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六专题】八月征文《月圆之夜》+本征文通知的链接
文/覃浠
月亮哪里是国外的圆呢?月啊,到底是故乡明。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晴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小时候看武侠,最喜欢最羡慕的就是一人一剑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侠客,觉得那种想走就走的自由是一种潇洒。
是的,就是潇洒。
那时候觉得家不过就是一个容身的地方。一张草席,一个烂窝棚,再或者一个房子,都可以容身。
所以啊,家,有没有都无所谓。
反正天大地大,容身的地方多了去。
也许是因为从未出过远门的缘故,小的时候总盼望着离家,就像羽翼未满的雏鹰向往着蓝天。那时候,千里之遥就是我的蓝天。
有一种潇洒,是想走就走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同样有一种幸福是“家里那么好,我随时可以回来”。
可惜,那时候不明白。
只是单纯的觉得,月亮是国外的圆。
就像金庸先生笔下的独孤求败,一生与剑为友,丑雕为伴,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却最终隐居深谷,与雕相伴孤独此生。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纵然一生高傲,却也终像个凡俗子弟一般苦叹寂寞萧索。
他一生交手无数豪杰英雄,却无一朋友。想来,这寂寞萧索不过是一个俗人对自己远离人世情感的剑道的自嘲罢了。
浮生若梦,大梦三生,说到底,世间万情,不过都在一个人字。
家的繁体字是傢,是人和房子的结合。一个家,要有自己所爱的或者爱自己的亲人。甚至有的时候会觉得,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
小时候不明白,是因为从未离开过父母,从没有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面对着一切都不熟悉的高楼大厦,从来没有一个人无依无靠的站在空旷的街道旁茫然无措,不知道何去何从。
原来,人是那么重要。
原来,家最基本的基础是家人。
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没什么比这更好了。
总会在梦里想起老家的星空,满天星斗仿若要坠到地上一般亮的耀眼。
在梦里,我总是惊叹着它的美妙,梦醒后,我总是自嘲,天上的星星什么时候那么多了?
我竟是什么也不记得了。
意识回转,才发觉这只是一场梦。
许是因为晚上喝的一罐雀巢咖啡,这一觉梦醒,竟再也睡不回去。
索性,推开房门,在阳台上看夜景。
小的时候,我总是很讨厌黑夜,总觉得不知哪里会跑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现在想起来,大概是故事书看多了的鬼迷心窍。
如今,我倒越发喜欢这黑沉沉的夜。
因为它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从前讨厌它的深,如今喜欢它的静。
果然,很善变。
思绪回转,那年老家的月好似月盘,大亮又圆。心里想着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却怎么也想不起下一句的羞恼。
那年的月如何,星如何,我已经记不得了。
只记得那一夜的绞尽脑汁,记得那一夜的辗转难眠。
那时的月色我没心情欣赏,如今的夜色让我无法欣赏。
黑漆漆的天幕,隐隐一弯明月挂在天边,怎么看怎么单调。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可如今,月非昔时月,人无再少年。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
果然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直很喜欢纳兰容若的诗词,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满满的回忆。
即便在感慨留恋之时,仍带着昔日的幸福和满足。
你曾来过,我亦曾珍惜过。
所以,除了怀念,我不遗憾。
只是贪心的希望那一刻再长久一点。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牛郎织女,这是纳兰在妻子死后最大的愿望。
痴情如此,让人震动。
该是怎样的痴情眷恋,才会让人说出这样的誓言?
可是啊,纳兰不仅痴情,还是多情郎。
就如同这月光,执着冷清却又同样摄人心魄。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月圆,他举杯邀明月时可有想到那年巴山夜雨,他们共剪西窗烛的夜晚?会不会想起蓬山两飞的青鸟?会不会想起嫦娥奔月时的决然?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纳兰的所思所想我是没有能力猜测了,我只知道我在这个不眠夜里脑子里胡乱的想到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可惜,今夜无酒也无月,不然,该是个多么美好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