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先生MrFinance
金融先生是由哈佛、清华及交大校友打造旨在解决大学生金融求职问题的全球实习领先品牌。进入并建立顶级金融企业的寒暑假商科实训项目,遍布纽约、伦敦、迪拜、新加坡、香港及上海等地。教职场需要的金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通知!2025(金融/咨询/财会)社招信息汇 ...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宁波银行总行2025届校园招聘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汇率股指实时播→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凭什么带火AI主题投资? ·  3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外交部: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先生MrFinance

这套法则,是所有时间管理技巧的精华

金融先生MrFinance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7-08 18:13

正文

如何才能最高效地利用时间?


今天,我打算一劳永逸。


我将无数的时间管理技巧,

总结归纳成了这套「12345法则」。


这套法则,其实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

大多数都是非常经典的技巧。

但是,它们既容易上手,又切实有效。

任何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都可以掌握,并应用到自己的 学习和工作中


下面详解。


一件事情


简而言之:任何时候, 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


这是这套法则的核心。


很多人在工作中, 习惯让思维不断地进行跳跃。 写一会报告,刷一下网页,查一下资料,收一下邮件,做一下数据,回应一下客户,再回去贴图表…… 诸如此类。


更常见的,是一边 开着微信客户端聊天 一边工作 。我想,绝大所数人,都有这个习惯。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你永远都没有办法, 获得真正的「专注」。


而专注,是这个时代最可贵的一种特质。


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信息和诱惑,每个人都非常焦虑。焦虑什么呢? 焦虑于一种对信息的「不安定感」。


我们时刻都在接收着大量的信息,

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担心:

我是否错过了什么信息?


有哪些信息需要我去处理?


如果我没有处理,会不会产生什么后果?


其实,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99%,都是无关紧要的。


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你手上正在做的事情。


专注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品质。


因为,定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永远是他的产出。 把一件事情做到100分,胜过把一堆事情做到80分。 在商业社会上,「完美」跟「合格」之间的差异, 很多时候是数以百倍计的。


但是,投入在一件事情上面久了,很容易产生两种心理:一是 对于结果和预期的不确定 ,二是 长时间缺乏反馈的空虚感。


这两种心理,会迫使我们,去 寻求更短期、能够获得即时反馈的行为,使大脑获得新鲜刺激


如果你受制于这种心态,你就很难真正把任何事情,做到100%的极致。


而这,也正是「优秀人才」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差异所在。


2个步骤


当你有一个新任务需要去做时,

不要着急下手,按照这两个步骤去做:


1)思考:它能够在 一两分钟内 快速完成?

2)行动:如果可以, 立刻 着手完成它;

如果不行, 把它记下来,安排时间去做。


举一个最常见的场景:


你专心工作了半小时,终于告一段落。停下来, 打算休息5分钟 ,再着手去做下一项任务。这时,你打开微信,发现同事问了你一个问题,希望你给他传一份资料, 你应该怎么做?


最好的方式,是先思考: 帮他找这份资料,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如果仅仅是举手之劳,一两分钟就能搞定,就 马上找给他;

如果比较麻烦,需要整合,需要从多个位置寻找,那么,回复他:我现在比较忙,一会有空了再弄。然后,把这件事情记在清单上, 等有空的时候再去做。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呢? 避免我们的计划受到干扰。



其实,延伸来讲,任何事情,都需要两个步骤: 「思考」和「行动」。


如果对于一项任务,我们判定它超过2分钟,需要另外安排时间执行 —— 那么,我们可以再次对它进行分析:这个任务,是可以立即执行,还是需要 先进行思考和规划,然后再执行?


如果是后者,我们就可以在清单上,为它留出思考的时间,和执行的时间。


然后,再在合适的时间,按照我们的安排,去完成这项任务。


三个清单


在第二点中,我们记下来的任务,如何呈现在清单上, 如何给它们安排合理的时间段?


