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出差路上多看一眼,民警救了自己一命! ·  昨天  
中国新闻网  ·  微信新功能上线! ·  2 天前  
人民网  ·  首次进入!北冰洋上唱响国歌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阿婆脚卡进地铁,众人推百吨地铁救人!网友:这一刻我们等了四年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8 21:16

正文

推车救人见得多了

但推百吨地铁救人,

你见过吗?

5月6日晚上

广州地铁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一名乘客在车厢里帮助女乘客把右腿拔出来。(图片来自网友朋友圈截图)

5月6日晚,一位70多岁的老阿婆在地铁六号线区庄站下车时,不慎把脚卡进了列车与站台的间隙。图片所见,阿婆一直被卡到大腿处,整个人蹲坐在车厢地板上,无力自拔。当时,她独自出行,并无家人陪同。

事态紧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列车推开一点。身壮力健的男乘客,立马自发下车。顷刻间,男士们已经在车门外站成一排,徒手奋力推地铁。资料显示,一列地铁的重量超过100吨。


力气不大的乘客,有的下车减轻重量,有的站到车厢另一侧,好让车身往外倾斜,拉大空隙。多位地铁站务员参加救援,除了和乘客合力推车,还有站务员伏在地上,往女乘客的右腿倒润滑剂,在乘客们发力瞬间为其拔腿。


“一二三!一二三!”团结就是力量,越来越多乘客加入推地铁的行列,在众人的呐喊声中,过百吨重的地铁终于被推开足够的空间,女乘客的右腿被成功拉出,前后不过五分钟。

现场视频:



据广州日报称,昨天,广州地铁官方对此事进行通报:

官方通报


5月6日14时54分,六号线区庄站5号屏蔽门,一班列车停站时,站台与车体之间的缝隙夹住一名72岁女乘客的脚。经了解,系该女乘客下车时踏空导致。当时列车未关门,在乘客的协助下,车站人员用润滑剂处理后,女乘客的脚被取出。经现场检查,女乘客的右膝盖有轻微擦伤,无流血。


围观网友纷纷点zan!!!


一片赞扬声中,有网友想起来,几年前也发生过相似的一幕,只不过是在日本……


四年前的微博突然以这种方式“火了”,请问原po: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截至目前,正能量观光团已经在这篇微博下刷了千余条评论,网友表示,留给日本队的时间不多了啊……

的确,相较于前几年“公知”“带路党”的猖獗,现在的年轻人远不是那么容易被煽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早就从一个传说,变成了一个笑谈。

延伸阅读一

问:列车与站台为何有空隙?

答: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必须留出10厘米空隙,已装防踏空胶条。



广州地铁表示,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横向的摆动,为了保证运行安全,设计时要求车辆与站台留有10厘米的空隙。由于设计、站台施工及车辆的制造误差等多种原因,间隙并非完全一致,通常会在10~12厘米之间。从2007年起,广州地铁陆续在各车站安装防踏空胶条。该胶条为梳状结构,一头固定在站台边缘,一头向车门方向伸展,可缩小车门与站台间的空隙,防止乘客踏空发声危险。


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说,前天女乘客失足的区庄站,也已安装胶条。救出乘客五分钟后,工作人员到场检查防踏空胶条,螺丝正常无缺失,胶条无松动、变形。


经测量,事发处胶条边缘与列车边缘间隙距离8厘米,符合标准要求。“防踏空胶条不可能完全紧贴车身。”该负责人说。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要求,胶条不应侵入车辆限界,彼此之间仍有几厘米距离,老人家的脚比较瘦小,所以卡了进去。


延伸阅读二

问:如何防止乘客一脚踏空?

答:新线加装蓝光灯,乘客仍要多留神。


一直以来,地铁都有通过广播和标识,提醒乘客注意列车与站台的间隙。去年底开通的六号线二期和七号线,在间隙处安装了蓝色LED灯,强化视觉警示。近期,八号线鹭江站也加装了蓝光灯,防止乘客被“吸进”缝隙。


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提醒,乘客自身的安全意识也非常重要。记者曾在地铁一号线看到,一位女乘客意图在关门前一刻冲上列车,匆匆忙忙一脚踏空,卡进了空隙,幸好随即自行拔出,未有大碍。地铁方面表示,上下车时记得留意脚下,切勿冲门。


延伸阅读三

问:下次遇险怎么办?

答:第一时间找站务。


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乘客遭遇或目睹意外情况,可第一时间联系车站工作人员,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记者翻查过往多起案例,乘客如果是肢体卡在间隙,多数采取现场推列车的方法救援,简单快捷,以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缺血性损伤。但要是躯干被夹,比如3月底发生在高铁南京南站的情况,一名男子翻越站台时被卡在列车与站台间隙,消防员最后动用机械破拆月台,才将已无生命体征的乘客救出。前天在区庄站的突发意外,除了乘客推车之外,地铁工作人员还找到润滑剂协助乘客脱困。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指引车上乘客要么下车,要么走到车厢另一侧,令救援更加有序高效。


来源|观察者网(guanchacn)综合自 广州日报(guangzhoudaily) 微博、人民网(people_rmw)


扬晚君近期精选(戳链接)

1.心疼!妈妈心梗猝死家中,4岁儿子独自伴尸2天3宿:“妈妈睡着了”

2.有人用塑料造大米?这段视频朋友圈传疯了,真相是...

3.我堂堂博士生,竟然通不过幼升小家长面谈…智商不够都不敢生娃了


可!爱!的!中!国!人!

大!写!的!zan!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