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家騉 主任医师
科室: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端午节快乐!不管端午节的来历涉及多少朝代多少伟大的人物,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最实际的莫过于家人团圆一起开开心心吃粽子啦!然而不管是甜的蜜枣红豆粽还是咸的蛋黄火腿粽,要吃得健康都有学问哦。让蒋医师来给六个小建议,帮助大家健康吃粽子,开心过端午!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中医认为
糯米可治疗烦渴、痘疹,有解毒功效
。但糯米黏度高,是粮食中较难消化的一种。粽子在胃肠中停留时间较长,多食可引起脾胃不和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所以
小孩、老人及体弱多病者,尤其是肠胃功能原来就不好的人更应少食
。此外,由于大多数粽子具有高脂肪、高糖分的特点,对于肥胖及“三高”的人会产生更多的健康问题,所以想要美味健康兼得,食用粽子需要有所节制。
粽子清香可口,甜咸皆宜,深得大家的喜爱。市场上的粽子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大肉粽、火腿肉粽、蛋黄肉粽、香菇肉粽、豆沙粽、赤豆粽、枣泥粽等。虽然粽子是终年都有供应的食品,但到了端午这一天,则是每个人都吃粽子的日子。做粽子,吃粽子有学问,科学吃粽子将更有利于您的健康。
如果是自己包粽子,
可在主料中加入部分红豆、薏苡仁、山药、芋头、黑木耳或红薯,不仅可增加纤维素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以下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粽叶主要有芦苇叶及阔叶箬竹的叶子两种,上海地区用的大多是前者。粽叶最好选用色泽碧绿、光洁润滑,没有霉点和斑块,清香扑鼻的新鲜芦苇叶子。
购来的芦苇叶子需先在水中浸透,用刷子刷净其表面的茸毛,然后放在
加1%食盐的水中煮沸15~30分钟,
以彻底破坏叶子中存在的微量有害物质,最后将粽叶用流动的自来水漂洗干净后备用。
传统的扎粽子绳子是用生长在山坳里的蒲草或是生长在海滩的“咸水草”及粽篱树的叶子,晒干后使用。现在则大多用纱绳捆扎,这些绳子都是安全的。
但
不要用塑料绳扎粽子
,因为塑料绳是用聚酯制成的,它在高温烧煮的条件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并会溶于水中,再渗入粽子里,吃后会使人中毒。
扎得很紧的粽子虽然更香,口感更佳,但由于其热传导差,其
中心部位不容易烧熟
,所以需有足够的焖烧时间,以防吃了未熟透的粽子而发生食物中毒。
煮过粽子的水含有
很高的亚硝酸盐
,它会使人的血红蛋白变性而不能正常携氧,严重的会出现口唇青紫等症状,它也会与食品中的仲胺(胺的一种)作用变成
致癌的亚硝胺
,故而这种水是不能喝的,也不要在这种水里回烧粽子,
如果要煮第二锅粽子也应换新水再煮
,以防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危害。
粽子最好现煮现吃。隔夜的自制粽子及买来的冷粽子应该彻底加热后吃,以利消化。如果有不正常的异味应弃之。
每次不要吃得太多,以一只为宜,老人及体弱者更应节制,且需细嚼慢咽。最好配一碗清淡的冬瓜汤、番茄汤等,并搭配一些时令蔬菜及水果,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