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尹伊儿
热爱绘画、摄影、读红楼的 九零后纯理工女 十多年铁杆红迷,哈哈,让你受惊了,我不是文科生,更不是什么古文专业~只是怀着对红楼的一腔热血~ PS: 主打红楼!!!(少许影评与书评) 专题——我的红楼梦 http://www.jianshu.com/c/f699138ffb9e 我的红楼我做主,欢迎订阅 微信公众号: 神瑛私语 (讲述 红楼研究之路) 欢迎关注哦~ 微博:南宫羽儿s 如要转载,请务必联系本人,侵权必究!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尹伊儿

爱国兴学|修身|林妹妹真冤啊,为林妹妹平反!

尹伊儿  · 简书  ·  · 2017-12-12 09: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尹伊儿

一提到林黛玉,大概许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几个词—尖酸刻薄、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好耍小性。

学心理学时,老师讲到人的四大气质类型,最后一个抑郁质,典型代表也是林黛玉。

而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一些性格内向,喜欢伤感诗词,容易触景生情女生也会戏称为林妹妹。

林妹妹便在无形中被人当成是这类易多愁善感女性的代表,好像在林妹妹的身上只有这些消极的性格。

只是,通读文本后,黛玉真的就是这样的性格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热恋中的小情侣哪有不打情骂俏的,林妹妹小性子仅仅针对宝玉罢了。

一些不喜欢黛玉的人可能觉得她说话尖酸刻薄,动不动就生气,一生气便哭个不停,慌得宝玉发誓带作揖的给她赔不是。

只是,我们竟忘了她与宝玉还在热恋中,哪有不吵架的?

我们看到阚清子与纪凌尘打打闹闹,就赞接地气,真情侣。到了宝黛这里就说人家林妹妹矫情了吗?

①(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黛玉去探望宝钗却发现宝玉也在,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岂能不吃醋?况且,阖府上下都知,宝钗与宝玉之间有金玉良缘之说。但黛玉与宝玉才是两情相悦的一对。

古代虽讲一男多妻,但有哪个女人情愿把自己夫君的爱再分与他人?有谁不希望一生一代一双人啊?

他们三个关系是三角恋,对于黛玉来说,宝钗就是情敌。这放于现在,宝钗这样出类拔萃的情敌可是非常危险的,必须要严加防范。

黛玉吃醋,奚落他们两个,这是感情的自然流露。难道要让黛玉去讨好情敌吗?

②(第二十二回)大家看着有个戏子很像黛玉,直爽的湘云脱口而出,宝玉立马向她递眼色示意不要说。

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不则一声。

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在古代,戏子是没有地位的,只是达官贵人的玩物,谁都不愿与戏子攀上什么关系,黛玉也一样。湘云说戏子像黛玉,宝玉赶紧拦着她。黛玉却生气了。她是生湘云的气吗?并不是。黛玉说了,这一节还恕的。就是她并不生湘云的气,让她恼的只是宝玉的行为。

这也不难理解。宝黛在谈恋爱,黛玉也和普通女朋友一样,热恋时最看重的是男朋友对自己的看法。宝玉以为黛玉会耍小性,向湘云使眼色示意不要说。但有哪个女生不希望自己在男朋友眼里是个完美的人呢?有谁愿意听男朋友直言不讳向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呢?这也不是她无理取闹啊。

③(第二十八回)黛玉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逗起气来。

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

宝玉见他这般形景,遂又说道:“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凭着怎么不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

黛玉(向宝玉说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

黛玉晚上来找宝玉,晴雯偷懒不想开门,借口称是宝玉嘱咐的。黛玉果真错疑在宝玉身上,伤心落泪。第二天看见落花满地,触景生情,一时拈花作词,便有了著名的《葬花吟》。宝玉听着肝肠寸断,一时感慨,向黛玉诉肺腑之言。黛玉被打动,冷静下来,才明白是丫头偷懒,并不是宝玉的指使。

所以,黛玉也是通情达理的,她恼的是宝玉而不会迁怒于他人。二人解释清楚后,她也就不追究了。

黛玉从小父母双亡,被接到外祖母家里,小心翼翼的生活。在寄人篱下的环境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却没有想到追爱的道路竟如此坎坷。

人人都拉拢着她的宝玉,而这个宝玉呢,对所有漂亮可爱的女孩都很用心。平日里,不是和金钏调笑,就是对宝钗意淫,还偷偷摸摸和袭人云雨,也会惦记着尚未谋面的傅秋芳。

黛玉多愁善感,尖酸刻薄,因为守着这么一个中央空调般的多情人,怎能叫她放心?

