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铁血网
铁血网,基于铁血论坛资讯内容的军事类资讯门户。提供中国军事、世界军事、军事新闻、原创军事评论、军事科技、军事小说、军品装备等全方位的中国军事及世界军事内容。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铁血网

月亮就是钓鱼岛,丢了卫星会哭想死…我透过这位老航天人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铁血网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3-10 19:32

正文


广告合作:18610261813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综合观察者网、知乎以及网络


这几天“两会”新闻密集,央视《两会面对面》的这段采访可能很多人都错过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面对镜头坦言,拿经费的时候,总有官员喜欢问……

中国人去月球干什么?

要知道,72岁的叶培建是嫦娥系列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

他说,早在2007年,他们就有了探测火星的想法,如果当时好好规划,最晚2013年,我国就能奔向火星了。

然而直到现在,我国也未能成功探测火星。

叶培建解释说,这是因为当年“汇报不同意”。

专家说话不算数,机关说的算数,一百个专家论证的东西不如财政部一个处长说话算数。

一个处长就能问倒科学家: 去月球干什么?GDP能占多少?

叶培建很无奈:能不能不要再问我们这些问题了?

然后,他举例说道:比如钓鱼岛和南海,我们的祖先都在那生活过,但没驻扎下来,从明朝开始我们丧失了我们的海洋权利。

而现在,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所以,2017年两会,他的提案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国家体制,一旦论证好了,国家批准了,就不要再问为什么。

探测火星的窗口期十分苛刻,26个月才有一次。

叶培建说,我们已经丢失了2013年的窗口,也失去了2015年的窗口,也不可能在2018年探测火星,绝对不能够再失去2020年的窗口。

>>>视频在这里(第20秒起)↓



好燃!这是一位老科学家的雄心壮志。

但接下来,这位心直口快的硬汉却说着说着 哽咽 了……


他讲述了一段在200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国家战略卫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叶培建说,当年这颗战略卫星上天以后,是绕着地球一圈圈转的。第一圈和第二圈都表现很好,但是在绕第三圈时,卫星就出中国了,还失去了信号,“最后一个收到信号的是我们的喀什站”。

当时他和几个主任设计师在车上得知卫星出问题之后,叶培建说,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那个车从山上掉下去,把自己摔死”,因为这颗卫星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摔下去我是烈士,卫星丢了我无法交代。

后来的结果是圆满的,经过叶培建一行人的努力,最终顺利找回了卫星解决了问题。

他讲述这段故事,想说明没有这种责任心,很多事情是做不好的。

看到这里,小编心里也十分揪心,不免想到去年 11月18日。


那一天,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两名航天员出舱画面



△景海鹏出舱后状态良好,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致意↑


△陈冬出舱后状态良好,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致意↑

在电视上看到两位航天员含着微笑与现场工作人员挥手致意的英姿,笔者心里却冒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每当追思中国十五年载人航天的艰辛历史,总让人感叹这个民族之张力何其强大。


还记得在当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比如“航天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用”、“航天的钱用来改善民生多好”等等。


也就在此时, 知乎上出现了一个热门问题: “登月无用,不如拿来改善民生”的说法有道理吗?


一千多个回答中,网友“太空精酿”一条不足500字的回答,赢得了最多的点赞。


全文如下:






600年前,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但当时中国人认为探索海洋无用。


我们失去了海洋,让给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些未来的海洋霸主。


结果我们今天在南海顶着别人唾骂造岛、捡别人的破烂造航母,只为交上晚了几百年的作业。


100多年前,我们就有了中国第一辆汽车,但当时的皇室不能忍受司机竟然要坐在他们前面,就算司机跪着开,也觉得这奇淫巧技根本无用。


我们又错过了陆地,坐等德国、法国、日本、美国占完了市场。


现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被国外蚕食,多少可能的民族汽车工业被摧残的不成样子,直到100多年后还未曾赶上来。



80多年前,国民政府就打算发展空军,但后来觉得太贵飞机也换代快,不如军费放在银行吃利息。


结果被日本空军打得趴在地上不成样子,最后还得跪求美国人支援。


直到现在中国的航空业才刚刚赶上来,但依然被美国逼得加班加点依然感觉难以望其项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