
吴雨辉 |
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系 |
2016(7) |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
蒋涵 |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
2016(7) |
美国《保护商业秘密法》的立法评价 |
傅宏宇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
2016(7) |
国外软件类技术的可专利性研究 |
仇蕾安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8) |
得行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
崔国斌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2016(8) |
涉及深度链接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问题研究 |
冯刚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2016(8) |
从著作权法适用的角度谈对网络实时转播行为的规制 |
苏志甫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庭 |
2016(8) |
视频聚合平台运行模式在著作权法规制下的司法认定 |
林子英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
2016(8) |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
冯术杰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2016(8) |
知识供给的制度设计——以公共物品属性与交换模式的交互为视角 |
曾凤辰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6(8) |
由小i机器人案再议专利充分公开制度 |
郭鹏鹏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6(8) |
专利侵权诉讼适用法定赔偿的博弈分析 |
袁晓东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系 |
2016(8) |
风险分配: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的新视角 |
巩姗姗 |
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 |
2016(8) |
论农业遗传资源权的保护 |
刘旭霞 |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2016(8) |
以许可使用费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探析 |
范晓波 |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
2016(8) |
《商标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
陈奎 |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
2016(8) |
网络许诺销售行为地域范围的认定 |
李春芳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8) |
软件商业秘密的认定与保护——以美国判例为主要视角 |
郭德忠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8) |
撤回专利申请声明和放弃专利权声明的审查之完善 |
石莉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流程管理部 |
2016(8) |
美国最高法院2015年度知识产权判例解析 |
金海军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016(8) |
WIPO版权与相关权常设委员会最新发展动向——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相关条款 |
武善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2016(9) |
论商标可注册性要件的逻辑关系 |
孔祥俊 |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
2016(9) |
职务发明的判定及其权利归属问题研究——兼论《专利法修改草案》第6条的修改和完善 |
向波 |
南开大学法学院 |
2016(9) |
专利商业化激励机制研究 |
王淑君 |
西南政法大学 高等研究院 |
2016(9) |
对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合理注意义务+实质性损害”判断标准的解读——以“东风”案为例 |
宋健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庭 |
2016(9) |
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司法保护有关问题的思考 |
祝建军 |
深圳大学法学院 |
2016(9) |
等同原则对功能性特征的适用——评法释[2016]1号第8条 |
李春辉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 代理有限公司 |
2016(9) |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模式选择 |
林秀芹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2016(9) |
论商标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以《商标法》第63条为中心 |
钱玉文 |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
2016(9) |
商业秘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制度发展与移植设想 |
聂鑫 |
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9) |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知识产权 |
梁心新 |
国家知识产权局 保护协调司 |
2016(9) |
近十年网络著作权犯罪案件的实证研究 |
张先昌 |
江苏大学法学院 |
2016(9) |
标准涉及的专利默示许可问题研究 |
袁真富 |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2016(9) |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权利个体维权诉讼的区别及其解决途径 |
刘平 |
中国人民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9) |
构建我国专利先用权证制度初探 |
张峣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2016(9) |
云计算专利跨境侵权认定问题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借鉴 |
刘友华 |
湘潭大学法学院 |
2016(9) |
美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标准的新发展 |
张慧霞 |
北京化工大学 |
2016(9) |
国际法视野下的著作权个人使用例外 |
胡超 |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民三庭 |
2016(10) |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研究 |
李扬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2016(10) |
再论网络中设链行为的法律定性——兼与崔国斌先生商榷 |
陈绍玲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2016(10) |
论对“一台戏”的法律保护——以《德国著作权法》为参照 |
张伟君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2016(10) |
合法来源抗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审查的合理性分析 |
黄建文 |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
2016(10) |
专利侵权不停止侵害的替代措施研究 |
李军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2016(10) |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
王宏军 |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
2016(10) |
合理使用“一般条款”驳 |
孙山 |
西北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院 |
