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现场同学提问
第四讲,《在中国屏风上》。讲座一开始,张德明教授指出,近代西方作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基本上是由一些真假难辨、虚实相间的旅行文本建构起来的。毛姆的《在中国屏风上》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不同于博尔赫斯那样的纯虚构,毛姆是为数不多的亲自来中国实地考察的作家。接下来,张教授便带领我们近距离欣赏“中国屏风”上的景致。首先,“屏风”二字便具有很强的美学功能,具有不系统性、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屏风的特征非常符合毛姆书中所采用的文体——58篇联系松散的速写。但与此同时,这58篇长短不一的随笔组成的“中国屏风”将读者引入这个神秘的国度,一窥这个古老帝国的自然、地理、文化景观和民族性格的某些特色。张教授认为,毛姆在书中呈现的是一个衰败的古老帝国的形象。借助他的生花妙笔,毛姆给西方读者勾勒出一幅宏伟与衰弱、高贵与卑贱、美丽与肮脏并存的画面。尽管毛姆是用感官的眼睛而非心灵的眼睛来看中国的,但由于毛姆的中国书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跨文化书写,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文化的误解和误读。毛姆在探索一个东方帝国的衰败命运的同时,也在反思另一个风光不再的现代西方帝国的前景,并进而对整个西方文明提出明确的警示。
在讲座结束前,张德明教授对旅行文学作了总结。旅行文学的发展给英国社会文化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凸现。对旅行文学的研究既是一场知识的考古,也是一次精神王国的漫长旅行。张教授以丁尼生在《尤利西斯》中富有激情的诗句来结束讲座:“长昼将尽,月亮缓缓攀登,大海用无数音响在周围呻唤。来呀,朋友们,探寻更新的世界现在尚不是为时过晚。开船吧!”
张德明教授的四次讲座,座无虚席,听众大多是求知若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许多毕业多年的研究生们又重返课堂温故知新,校内外一些老师和工作人员也前来搜寻“干货”。如所期待,张德明教授的讲座严谨生动、丰富实在,给了大家满满的“干货”,听众收获了问题意识和许多感悟。每次讲座之后的半小时互动,听众思维活跃频频提出各自的问题,张教授学识渊博,侃侃而谈一一回应,气氛热烈而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