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网:对于城市群概念有所了解的朋友,对于中国现阶段最接近成熟的两大城市群长三角和珠三角应该都并不陌生。长三角和珠三角之所以最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概念,一个核心因素就在于,城市群内群星璀璨,各组成城市呈现阶梯式合理分布,一二三四线联袂成群,彼此呼应。
长三角城市群中,一线城市上海领衔,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汇聚。而珠三角城市群中,则由一线城市广州、深圳领衔,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佛山、东莞簇拥。
虽然从GDP数据上来看,佛山、东莞两城近些年得益于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广州、深圳的溢出效应,近些年发展十分迅猛,已经有了从二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靠拢的资质。但是似乎从城市的全国知名度上,相较于苏州、杭州这样的历史名城+经济强市仍旧有所差距。
但是最新的一份广东省政府官方发布的“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关于佛山、东莞两城的“特大城市”城市规模定位,却让人瞬间联想起了去年年中发改委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中对于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的“大城市”城市规模定位。
一个“特”字,差别可是上百万的城区常住人口,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
先是广东城市规模定位:
接着是长三角城市规模定位:
先来解释一下以上两份官方素材中,关于城市级别的划分依据。国务院于2014年10月29号发文《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其中全新的城市级别划分依据是:
以
城区常住人口
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一、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二、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三、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
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四、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五、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两点,这个关于城市级别的新规定,有两个关键词,其一是“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其二是“城区人口”,而不是城市人口。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区别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净流入和净流出两种区别。而城区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概念区别,之前已经有专门的推文进行过介绍:《
31个省份城市建设大数据:市区面积、城区面积、建成区面积排名
》,大家可以自己回顾。城市面积、市区面积、城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是四个不同的概念,各自对应的人口自然也是不同的概念。
此时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为什么佛山、东莞在城市级别定位中是“特大城市”,而苏州、杭州则是“Ⅰ类大城市”,无锡、宁波甚至是“Ⅱ类大城市”。
根据2017年的以上城市最新GDP和城市总人口数据,分别如下:
佛山:9549.6亿元(全国第16位),人口846万人
东莞:7582.12亿元(全国第18位),人口826.14万人
苏州:17319.51亿元(全国第7位),人口1068.4万人
杭州:12556亿元(全国第10位),人口946.8万人
无锡:10511.8亿元(全国第14位),人口655.3万人
宁波:9846.9亿元(全国第15位),人口800.5万人
似乎从这份整体的数据来看,GDP上长三角四城的优势十分明显,人口上长三角的苏州和杭州对标佛山和东莞也有明显优势,为何在城市规划级别上反而低了一级呢?
接下来,我们再引入以上城市的城市面积和行政区划:
佛山:面积3875平方公里,5个行政区(禅城、顺德、南海、三水、高明)
东莞:面积2465平方公里,不设行政区(下辖4个街道,28个镇)
苏州:面积8488.42平方公里,5个行政区(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4个县级市(常熟、昆山、张家港、太仓)
杭州:面积16596平方公里,10个行政区(拱墅、上城、下城、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临安)+2个县(桐庐、淳安)+代管1个县级市(建德)
无锡:面积4628平方公里,5个行政区(梁溪、滨湖、惠山、锡山、新吴)+2个县级市(江阴、宜兴)
宁波:面积9816平方公里,6个行政区(海曙、江北、北仑、镇海、鄞州)+2个县(象山、宁海)+2个县级市(余姚、慈溪)
此时大家就应该有所了然了,长三角四市的城市面积,无一不远大于珠三角两市。其中面积大市苏州和杭州更是数倍于佛山和东莞两市,即使是以上城市中面积最小的无锡市,面积仍然接近东莞的一倍,可是总人口又比东莞少了一两百万。
面积上的巨大差异,导致长三角四市的行政区划中,人口是被大量分散在城市下辖的郊区、县市级和县城之中的。而这些区域的人口,因为与主城区各成独立体系,所以是不能被算入“城区人口”的。如此,大家就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虽然经济总量优于佛山、宁波,但是按照最新的城市规模级别划分却反而要低上一级了。
珠三角城市群总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而长三角城市群总面积则高达21.17万平方公里。虽然在总人口上,长三角的1.5亿比珠三角的5720万多了不少。但是只要涉及到土地密度的概念,比如单位土地人口密度,单位土地经济密度,单位土地资金密度等等概念时,珠三角的优势就会显露出来。
所以从两大城市群的的发展方向上,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的。长三角是中国体量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而珠三角则是中国密度最高,成熟度最高的城市群。
城市的规划等级,更多是为了方便城市下一步进行基础建设时作为依据,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城市实力和发展潜力。大家各有擅长,协同发展,未来才能真正做到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