2016(10) |
游戏MOD著作权保护与授权探析 |
孟祥娟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10) |
信息财产商业秘密属性与国家秘密属性的重叠之探析 |
龙文懋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10) |
对专利授权审查程序中权利要求的理解 |
崔哲勇 |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复审委员会研究处 |
2016(10) |
专利行政诉讼审判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4-2013年中国专利行政诉讼数据的实证研究 |
梁正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16(10) |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推进机制研究 |
邱洪华 |
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2016(10) |
CBD体系下传统知识保护模式研究 |
陈杨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10) |
《俄罗斯民法典》对“知识产权”概念的立法取舍 |
鄢一美 |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
2016(10) |
欧美比较广告的商标法规制及其启示 |
杨祝顺 |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
2016(11) |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会终结吗——对《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一文的评论 |
杨述兴 |
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 |
2016(11) |
商标权客体新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商标法 |
卢海军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16(11) |
等同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
徐卓斌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庭 |
2016(11) |
抵触申请抗辩及其制度完善 |
杜微科 |
最高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庭 |
2016(11) |
论知识产权有效性仲裁的认识误区及相关救济制度重塑 |
刘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院 |
2016(11) |
深度链接行为的侵权判定标准探讨 |
谢兰芳 |
西南政法大学 |
2016(11) |
论二次创作的著作权法规制与保障 |
唐艳 |
重庆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11) |
对专利授权的重新审视——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陈啸 |
中国政法大学 |
2016(11) |
论我国商标注册诚信原则运用机制的改进 |
刘自钦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博士后工作站 |
2016(11) |
专利制度危机背静下的技术正义原则研究 |
韩兴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6(11) |
专利实施许可备案效力研究 |
杨玲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 专利事务服务处 |
2016(11) |
专利当然许可制度的建构逻辑与实施愿景 |
曾学东 |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 |
2016(11) |
大数据时代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变革 |
崔立红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2016(11)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策略 |
王莲峰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11) |
评美国版权技术措施规则的司法分歧 |
覃斌武 |
湘潭大学法学院 |
2016(11) |
欧盟基因专利的保护范围及其启示——对欧盟Monsanto V. Cefetra BV and Others案的评介 |
李菊丹 |
中国社会科学院 知识产权中心 |
2016(11) |
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ISDS机制适用问题 |
齐静 |
西南大学法学院 |
2016(12) |
知识产权应在未来民法典中独立成编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016(12) |
马海生 |
西南政法大学 |
|
2016(12) |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变革与重构 |
刘晓军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庭 |
2016(12) |
标准必要专利实施许可条件的裁判思路研究 |
倪朱亮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 |
2016(12) |
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构建 ——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司法实践为切入点 |
张玲玲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2016(12) |
知识产权案件司法论证的镜面模型 |
胡波 |
暨南大学 |
2016(12) |
实用艺术作品双重保护问题及裁判路径探讨 |
徐棣枫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2016(12) |
利益平衡:论商业秘密的竞争法保护与规制——以《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执法指南》为视角 |
胡良荣 |
江苏大学法学院 |
2016(12) |
论商标权取得与维持的平衡关系——以《加拿大商标法修正案》为视角 |
戴文骐 |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
2016(12) |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石:良好的专利授权和确权质量 |
蒋彤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2016(12) |
欧洲统一专利制度下软环境因素的考虑——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
黄翀 |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检索咨询中心 |
2016(12) |
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创新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研究 |
宋河发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室 |
2016(12) |
Campbell案以来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演变 |
相靖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研究院 |
2016(12) |
亚洲专利制度一体化及中国的策略 |
徐升权 |
南京理工大学 |
2016(12) |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当今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
李洁琼 |
中山大学法学院 |
2016(12) |
专利无效诉讼中的国家自由裁量权——评“礼来诉加拿大”案 |
李尊然 |
中原工学院法学院 |
竞争法学论文汇览
《中国社会科学》(无)
《中国法学》( 1篇)
2016(5)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理论的 司法考量 |
刘贵祥 |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 |
《法学研究》( 1篇)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模式 |
吴峻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学研究所 |
《法学家》( 2篇)
2016(6) |
转售价格维持的本土化 探析:理论冲突、执法异化与路径选择 |
