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青年企业家精神?或者说新时代的企业家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一个关于青年企业家精神的提问迅速引起了热议。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话题,在任何一个商业社会中,都有许多堪称经典的描述。然而即便如此,每个时代仍然要以自己的特征去定义精神,新时代、青年,这样的关键词,总会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提出这个话题的是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他在
5
月
4
日当天发表了一篇名《让青春光芒闪耀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的署名文章,文中写到“伴随着时代脚步的迈进,新一代青年企业家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面貌?”,这篇文章被中青在线、新华社客户端等权威媒体一再转发,成为了引爆这次网络热议的开端。
新时代的青年企业家精神到底是什么?线上线下都涌现出了各种具有时代精神的答案。尤其是一些
80
、
90
后们,用轻松调侃四两拨千斤的语句展示着关于提问本质的思考。
什么是青年企业家精神?
青年企业家精神就是
卓越
——
“雌雄同体”、“不做咸鱼”!
很难说这个时代是在模糊性别还是在强化性别差异。姿态柔软,内心坚强,长袖善舞,举重若轻
……这些著名的褒义词再也难以有明确的性别区分了,这样的要求也绝不是专指女性,事实上,男性企业家同样需要姿态柔软、长袖善舞。
用动物来作比喻,在网络上并没有什么障碍。
“没有梦想的人,跟咸鱼有什么区别!”这句红了多年的网络用语,用在青年企业家身上依然不过时,“我还青春,不做咸鱼”这样的呼声,代表的是一种卓越的梦想,是态度,更是尊严。
青年企业家精神就是
创新
——“我喜欢乔布斯,但是超越是最好的致敬!”
在今年两会中,潘刚的一份提案引发了关于
“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的探讨。这是一个切中中国实体经济创新命脉问题,当时在政商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真正的创新是什么,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我喜欢乔布斯,但是超越才是最好的致敬!”
事实上,如今
“一带一路”推进下的中国已经具有了孕育乔布斯的土壤,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大军,
势能的积累已经够大
,正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全社会的创新潜能正在被激发。
青年企业家精神就是
担当
——“达康书记的
GDP
由我们来守护!”
青年不看正剧是误解。不然为什么满屏都是
“达康书记”。达康书记是在主旋律荧幕上出现的一个全新公务员群体代表,他管理城市,就像工匠打造艺术品,他的追求是
GDP
和城市发展。
“守护达康书记的
GDP
”虽然是一种调侃,然而“守护
GDP
”“促进城市发展”这样的担当,毋庸置疑被认定为商业社会中企业家精神与使命。
青年企业家精神就是
共赢
——“一起愉快地组
CP
!”
每年到五四青年节大家都要探讨:什么是青年?是
14
岁—
35
岁,是
20
岁—
45
岁,还是
18
岁—
28
岁?就像“我们
90
后”不再只是
90
后的宣言,大家更愿意相信,青年企业家不是对职业、年龄的界定,而是对心态的界定。
时代把性别差异变得更小,把年龄差异变得更小,却把共赢空间变得更大,因为时代的特征是共享,青年的心态是开放。这种精神也在影响着商业社会,从最早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到现在流行的“我们可以处
CP
”“大家一起愉快的组
CP
”,开放、双赢的格局,“喜大普奔”式的青年企业家精神,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质的坚守。
青春共同体,有我也有你
网上关于青年企业家精神话题的声音不绝于耳,上面谈到的那些天马行空、个性十足的语录背后,其实就是卓越、创新、担当、共赢等优秀的时代品质。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是被大家公认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