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登录不上公众号后台,今天换了个浏览器终于登上了(听起来好像借口…)
一个季度没有更新,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很多没来得及更新的动态,此刻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毕竟,大家关注我也不是为了听我讲我生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这次更新也还是想分享一些可能对大家有用的思考。
主题是:毕业两年的一些反思。
敲下这几个字,其实是有点艰难的,很可能这篇文章之后,大部分曾经因为我的一些成绩关注过我的人会发现,哦,原来你也不过如此。不过我想,与其做个鸵鸟,不如诚实地承认自己有失败和脆弱的一面,然后放下包袱前进。
昨天和一个好久没联系、发展让我很羡慕的年轻朋友聊天,他无意间说到:你还是有点端着。我很庆幸
他这么坦诚直接地拆穿我,也开始思考自己这些年形成这样的性格,有哪些事做错了、并且持续地在错。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借由这样的思考和梳理,解开一些自己困扰了很久的问题。
问题一:
为什么没有获得理所当然的高速成长?
最近很密集地接受了一些关于财富的知识和信息,关于理财、投资、买房、以及如何在商业世界获得成功。其实自己接触理财知识和财务自由概念已经有几年了,但很显然的是,目前无论是主动收入还是被动收入,都没有获得很喜人的成果。
之前用过一个头像,一度让人不敢找我聊天:
然而现实是,自己月薪没有三四万,还在心安理得地玩手机。甚至很可能还会心安理得地玩下去。过着小富即安的生活,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想起自己毕业前的豪情壮志,对比现在真的获得自由却没有鼓捣出什么名堂的现状,也忍不住把自己当做“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型。
所以,第一个想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获得当初以为的高速成长?
可能的答案会有很多,比如:
①心态上的懒惰,寄托安全感和希望于其他人
相比于创业,我心态上更倾向于上班,拿着稳妥的收入,不用担太多的心。理智上知道自己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在公司,但行动上却诚实地安于现状。
②贪心,不愿意舍弃
我刚好是无欲则刚的反面,因为一些不愿意舍弃的东西,被人抓住把柄,错过了飞速进步的最佳时机。但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也不愿意舍弃安稳,看起来也有事儿在做,但实际上动力并不强。
③因为怕做错,反而什么都不做
作为一个别人眼里的聪明人,又作为一个很好面子的人,不想暴露出自己的脆弱和失败,只想展示出做得好的一面,因此做的所谓“复盘”从来都是讲自己怎么做成一件事,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反而采用鸵鸟模式。害怕失败,害怕尝试,守着固有的一点成绩,没有突破。
④没用商业回报支撑起自己的才华和野心
不得不否认,我做成过一些事,但就停留在了做成的一瞬间,没有深入去思考怎么提高效率、规模化复制这些小成果。沉浸在良好的感觉里,以为自己拥有很多,到处都是机会,但回过神来,才发现其实高估了环境和自己。
⑤泛滥情绪
这一条我没来没有意识到,因为此刻情绪平静,最近也几乎都保持住了理性。但回想一下,是有过几次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理性判断、做出不合适举动的体验的。经历过崩溃、失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负面情绪进行轮回,白白浪费掉大好光阴。
但我也相信,我还是有做对过一些事,比如:
①真诚
②提供价值
③持续输入和输出
④结构化和标准化
积累财富就是找到少数重要而且正确的事情,然后持续去做。
问题二:
接下来该怎么做?
最近,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找到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投入的事业。
和人聊天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情不自禁把话题引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这就是宝贵的注意力财富。如果自己有事业,会发现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促成很多链接和合作,手里有锤子,看啥都像钉子。
今天读了《管道的故事》,书里用隐喻去反复强调的道理,其实也是要有自己的生钱渠道,用时间的杠杆、金钱的杠杆、关系的杠杆去撬动财富。多去做那些一次投入,持续收入的事情,尽可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去影响更多人。
说到这里,其实答案也渐渐清晰,就是不仅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也要尽量形成规模,去影响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