侯利阳 |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
2016(6) |
论经营者集中申报 标准实施机制的完善 |
徐端阳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中外法学》( 2篇)
2016(4) |
垄断行为类型化中的 跨界行为 |
侯利阳 |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
2016(4) |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之皇冠宝石规则研究 |
叶军 |
商务部反垄断局 |
《环球法律评论》(无)
《法制与社会发展》(无)
《当代法学》( 1篇)
2016(3) |
合并审查中市场集中度 测量的经济和法律分析 |
王继荣 |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
《法学评论》( 1篇)
2016 (1) |
竞争性国企市场支配地位取得与滥用以及规制的特殊 性 |
孙晋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政法论坛》( 2篇)
2016(2) |
行业协会社团罚: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完善 |
朱国华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2016(5) |
反竞争经营者集中的 公共利益辩护:路径选择 与制度建构 |
刘桂清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
《比较法研究》( 2篇)
2016(2) |
知识产权侵权警告函的 正当性边界 |
刘维 |
上海大学法学院 |
2016(5) |
保险业适用反垄断法 问题研究 |
周学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法学院 |
《现代法学》( 1篇)
论滥用“相对优势地位” 的法律规制 |
王晓晔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法商研究》(无)
《法学》( 4篇)
2016(6) |
模式选择 |
刘水林 |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2016(7) |
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主体地位——基于中国体育反垄断第一案的分析 |
焦海涛 |
安徽大学法学院 |
2016(11) |
反垄断法的举证责任分配 |
叶卫平 |
深圳大学法学院 |
2016(12) |
反垄断法与创新发展—— 兼论反垄断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调发展 |
王先林 |
上海交通大学 凯原法学院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篇)
2016(4) |
日本反垄断法的修订及其 最新发展 |
稗贯 俊文 |
北海学园大学 |
2016(6) |
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经营者集中控制 |
王晓晔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法律科学》( 3篇)
2016(2) |
经营者集中救济类型位阶性的理论反思 |
袁日新 |
沈阳建筑大学文法学院 |
2016(3) |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制度辩证与完善——兼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
姚鹤徽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4) |
威慑理论与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的完善—— 法经济学的研究进路 |
王健 |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
《清华法学》( 1篇)
2016(2) |
转售价格维持违法推定 之批判 |
兰磊 |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政治与法律》( 3篇)
2016(4) |
反垄断法上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制路径及标准 |
曾晶 |
华东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院 |
2016(4) |
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的 结果导向及其法律规制 |
郑鹏程 |
湖南大学法学院 |
2016(4) |
产业政策视野下的竞争与垄断问题——以银行卡清算产业的法律规制为例 |
史际春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法学论坛》( 1篇)
2016(3) |
欧盟竞争法公共执行 最终意见在私人诉讼中的 证明效力研究 |
刺森 |
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 |
《政法论丛》( 1篇)
双边市场条件下相关市场 界定的困境和出路 |
宁立志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法学杂志》( 3篇)
2016(4) |
经营者承诺制度在技术 标准化反垄断中的适用 |
罗蓉蓉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2016(8) |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证据 开示制度研究 |
厉潇逸 |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
2016(8) |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研究—— 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为视角 |
陈丽苹 |
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 |
《知识产权》( 10篇)
2016 ( 1 ) |
标准必要专利禁令行为的 反垄断规制探析 |
韩伟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法学院 |
2016 ( 2 ) |
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及其与 反垄断规制的关系研究 |
朱雪忠 |
同济大学法学院 |
2016 ( 3 ) |
论网络经济下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利益的独立保护 |
杨华权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
2016 ( 3 ) |
论专利高价许可的 反垄断规制 |
丁茂中 |
上海政法学院 竞争法研究中心 |
2016 ( 4 ) |
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 权利警告的规制 |
董笃笃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
2016 ( 6 ) |
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修改建议 |
郑友德 |
华中科技大学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 |
2016 ( 7 ) |
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拒绝 许可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
郑伦幸 |
南京理工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2016 ( 10 ) |
互联网竞争中不当干扰 行为的认定 |
王文敏 |
中国人民大学 |
2016 ( 11 ) |
商标权客体新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商标法 |
卢海军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16 ( 12 ) |
利益平衡 : 论 商业秘密的竞争法保护与规制 —— 以 《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执法指南》为视角 |
胡良荣 |
江苏 大学 法学院 |
|
健康 · 刷牙时总恶心,不止是一种疾病! 8 年前 |
|
一条漫画 · “你在床上怎么不嫌我胖?” 7 年前 |
|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你最爱的星巴克拥有33万员工、近900亿市值,其创始人要“再创业”了,原因是…… 7 年前 |
|
药时代 · 现代制药用水系统及空调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应用 7 年前 |
|
好地讯 · 好地研究院南京公司招聘副总、主编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