倘若黛玉和宝钗一样,不发脾气不使小性,那宝玉不更要胆大妄为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总看到黛玉哭,其实对于哭,她更喜欢笑。黛玉也懂幽默,很会开玩笑。

①(第三十七回)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姐妹们雅兴结诗社,大家商量着起别号,探春给自己取了“蕉下客”。黛玉想起蕉叶覆鹿的典故,打趣探春。

林妹妹伶牙俐齿,也有诙谐有趣的一面,也会开玩笑。只是她博学多才,开个玩笑还要用典,高雅脱俗,让我们笑的同时不知不觉也学到了知识。

不过说到这里,大家一定想到林妹妹最经典的玩笑“母蝗虫”了。

②(第四十二回)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

有些人看到这,就对黛玉产生了厌恶,觉得她明显的不尊重老人,看不起穷人,把刘姥姥当作笑柄。

但是我们看整个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上到王熙凤,鸳鸯,下到小丫鬟们,又有谁和刘姥姥亲近呢?谁不是把刘姥姥当作笑话来取乐呢?从刘姥姥一进府,凤姐和鸳鸯就筹划着要开刘姥姥玩笑,果然刘姥姥不负众望,在饭桌上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黛玉将刘姥姥比作“母蝗虫”,并没有人指出这样做不对。而且一向和气的宝钗还对“母蝗虫”作了注解。

宝钗笑道:“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要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这样看来,就连端庄安分的宝钗也逃脱不了嘲笑的干系。

从来没有人喜欢哭,林妹妹也一样。她的哭,只是来还泪的。她的眼泪从来都是为宝玉而流。只要不涉及宝玉,她便可以开开心心的读书生活。有高兴的事,谁还会哭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她也有热情大方的一面,待人真诚,没有大小姐架子。

①教香菱作诗,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搬进园里,先是求宝钗教她作诗,宝钗却叫她别得陇望蜀。转而找黛玉,没想到黛玉却十分真诚,不假思索的应下来。

香菱是呆霸王薛蟠的妾,自古以来妾的地位是很低贱的。但黛玉并没有因此轻视香菱,而是热心的指导香菱作诗。

她认认真真的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每香菱拿过所作的诗文,黛玉都会细心的指出不足,也不忘鼓励香菱。

②黛玉没有大小姐架子,把丫鬟紫鹃当作朋友,平时相处没有主仆之分。

(第二十六回)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

(第三十回)紫鹃度其意,乃劝道:“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黛玉啐道:“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黛玉与宝玉吵完架,紫鹃劝慰黛玉,却敢公然反驳,直言黛玉的不是。黛玉认真的听,也会问紫鹃自己错在哪。这样温馨的画面,就是朋友之间谈心啊,让人都忘了他们还是主仆关系。

试问,大观园里的主仆们,还有谁的关系能像黛玉与紫鹃这样亲密?

所以便有了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这一回,聪慧的紫鹃一心为主,替黛玉去试探宝玉的真情。

紫鹃笑道:“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

紫鹃自己都说了黛玉对她极好,几年来,主仆情深,犹如姐妹。紫鹃也是至真至性的人,她怜惜黛玉的身世之苦,也担心黛玉为爱痴傻,处处为黛玉着想,无微不至的关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黛玉单纯,肯认错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 ,实在误到如今。……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贾母宴请刘姥姥时,鸳鸯行酒令,黛玉不小心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等禁书的词句,宝钗留心听到了便劝她别在闲书上下功夫,多留心女工等事情,黛玉深感敬服。

之后就有了两人促膝谈心。黛玉是多么一个自尊的人,她却肯低声认错,还是向自己的情敌。真是难得啊。黛玉打开心扉,道出自己孤苦无依的辛酸,句句戳心。从那以后,更是把宝钗当做知己,认薛姨妈为干娘,还把宝琴当作自己的妹妹。

我们看到后面的回目,黛玉确实很少挖苦讽刺,哭闹不已。为人处事也渐渐有了柔和的光芒,这时候的黛玉较之前也更加可爱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五、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怎会不懂人情世故?!

(第十六回)(黛玉奔丧回来)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

第二十六回,小丫头子佳惠送茶叶,正好碰上黛玉给房中丫鬟分月例,见佳惠来了,也随手抓了两把钱给她。

第四十五回,宝钗遣婆子们给黛玉送燕窝。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于是便赏了她们几百钱去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很多人觉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不懂人情世故。但曹公可是赞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啊,如此冰雪聪明的人怎会不知人情,怎能不懂世故呢?

黛玉从姑苏老家回来,也知道要给众人带些礼物;小丫鬟给她跑腿,被撞见分月例,她也知道要给点小费。

最明显的一处,婆子们雨天给黛玉送燕窝,黛玉说知道她们晚上还要“聚赌”,就赏了些钱。“聚赌”可不是个能见光的好事,就像现在不也要抵制吗。婆子们聚赌肯定要秘密行动。而平时不管事不理家的黛玉却能明察秋毫,一语中的!可见黛玉是多么细心,多么聪明。

不过黛玉并没有上报,反而还给婆子们一些赏钱。这钱不光是感激跑腿的小费,也是为了与下人们打通关系。黛玉深知寄人篱下,好多事情身不由己,需要办事时要靠贾府这些下人们。

文本中写黛玉知世故却不多,这是为什么?正所谓知世故而不世故。黛玉品性高洁,她自然不屑迎合,委曲求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说黛玉多愁善感,大概是忘了她父母双亡,在寄人篱下环境里多么身不由己;我们说黛玉好使小性,大概是忘了她在和宝玉恋爱,孤苦无依的她多么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啊。我们忘了黛玉悲惨的身世,忘了她娇袭一身之病,更忘了贵族大家庭的风霜刀剑严相逼。

黛玉的悲悲戚戚,以泪还情被放大成性格特点,绝对是误读。用黛玉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悔自己无见识, 却将丑语怪他人。”

《国学与传统文化》长安选士活动征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