这里,可以参考我在《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里提到的 「AFD清单工作法」。


简而言之,所有的任务,都可以分成三大类:

1)可以明确执行的(Action);

2)需要进行思考的(Focused)

3)简单,琐碎,不重要的(Dessert)。


第一类,尽量留出一整段时间专注去做,屏蔽一切干扰。每段时间以25分钟到40分钟为宜。 如果你状态非常好,注意力极其集中,也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类,在你完成一个任务, 觉得疲劳,需要放松和休息的时候去做。 这样,可以激活大脑不同的区域,让负责执行的部分得到休息,同时维持大脑的活跃和动力。


第三类,在 自己状态低落,情绪消沉的时候去做

一方面,可以见缝插针完成这些事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不断积累「成就感」,让自己迅速摆脱低落的状态,快速进入状态。


如果你 状态高涨,精力充沛, 那最好按照「Action」里面的清单,按照优先级,先全力以赴解决最困难的事情。这样,就算后面什么都没做,你这一天也不至于浪费。


如果你 状态不佳,那就从简单的做起 ,先把「Dessert」里面的事项搞定。以期快速恢复状态,去做「Action」里面的任务。


利用好这套「AFD清单」,可以让每一天的时间,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四个象限


写在「Action」和「Focused」里面的事项,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去做呢?


这里需要用到一个非常经典的技巧:四象限法。


简单介绍一下:四象限法,就是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按照 「重要性」和「紧急性」 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于是,我们就会得到四个象限:

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


接着,再根据这四个象限的内容,安排不同的应对策略:


1)重要且紧急的事 优先去做。


它们应该被写在「Action」中,有明确的执行步骤和标准,可以立刻行动,不需要经过思考。


2)重要不紧急的事, 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去做。


它们有两类。一类是每天坚持的习惯,比如背单词,健身,读书等。这一类应该写入「Action」,并有明确的执行步骤和方式。


第二类,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没有明确分解的任务。这一类,应该处于「Focused」之中,通过安排碎片时间思考,对它们进行剖析,分解,从而,从「Focused」中转移到「Action」,并设定好具体的执行步骤和时间。


3)不重要但紧急的事, 尽量安排别人去做。


这一类事情,包括回应,对接,等等。如果可以,尽量让更适合的人去做(也就是对他来说是「重要」事情的人)。如果不得不自己去做,尽量简明扼要,以结果为先,快速落地,不要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


4)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 不要去做。


这种事情,除了浪费我们的时间,没有任何价值。除非是需要娱乐消遣,否则不要去碰。


5分钟


当你即将动手去做一件事情时,告诉自己:

什么都不要想,先做5分钟再说。


理想情况下,当你去执行「Action」里面的任务时,你应该事先已经对它做好了规划:该做什么,怎么做,按什么步骤做,需要什么资源……一清二楚。 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可以立刻动手。


但实践中,很多时候,未必能做到这样。你可能会耽于思考,会畏手畏脚,会沉吟不定。


—— 这其实是最浪费效率的做法。


很多时候,明明确定好的任务,也许就在你反复思考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被拖过了时间。


但其实,我在前面已经提过:大多数的任务,都需要经过两步:思考和执行。执行的时候,不要再花时间去思考 —— 这是「思考」这一步里面,应该完成的事情


还是以撰写文章为例子,讲一下。


假设我把「撰写文章」分成两部分。思考部分,Deadline为4号晚上24点。执行部分,Deadline为5号晚上24点。


那么,当时间走到4号晚上24点的时候, 即使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不够完善,也得在这里停下来。 因为,我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已经到极限了。如果再花时间去思考细节,就会导致后面的「执行」被拖延 —— 我就没法在5号晚上24点前完成这篇文章了。


同样,当我结束思考之后,下一步,就是把之前思考的内容,组织成文 —— 这是「执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即使自己不够满意,也不要再花时间去反复思考,这样只会导致计划被打乱。


所以,避免这种情况, 最好的方式,就是始终保持这种习惯:

当需要「执行」的时候,不要迟疑,先立刻开工,先做5分钟再说。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当你开工之前, 你会犹豫、踌躇很久; 但当你开工之后,你就很难停下来了。因为「契可尼效应」的存在,如果你停下来,你的心里会始终挂念着这件事情,从而降低你在其它事情上的投入状况。


所以,这也是消灭拖延症的最好方法: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行动了再说。


用行动倒逼思考,把一切拖延,扼杀在摇篮里。


最后,复习一下这套「12345法则」。


一件事情(核心)

两个步骤(任务记录)

三个清单(任务规划)

四个象限(策略分析)

5分钟(执行)



当然,这套法则, 只是一套心法,实 践操作中,也许还会有很多问题:如何分解,如何规划,如何分析,如何思考……等等。


所以,后面还是会写相关的文章,详细讲讲这些细节。如果有需要,也可能会开相应的课程。


毕竟,学会管理时间,让自己的时间效益最大化,是这个时代的我们, 最基本的「自我增值」技能。



感谢原创:文章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文本系授权转载,如有疑问,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