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讯社
【以价值之名,行投机之实】研报社是由一线券商研究员合伙创办,每日精炼3篇研报,为您发掘市场热点,分析行业动态,解读个股预期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三大航运巨头MSC、马士基、达飞,抢占这一重 ...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浙江海港、福建港口与莆田市政府三方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我国又一大港部署DeepSeek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中锐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讯社

特斯拉,宣布入局!

研讯社  · 公众号  ·  · 2024-04-08 18:19

正文

为百万财经人士 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析宏观及政策、研判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除了涨价外,两会以来持续活跃的就是新质概念,从人工智能AI到低空经济,现在无人驾驶可能成为第三棒。 相比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同时拥有海内外的产业共振驱动


海外,节日期间4月5日晚,马斯克回应ModelQ取消传闻,同时宣布将在8月8日推出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这则消息其实是 宣告了 特斯拉把发展重心从打产业价格战正式转向发展智能驾驶 的标志性事件


一方面, 新能源汽车已经不能再卷,特斯拉继续打价格战意义不大 。今年 2月19日,比 PLUS荣耀版正式上市,高喊“电比油低”的口号,官方指导价低至7.98万,宣告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正式进入个位数时代;3月28日晚上,小米SU7正式发布,最终定价为21.59万-29.99万元,在爆火的同时也是在宣布产业链卷王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而反观特斯拉,这几年虽然持续降价,但是销量却没有刺激起来,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了近9%,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说明价格战策略已经失效 。并且特斯拉原计划的低价车价格至少在2万美元以上,在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个位数时代的背景下,这个价格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国产车的新一轮价格战已经把特斯拉的未来低价之路堵死。


总之,特斯拉继续往低价的路上走已经毫无意义,特斯拉股价今年以来逆市跌了30%,市场已经在用脚投票。


另一方面,全球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 特斯拉自身的无人驾驶也加速迭代,无人驾驶才是特斯拉汽车的下一站


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系统FSD从2020年开始发布,持续迭代,但名字后面一直有“Beta”字眼,意味着测试版,但是在3月10日的更新中,特斯拉取消了“Beta”,改成“Supervised”(监督版), 意味着特斯拉FSD已经结束测试,即将进入规模商业化阶段


同时,马 斯克还宣布向所有美国新车车主提供一个月免费的FSD体验,并且重新开放FSD免费转移功能,这一操作直接加速了FSD在美国市场的普及,FSD行驶里程数运行斜率进一步陡峭。上周五,特斯拉宣布其车队的FSD行驶里程突破了10亿英里,马斯克评论称:“用不了多久,特斯拉FSD行驶里程就将超过100亿英里。”


无人驾驶系统和大模型一样,是需要数据喂的,喂得越多越成熟,只是无人驾驶FSD需要喂的数据是行驶数据,也就是行驶里程,所以 马斯克免费开放FSD不仅是在加速其普及,也是在加速FSD的成熟 。在 8月8日Robotaxi正式发布之前,FSD还将有质的升级。


国内, 无人驾驶本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分支,今年两会也明确指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 ,所以 发展无人驾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内容之一。


产业链其实也 早早开始自上而下布局,2021年,住建部、工信部分两批确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1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简称“双智试点城市”)。


关键的法律法规也没落下,最近一年间,全国大约20个省市发布了自动驾驶相关政策法规,测试应用项目频繁落地,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总测试里程超7000万公里。


从进展上看,北京开通了从大兴机场到亦庄、从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到地铁站的自动接驳应用场景,启动了北京到天津港的自动驾驶货运试点,实现了无人驾驶的环卫车道路夜间清扫, 无驾驶员的出租车也投入商业化运营


上海嘉 定区率先启动首批智能网联出租示范运营,超过700辆自动驾驶车上路运营;


武汉已向东风 悦享、百度萝卜运力等19家企业发放各类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1581张,常态化测试和运营的智能网联车辆达387辆,发放牌照、常态化测试和运营车辆数量、累计出行服务订单量,均为全国最多。


从企业来看,目前百度、小马在无人驾驶项目上进展较快,但考虑到未来发展潜力(行驶数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