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重大重组,复牌! ·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华为,AI大消息!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元宇宙第一股”,暴跌!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用300天从零制作游戏,最后上架Steam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这家“独角兽”与OpenAI“分手”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14岁女孩遗书曝光:把孩子逼到自杀的父母,都做了这件事,家长一定要警惕!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4-08-12 20:4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实际感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握尺度,避免过度期望对孩子造成压力。文章以两个案例为例,一个女孩因为父母的高期望而选择结束生命,一个家庭通过调整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走出低迷状态。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及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父母期望与孩子实际感受的冲突

父母往往将自身期望强加给孩子,忽视孩子的实际感受和需求。过高的期望可能导致孩子承受巨大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关键观点2: 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

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安全、信任、有爱的关系,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这有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

关键观点3: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激发其内在动力,促进其自主成长。

关键观点4: 调整教育方法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法,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正文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爱不等于期待,孩子不应为我们的想法而活,他有自己的人格。

养孩子,无非看见他、尊重他、成就他,也成全我们自己。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通宵达旦写作业,不知疲倦看书刷题

成绩还没上去,先把眼睛熬坏了……

如何避免娃视力下降?用对“灯光”是重点!

8月20号 早上 9:3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 孩视宝护眼专场

让娃告别“眼睛累”,轻松学习不掉队~

▽▽

作者 | 海蓝幸福家

来源 | 海蓝博士(ID:hailanboshi)

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女孩把自己的所有财物放在桌上。

跳楼前要登高,所以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榻榻米用鞋踩过,用抹布擦干净……
光是细品女孩做事的小细节,都能感觉到她的聪慧与妥帖。
偏偏这样美好的孩子,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留下的遗书于近日再次流传于网络,字字诛心,扎了万千网友的痛点。

“你们爱的不是我”
遗书的开头这样写道: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
这句话,是说给父母听的。
在长达三页的倾诉中,她无处不在表达自己的挣扎和痛苦。
在孩子看来,父母爱的不是她,是冲进班级前十的她,是年级排名前二十的她。
“我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事,巴掌打在脸上最疼……被皮带或电线抽在腿上最疼。”
“中国人爱说小孩疯掉是压力太大,但明明是家长把成绩看得太重……”
“我太懦弱,不敢面对下一次语文六十多分,数学七十多分和英语八十多分。”
“你们把我们想得太坚强了,反省这件事就留给岁月好了。”
原来,人前的女孩,是成绩优秀、彬彬有礼的优等生,是父母眼中的骄傲,亲戚长辈对她的期望很高。
而人后,每当她没有实现父母的期望,就会遭受辱骂甚至体罚……
没有人知道,“玩命扛下来”的女孩流过多少次眼泪。
遗书中提到,父母总爱说:“我们在你这个岁数如何如何,你现在如何如何”,轻飘飘几句话就堵住了孩子情绪的出口。
他们希望女孩有出息,成为不平凡的人。
他们要求女孩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台阶,不断向上走。
孩子拼命地迎合着父母,越来越力不从心。
在缺乏真正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女孩看不到未来。
逻辑清楚的遗书也说明,在付诸于行动前,她已经想过千万遍,是真的无法自救了。
望子成龙之心世人皆有,本无可厚非。
天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大多出于爱,也有人会通过孩子的成绩来实现或延续自己的价值,以此来证明“我的普通只是缺乏机会”、“我的人生就是如此成功。”
但当父母把爱与好成绩、好未来、高价值划上连等号,而不是从子女的实际感受出发。
孩子会察觉到自己被物化,会认为“他们不爱我,爱成绩,我是证明成绩的工具。”

“被期待的孩子的一生”

一部名为《状元》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即将面对高考的单亲家庭所发生的故事。
儿子张小满活泼好玩,百日模拟考只考了211分;母亲王阿香望子成龙,觉得儿子“玩吉他毁前程”,动辄就拿“砸了吉他”做威胁。
某天早上醒来,阿香拥有了一种超能力,她可以看到儿子的高考分数:
就是他的头顶,一直在变化,每吃一种有补脑功效的食物、读一页书就加一分;在学习好的同学身边站着分数就上涨;在差生身边站着,分数就直线下降。
随着阿香把这套秘诀应用地愈发熟练,小满也成了班里进步最快的孩子。
与孩子成绩垫底时截然相反,阿香被家长们团团围住,纷纷让她分享成功经验。
越分享,越虚荣;越虚荣,就越渴望这种踩在云端的感觉能长久。
而被阿香养出惯性的孩子,变成了只会麻木刷题的分数人,只做加分事,只结交可以为他加分的人。
看到孩子开始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甚至为了提高分数剃头、疯狂喝“补脑果汁”的时候,母亲意识到一切都错了。
她试图用从前的食物、音乐让孩子走出低迷的偏执状态,没想到孩子瞪着猩红的眼睛说,这些都是障碍,只有分数才是一切。
电影是放大了的世界,哪怕我们生活中没有这样神奇的遭遇,却也非常容易越俎代庖地取代孩子在TA人生中的主导地位。
  • 小到,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我们非要以“大方、懂事”为名,要求孩子做出让我们满意的表现;

