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
来源:天天说钱 (ID:liuxb0929)
“逃离北上广”还是“死守北上广”,是最近两年的热门话题。
这两天,有一篇题为《为了你的下一代,请死守北上广!》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由于换了一个角度从“下一代”着眼,所以颇为抢眼。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由于国家意识到了一线城市过少带来的“城市病”,正在着力建设“10个北京”,所以“死守北上广”反而成为一种落后的观念了。
“北上广”这种说法,本身就已经过时。我此前在文章中说过,“北上广”是2000年前后中国城市的格局,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最大的三个城市,就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以最能反映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发展潜力的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考察,2000年的时候,广州相当于北京的64%,上海的80%,是深圳的将近两倍;但到了2016年中期的时候,广州只相当于北京的33%、上海的42%、深圳的72%。(见下图)
2000年的时候,广州汇聚的资金总量超过“天津+重庆+成都”。但到了2016年中期,这三个城市都距离广州不太远了!
做这个对比没有黑广州的意思。但这能看出时代变迁,城市竞争的格局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从广东开始,继而扩展到长三角、环渤海,后来西南地区又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也通过政策调整,来维持全国一盘棋的格局。所以,发展机遇、资金、人才也随着政策而变化。
目前来看,中国内地的顶级城市已经从“北上广”变成了“京沪深”,广州彻底成为第四,而且身后面竞争对手如林。在近期国家很多规划里,比如铁路建设规划、国土利用规划,提出了类似“八横八纵”、“三横四纵”(或二横三纵)等很多概念,在这些概念里,一大批城市的定位在崛起。
比如在铁路网规划中,郑州、合肥、深圳的地位在崛起。在“三横四纵”的发展轴规划里,武汉、南昌、长沙、昆明的地位在崛起。传统的城市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在北京遭遇雾霾和堵车等两大城市病后,高层对中心城市的概念也做出了重大调整,明确提出要建设“10个北京”。当然,“10个”未必是准确数字,但未来国家将建设一批承担“全国性中心”功能的大城市,是必然的。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国家正在制定“4个世界城市、11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虽然尚未获得证实,但大方向是不错的。
在2016年年底,郑州和武汉刚刚获得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相信未来南京、杭州、沈阳等一批城市也会获得这一定位。
我此前还在专栏里提到过,如果以“小学生人数”变化考察城市人口增长,则中国正呈现“3大4小”至少7个人口增长中心。“3大”是:深圳+东莞+惠州、北京+廊坊+天津、上海+苏州;“4小”是:郑州、长沙、南京、“厦门+泉州”。相比之下,广州的人口增长明显不如上述地区。
换句话说,目前二线城市里有一批城市,在资金、人口上的竞争力,明显超过了广州这种老牌城市。随着北京、上海开始严格控制人口,京沪的增长也会放缓。
无论是个人的发展机遇,还是子女的发展机遇,都与国家的大机遇密切相关。当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台湾、香港地区的资金蜂拥而入。死守台湾香港的,现在情况如何不用我多说。相反,追随大趋势进入内地的很多台湾、香港老板或者专业人员,都获得了大的发展机遇。富士康的郭台铭、阿里巴巴的蔡崇信、顺丰快递的王卫,就是最好的例证。
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机遇一定在杭州、南京、郑州、武汉、成都、天津、重庆等这些城市,他们将受命成为未来的“10个北京”,国家将在规划上全力支持;北、上、港、深、广当然也很好,确定性比较高,但空间未必最大。不信,我们可以走着瞧。
2016年各省区市GDP排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年,中国区域经济仍在加速裂变。
有传统老工业区正在艰难转身,有资源大省仍在找寻新的发展之路,有曾经发展较快的地区出现了增速减缓,也有中西部的持续崛起。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整理2016年中国各省区市GDP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排名,以GDP总量前十名来看,第一名到第六名名次不变,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不过,2016年湖北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河北,成为第七经济大省。河北则下降为第八位。此外,福建、上海、北京、安徽2016年经济总量排名第十到第十三位,分别比2015年上升一位。而辽宁这一不得不“挤水分”的老工业区,在2016年经济总量为全国第十四位,比上一年降低四位。
从经济增速来看,2016年增速最高的是重庆,增速为10.7%,其次分别为贵州和西藏,增速分别为10.5%、10%。增速比较靠后的有河北、上海、北京、黑龙江、山西、辽宁。辽宁2016年经济增速为-2.5%,为全国最低。
无论如何,在老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各省区市都不得不通过创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而这一改革,在2017年将变得更为迫切。
无疑,这也将影响各省区市2017年的经济排名。21世纪经济研究院根据各省区市2017年经济增速目标和2016年名义增速估算,2017年较大可能出现的经济排名变化是,重庆2017年经济总量有望超过天津。与此同时,湖北和四川经济总量差距有望缩小。
广东经济总量位居第一
