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全世界一堆通胀预期
最后美债收益率打上去了,高估值的也被打下来了。
纷纷扰扰一个多月,现在商品也被高利率打下来了,不知道谁是因谁是果
今天有人问,为啥动力煤在涨,神华的股票不涨。
很简单啊,动力煤2105就是个一个多月要到期的短融,神华可是个30年久期的长债。
短期煤价可以涨到天上去,但是如果今年煤价涨到1000,难道未来年年都能维持1000吗?
煤价涨到696,油价涨到69,请问未来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呢?
神华的股价在去年11月底见顶,和中国十年国债的高点是不是不谋而合?
而神华上一次见顶正好是2018年2月,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短期涨价和通胀不是一个东西,通胀预期和通胀也不是一个东西,美国国债和中国国债也不是一个东西。
上面这些概念和逻辑的混淆只适合不懂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人去YY,这些人带来了扰动并误导了市场和宏观经济学没用是两回事。或者恰恰反证了,基本宏观经济学是有用的,至少不会成为韭菜。
既要学好基本概念,也要听老师讲解
今年两会,由于简化,少了很多领导的记者会。因此上周末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是一个对两会最好的补充。
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是强的,外资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而且潜力还很大。当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
对这种现象我不作评价,但对照新发展格局,建议大家做些思考。
中国的资本市场要以我为主
还记得1月底,一堆大师们洋洋洒洒几万字大谈货币政策要提高短端利率的波动率,来防止加杠杆。
现在估计同一批人又开始喊,不借隔夜天诛地灭了。
牢记中国市场要紧盯自己的基本面,中国只有一位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