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事儿
新京报时政新闻出品。从小细节说政事儿,解码大时政背后的隐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政事儿

解放军再有“重磅武器”亮相

政事儿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28 18: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8日上午,中国海军的“最强驱逐舰”、 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下水。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出席下水仪式并致辞。


上午9时许,仪式现场全体人员齐唱国歌、升国旗,剪彩后进行了“掷瓶礼”,一瓶香槟酒在舰艏摔碎,彩带从两舷喷射而出,新型驱逐舰鸣响汽笛。随后,驱逐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上浮箱后下水。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 除了张又侠,海军司令员沈金龙,海军政委苗华,工信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唐登杰,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中船工业集团董事长董强, 以及军地有关部门领导和科研单位人员、干部职工、参建官兵代表等参加了仪式。

据新华社报道,该型舰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 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报道透露, 下一步该舰将按计划开展设备调试、系泊航行试验。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次下水的万吨级驱逐舰,与今年2月媒体报道的055型驱逐舰相符,被称为 “中国航母的超级带刀侍卫” (“航母带刀侍卫”是052D型)。

军事专家李杰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万吨级驱逐舰的5大特点:

首先,055型驱逐舰的 满载排水量达到1.3万吨 ,如果服役的话将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的驱逐舰。

其次,055型驱逐舰 采用各种隐身设计 ,综合隐身手段应用全面。其舰体采用了隐身设计,整体雷达反射截面积很小,同时红外辐射低,电磁辐射量小,噪声水平低。

第三,其 搭载武器较多,可同时搭载100多枚各种类型的垂直发射导弹 ,包括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甚至包括对陆攻击的远程巡航导弹,可攻击一两千公里以外的目标,对陆打击能力大幅度增强。同时,其装载了单管130mm舰炮,近程对陆打击和对其他目标的打击能力也比较强。此外,055型还有一定的反导能力。

第四,它采用 双波段雷达 ,拥有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和x波段小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对中程和近程目标的探测能力也很强。

最后,其 自身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整体信息处理能力都非常强 ,可以把包括太空、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各种层级的信息高度融合。

“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055型导弹驱逐舰综合性能优异, 代表了当前我军水面舰艇的最高水平 。”李杰认为。

国防大学原教授张召忠,28日下午也发微博感叹 “这是中国海军舰艇100多年来第一次如此扬眉吐气!”



张召忠回忆了30多年前,美国近万吨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访华时的情景。

他称自己当时在舰上担任驻舰联络官,“那几天兴奋不已,在舰上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新鲜。对方提出要对等参观,就到我们当时最先进的3000多吨051导弹驱逐舰去看了看,回来后我在军官休息室跟他们聊天儿,问有何感想?他们说:这是我们这辈子见过的保存最完好的海军古董!我就像被人当面抽了一巴掌,感觉是奇天大辱。”


此前张召忠透露,055型驱逐舰“ 同级建造12艘 ,这吨位这速度这批量,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就在两天前, 26日,海军一艘新型导弹驱逐舰在中船重工大船集团下水 。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现场为新舰砍缆并讲话,海军驱逐舰某支队领导、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珅等共同见证。



此次下水的驱逐舰是052D型驱逐舰。该舰是中国最新一代导弹驱逐舰,配备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区域防空导弹系统。

三天两艘军舰下水,这已是今年中国海军第二次开启舰艇“下饺子”模式。

今年3月底,一艘054A型护卫舰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下水;3月31日,在海南岛三亚某海军基地,一艘056/056A型轻型护卫舰“六盘水”舰入列南海舰队;4月1日,又一艘054A型护卫舰在广州黄埔造船厂下水。


“六盘水”舰


据今年5月中旬媒体发布的数字显示,中国军舰数量超过700艘,为世界第一。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 在军舰数量增长的背后,是中国海军主战装备成建制地更新换代。

《解放军报》对此评价: 这五年,军舰以“下饺子式”的速度增加,先后入列一大批新型舰艇、飞机、雷弹,基本形成了二代为主体、三代为骨干的主战装备体系。

而对“下饺子”的原因,有军事专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人民海军装备建设长期迟滞不前,舰艇性能和数量与当前我国海上军事斗争需要严重不符。建造大量先进舰艇,补齐装备建设的短板成为必然的强军之举。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 许腾飞 校对/陆爱英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兄弟号“政事儿News”

了解新鲜时政资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