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AAAI2025|只根据题目和摘要就能预测论 ...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画用户画像与找相亲对象一样简单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内容 ... ·  2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5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升级一波我之前发现的另类躺赢思路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21-04-19 20:39

正文

大概半年前我跟大伙分享过一个读社会网络学碰巧发现的理论——一个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往往是关系最多的大佬。 但第二重要的,不一定是关系第二多的人,而可能是和大佬最近的人

这是我 当时分享过 的一段:

“南希”有 2 个链接,“艾拉”有 7 个链接,但他们的重要性是差不多的……

(所以)学习某个新领域,效率最高办法的也不是读多少原著,而是关注一两个该领域关系最多、认知最广又乐于分享的大佬。

从那以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阅读策略,有功夫读十种方法的十本书,不如拿出一半的时间只研究一两种方法;与其谁写的东西都读,不如把少数几个非常成功并且乐于分享的前辈的内容研究明白。

好处非常明显,不说别的,在那之前我常常只能每天跟也太看半集电视剧,不然各种新闻资讯就读不完了。后来变成了一天晚上能肝两三集

这次再给大伙分享一个新的经验。

……

我们常常感慨一件事儿——投资简单,但不容易。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定投简单有效,只要主动基金定投就能赚到不错的收益,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赚不到钱呢?

因为投资真正的认知往往不在于「做 A」,而在于为什么「做 A,而不是 B、C、D、E、F、G、H、……」

认知不在于「定投主动基金」,而在于为什么是今天买不是明天?为什么是这只基金不是剩下那 5000 只基金中的某一只?为什么一直持有,不是高抛低吸、不是波段趋势?经济危机来了,定投还能坚持吗?疫情爆发了,为什么不应该跑……

后面的这一长串「隐性知识」,那些我们因为一件事儿而选择不做的事儿才是真正的认知。

假如现在有三个人可供我们学习:

  • 甲知道,为什么「做 A,而不是 B、C、D、E……」

  • 乙知道,为什么「做 1,而不是 2、3、4、5……」

  • 丙知道,为什么「做 α,而不是 β、γ、θ……」

学习的难点在于,做什么,大家都看得见,但不做什么,往往要非常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如果我们同时学习太多的人,往往就只能注意到他们做了什么,而很难学到真正的认知,那些他们不做的东西。

专注学习其中一两个人的方法,反而更容易建立起系统的认知。这也是对「慢就是快,少即是多」的另外一种理解,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了。

……

想明白这个问题,其实还能解释另外一个现象。

最近在看村上春树的书。他在挑战铁人三项时游泳一直是弱点,找了很多高手帮自己调整,却迟迟不见进步。最后帮到他的反而是他老婆偶然认识的入门游泳课教练。

“游得好的人很多,但能教会别人也游得好的人很少。”

其实道理就是,在「做 A」的同时,又能想着把「不是 B、C、D、E、F、G、H、……」讲明白的人很少;如果再要求必须讲得好玩,让人愿意听、不无聊,那就更少了。

总结来说就是

一方面,向更少、但平均水平更高的人学习,我们更容易学到真东西。消耗更少,反而收获更多。

另一方面,再从里面挑最乐于分享、输出并且能把道理通俗易懂说明白的人学习,难度还能再进一步降低。 自己会赚钱,和会帮别人也赚钱,是两个不同的维度

然后我又引申想了一下

投资跟谁学

如果让我选认识的人里最会赚钱的,我能写出长长一串名单。

但如果要我选,最会教别人赚钱的,我想来想去就想到一个名字——E 大。

而且我还观察到 2 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1、在知识星球里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提问「请问大伙去哪找 E 大的过往全部文字资料?」,有印象的就已经三五次了。但目前还没有问其他博主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