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孙立平社会观察
有关社会现象分析与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Z WEEKLY丨Giant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孙立平社会观察

【八面来风】乌克兰和平方案,表明二战后欧美日为主的社会整体软化,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16 08:00

正文

二战后欧美日为主的社会整体软化,是客观现实

战争必伴随着生命与财产的惨烈损失,因此二战后,反战就成了民主社会的主基调,越战中美军是被其国内的反战浪潮打败的。如秦晖老师说的“闵主社会怕死人”。但对其他国家与地区已发生的大规模死人的战争,谁去制止?如何应对俄罗斯这种侵略成性国家挑起的战争?

落实布达佩斯协议,签约国联合将俄彻底打败,灭其国、占领其领土,让其彻底丧失战争能力,当然最好。问题是,为此要付出多少惨烈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代价?谁愿意来支付这个代价?现实中,欧美日已为支援乌克兰支付了有限的代价,其中美国付出的最多。但欧美日都不愿为打败俄罗斯支付太多代价,欧盟国家到现在仍然既不愿意参战,甚至也不愿意将军费开支提高到更高比例。

进一步说, “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寸土必争”,至少在欧美很多人看来并不是绝对天经地义的。 事实上美国这个国家与其大多数领土,都是谈出来的 欧洲国家的领土更是不断变化,甚至经常因贵族联姻、交易而变迁,当然因战争而改变边界的更常见。其中实力是重要因素,但少有人为领土变迁“玉碎”,或为此去推翻本国政府。 世界很大,世界各地人的观念与思维并不完全相同(《关于川普的俄乌和谈,谈点我的不同看法》)。

一点感想:这是一位朋友的文章,算是一种角度吧。有关俄乌战争结束方案的消息纷至沓来,尽管还有朦胧之处,但大体轮廓八九不离十了。对此,人们的看法各异,我也是五味杂陈。特朗普一再说,这是一场荒谬的战争,荒谬这个说辞掩盖了侵略与反侵略的分界。但仔细想,这话或许还有某种弦外之音。总的感觉,也许我们离丛林世界越来越近了。朋友说的这些理由,我也都想过,有的我也认可,原来就曾想写一篇欧洲历史上人们有关领土观念的文章。但是,《联合国宪章》是怎么写的?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基础是什么?一个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和主导者,应该是这样的吗? 过几天再写吧。

现在贬值最大的不是货币,而是努力

这现在贬值最大的不是货币,而是我们的努力。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微博上发的一句话。 在接受凤凰网财经专访时,管清友解释了目前努力贬值的原因,第一是资源的有限性; 第二是资源不平衡、不均等; 第三是技术、产业迭代、全球放水等原因让贫富差距拉大,让有钱人越容易赚到钱。

管清友认为,现在是“K”型复苏、两极分化,产业如此,社会阶层也是如此,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早重视、不系统去解决,后果要么是这个社会停滞,陷入到日本的“低欲望社会”。 要不然就是这种矛盾频繁的发生,最后从量变到质变,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结果,“这是很麻烦的事情,我觉得它比我们短期的经济增长等这些议题要重要得多。 ”管清友说。

管清友认为,要想减缓努力贬值,下一步的政策方向很重要。他认为,现在全世界的政策都是对富人友好,对穷人都不够友好,实行宽松政策,但实际上,政策越宽松,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就越大。“所以无论是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分配政策,还是要更加有利于穷人。要不然这个社会矛盾将会以不可遏制的趋势继续分化上去” (《 管清友:宏观经济政策和分配政策应当更加有利于穷人 )‌。

一点感想 努力越来越没有意义,是现在很多人的一种感叹。但我还经常听到另一种感叹:前些年凭运气挣来的钱,在这几年都靠辛辛苦苦的努力给赔回去了。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赵晓:DeepSeek的成功,不是“中国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式超越封闭模式”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被部分舆论解读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超越”,随后又陷入口水战。但事实上,正如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所说的,DeepSeek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国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式超越封闭模式”。这背后的逻辑,既关乎AI的发展趋势,也涉及全球科技创新模式的深层变化。

开源与封闭,是两种技术路线的较量。 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OpenAI、Google DeepMind等公司长期坚持封闭模式,依靠庞大的资金和算力优势开发高性能AI模型,并通过API收费或订阅模式进行商业化运营。 这种模式确保了技术壁垒,但也使得创新受限于少数巨头。

与此相对,开源AI模式鼓励代码和模型的共享,让全球研究者和企业都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和拓展。DeepSeek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开源生态的积累——它基于Meta的Llama模型、PyTorch框架,并吸收了全球研究社区的技术成果。如果没有开源模式的支持,DeepSeek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

因此,这次DeepSeek的成功,更多是开源模式对封闭模式的一次冲击,而不是国家技术统治地位的转换。 未来: 开源与封闭模式的博弈将继续。 DeepSeek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AI的发展不会停留在“开源 vs. 封闭”的二元对立,而是两者并存、相互渗透。

封闭模式将继续存在,因为它能带来更好的商业化控制和安全性,尤其是在企业应用和数据隐私保护方面。 开源模式将不断发展,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创新,让更多国家和企业能够加入AI竞争。 未来,人工智能的竞争将更多取决于谁能在开源生态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更有效地利用技术优势推动商业化落地。

无论是Meta、DeepSeek,还是OpenAI、Google,最终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结合开源创新与商业闭环的科技企业。

一点感想:这个问题我一点不懂,但好像不少人在关心这个问题,就在这里转一下吧。

关联阅读:


孙立平:川马是好蛋也好,坏蛋也罢,我现在在谈论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孙立平:马斯克改造政府:我不太在意人们的那些争论,我只在意一点,从这里能不能看到未来政府的某些雏形,至少是要素


孙立平:挺有意思的几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孙立平:在斯普特尼克时刻后都发生了什么?


孙立平:智能化信息茧房比一般信息茧房可怕得多,一个坑连着一个坑,坑坑位置精准,防不胜防


孙立平:近在眼前:这是美妙的前景,还是可怕的结局?


孙立平:观察2025年世界风云的四条脉络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图片


一款少见的冷香型红茶雪域贡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