根据统计部门的数字,2016年各省区市经济总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中,广东经济总量在2016年达到79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5%,持续蝉联第一位。江苏则仍然排名第二位。
2016年,山东经济总量为67008.19亿元,增长7.6%,排名各省区市中第三位。此外,2016年浙江经济总量达到4.6万亿以上,河南经济总量首次超过4万亿,排名第四、第五位。
从经济总量排名来看,2016年前六名名次与2015年相同。但是,第七名到第十五名则变化比较大。
其中,2016年湖北经济总量达到32297.91亿元,同比增长8.1%,首次超过河北,位居全国第七名。河北2016年经济总量为31827.86亿元,排名第八位。另外,辽宁2016年经济总量为22037.88亿元,同比增长-2.5%,其经济位次从2015年的第十位,下降到2016年的第十四位。受辽宁的影响,福建、上海、北京、安徽的位次均上调一位。
不过,辽宁出现经济负增长,与持续挤压2011年-2014年的统计水分有关,实际经济增速可能并未这么低。2016年,因辽宁数据异常而出现的各省区市经济排名巨变,在2017年不太可能发生。
其他的省区市经济总量位次发生变化的还有江西和广西,2016年两地经济总量分别排名第十七、十八位,分别比2015年上升、下降一位。
总的来看,2016年各省区市的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而截止到目前,全国仅有海南和江苏的2017年经济增速目标尚未公布。21世纪经济研究院预测,两地2017年经济增速目标可能为7.5%左右。
如果按照各省区市公布的2017年经济目标来测算,2017年各地经济总量的位次变动不大。有可能出现的变动为,重庆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过天津,此外湖北和四川的经济总量差距在缩小。
另外,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有望达到8.5万亿,江苏和山东经济总量也有望分别超过8万亿、7万亿,福建、上海2017年经济总量则有望超过3万亿。
重庆经济增速达10.7%
过去三十多年来,基于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的不同,各省区市的发展并不平衡,基本上呈现东部对外开放,中部承接产业转移,东北发展重工业,西部提供能源矿产的格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格局已经出现变化,并在2016年持续裂变。
2016年,从各地经济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来看,中国经济呈现西部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放慢、东北最弱的特征,2016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速分别约为8.6%、7.7%、7.6%、3.5%左右。
2016年实际经济增速最快的是重庆,达到10.7%,其次是贵州和西藏,增速分别为10.5%、10%。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西部和中部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比如2016年投资额超过GDP的省份就有山西、安徽、江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来看,2016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的有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2016年,这一数据也是中西部省份比较抢眼。
也就是说,整体来看2016年中西部省份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驱动明显。由于中西部2017年的投资仍将加快,其消费随着高铁进一步通车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也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因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2017年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经济快速增长的特征仍将保持。
增速最慢的几个地区为吉林、河北、上海、北京、黑龙江、山西、辽宁,分别为6.9%、6.8%、6.8%、6.7%、6.1%、4.5%、-2.5%。其中,黑龙江、山西、辽宁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整体的经济增速。
如果从名义经济增速来看,有十余个省区市低于全国8%的增速,包括青海、湖南、山东、陕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辽宁。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资源大省或重工业占比较重的地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工业品出厂价格有上升的势头,加上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加码,这些地区2017年的经济有望好转,辽宁2017年经济增速转正悬念不大。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从房地产投资额占GDP比重来看,北京、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均超过了15%。2017年,因为全国房地产热点城市调控的因素,这些地区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率可能会下降。
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因为主动疏解人口,消减城市规模效应,在没有投资和社会消费的快速推动下,2016年经济增速排名靠后。在2017年房地产、金融对经济贡献率或出现降低后,这些地区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慢,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