  • 大到,孩子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清晰的认知,我们非要以“稳定、安逸”为名,强迫孩子做出让我们更安心的抉择。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没有极度的悲伤。”
当我们对孩子抱有太多期待和幻想,不断拉着他们在我们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时,他们可能成为了医生、律师,成为了社会里外表格外光鲜的角色,但TA唯独不是自己。

那些期望中的“误区”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真实:
对孩子期待太高,本质上是对自身无能的逃避和推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满足我们的期待,这生命因我们而来,却并非为我们而来。
朋友家的孩子三年级,但已经开始为两年后的小升初全面备战。
在某次语文评测中,孩子只考了78分,朋友大惊:“三年级的孩子难道不该全部一百分吗?”
一场拯救行动因此开始:孩子做作业时她不再窝在客厅追剧,而是拿本书坐到孩子旁边。
每当看到孩子坐姿不端、写字速度慢了点、答题错解,她都会在旁边出声提醒或者重重叹气。
生怕妈妈不高兴的孩子,在这样的低气压中越写越慢,越慢越挨训,越被训越没自信,考试更紧张了不说,分数也越来越差。
某一天,孩子突然病了,呕吐腹泻不止,做了很多检查还是找不到生病原因。
为了不让孩子的功课落下,妈妈特地去了趟学校,请班主任帮忙收集课业资料。
班主任出言安慰:“没关系,孩子很聪明也很勤奋。上次语文试卷出的很偏,大部分孩子六十多分,但他却做得很好。”
原来,所谓的“退步”并不是真的退步,只是我们一厢情愿地用分数来判断孩子的状态。
说起这件事,朋友显得非常痛心:

“真的不要低估你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为了实现父母的期待,他会去努力。每个孩子都有向好发展的想法,就是我们不信任他。”

后来,孩子对妈妈的“突然放手”感到无所适从,他担心自己因为“考不好又生病”就被妈妈放弃。
在心理疏导、正常陪伴的双管作用下,孩子的病症慢慢消失,一切都在变好。
正如14岁女孩在遗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对孩子的评判应该随着时移世易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年代,分数是普通人走向新世界的唯一通道,但讲究综合能力的当代,高学历不代表光线,也有可能代表空心病;人体面并不代表幸福,背后极有可能藏着焦虑和抑郁。
当父母悄悄把期望变成了底线,再美好的生命在父母眼中都失去色彩。

如何把握与孩子的一场相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
简单来说,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秘籍。
这里的内驱力,不是指不断push孩子做看似正确的选择,而是对孩子展开正面的强化——

一、和孩子建立安全信任和爱的关系

不是以你的标准,是孩子感到安全、可以信任你,感到被爱,感到温暖,是他们分享任何心事时,不会因为“不那么正确”而被打断、被训斥。
少一点说教,避免只给孩子你认为的爱。

二、把握你起伏不定的情绪

和颜悦色、柔声细语的与孩子交流。因为你起伏不定的情绪,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让孩子无法信任你,让孩子惶恐不安,无法靠近你。
情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课题,不要把解题工作强加到孩子身上。
三、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是好好爱你的爱人
与爱人和谐相处,建立温暖的家庭环境。不是争吵、打架,家里战火纷飞。
家是孩子安全的港湾,家里没有安宁和温暖,孩子就失去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对生活的希望。
四、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尊重Ta、理解Ta,做孩子坚实的后盾
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Ta创造探索自我的条件,但不期待结果,更不要求Ta成为你梦想的孩子。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就让他在一定空间内安全而自由地画,不要期待孩子的画作得奖,可以期待孩子的画装点我们的家。
在Ta人生的低谷中,做Ta的第一个托底的人。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要在某个节点就为孩子设下失败的定义。在孩子迷茫受挫时,不要狠狠“踩一脚”。
以洞察之心体会孩子,以明辨之心培养孩子,以接纳之心尊重孩子。
愿那个在夏花时刻陨落的生命给予我们最深的警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重大重组,复牌!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华为,AI大消息!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元宇宙第一股”,暴跌!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这家“独角兽”与OpenAI“分手”了!
3 天前
脑洞故事板  ·  后羿与嫦娥 | 女人到底要什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