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乐效应”
娱乐业的真正金主
但是这些流量小生们能够常驻头条的力量,还是让我佩服不已,毕竟外面的世界总还是有各种事儿在发生。
地震,放火偶尔会有,时不时还有爱丢硬币祈福的老人坐坐飞机,但是娱乐明星总是稳稳地在头条坐着,根本不像这些大新闻,还得靠着一堆猛追热点的网络作者们使劲儿去带节奏,都待不过一两天。
这种看似是公众的健忘,实际上并不全是公众的原因,因为把明星始终放在头条的,不只是了热爱自己爱豆的粉丝,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
所有社交媒体都会坚持走娱乐路线,也是多年摸索碰撞后最终的选择。诞生于2007年的新浪微博在2009年前并不像现在这么大火,当时它的竞品除了有腾讯、搜狐等门户网站自己的微博外,还有火爆校园的人人和天涯这种受众群体固定的论坛和各大贴吧。
而让新浪微博走出这个困境的是他最初引入的一批大V,包括企业家任志强、史玉柱这些相对精英的人群,然而更重要的一批人是演艺明星,徐静蕾和姚晨等等,并且微博的最初做推广,也是靠在各大综艺节目投放广告,积累起来的用户,微博的每一步都是紧跟着娱乐去做。
微博对外说的什么社交功能都是虚的,真正带动它流量的都是这些明星,所以微博当然是要抱紧娱乐这条线。即便是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走娱乐也是最稳的。
布热津斯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提出 “
奶头乐效应
”。当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
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
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预言的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布热津斯基表示,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
二八现象
”,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娱乐明星就是奶嘴最好的形式之一,
通过大量的明星综艺和电视剧,夹杂着他们的花边新闻,让吃瓜群众看得开心,不用去深沉的思考痛苦的现实。
因为消遣已经占据了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
这就是“奶头乐”战略,但即使没有平台的引导,占据头条的会是谁呢?
很遗憾,我认为依然会是这些小鲜肉和当红小花们。真实生活很痛苦啊,如果现实社会那么好玩,谁会来玩游戏,来看偶像剧呢?王者荣耀和偶像剧又孰高孰低?
换言之,TED演讲,新闻联播,名校公开课,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奶头乐呢?沉浸其中的人,到底是收获了真正的知识,还是收获了认同感,恐怕呈现的最终结果也还是
二八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