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字差错
文字差错主要包括错字,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简化字、异体字和繁体字使用不当等。
(1)错字
错字指因笔画、笔形、结构写得不正确而像字但不是字的字,在规范字典里查不到。常见类型有:
①多笔画,如“荗”错为“茂”。
②少笔画,如“”错为“缠”。
③错误简化部件,如“”错为“巉”。
④错分,如将“腋”错分成“月”与“夜”两字,将“掰”错分成“手分手”三字。
⑤错合,如“女生”错成“姓”,“女子”错成“好”,“月半”错成“胖”。
(2)别字
别字是应该写甲字时而写的乙字。乙字在规范字典里查得到,但用在这里不恰当。常见类型有:音同或音近致误、字形相近致误、形近音同致误、音同义近致误、繁简字对应致误等。
①音同或音近,如:“和蔼”错为“和霭”,“再接再厉”错为“再接再励”,“宣泄”错为 “渲泄”,“源远流长”错为“渊远流长”。
②字形相近,如:“针灸”错为“针炙”,“杀戮”错为“杀勠”,“床笫”错为“床第”,“编纂”错为“编篡”。
③形近音同,如:“安详”错为“安祥”,“枯燥”错为“枯躁”,“帐篷”错为“帐蓬”,“装帧”错为“装祯”。
④音同义近,如:“度假村”错为“渡假村”,“省份”错为“省分”,“碳纤维”错为“炭纤维”,“九州”错为“九洲”。
⑤繁简字对应,如:“出征”错为“出徵”,“皇后”错为“皇後”。
(3)不规范字
①误用繁体字,如:“窗帘”错为“窗簾”,“挑起边衅”错为“挑起边釁”。
②误用异体字,如:“巨惠”错为“钜惠”,“蹚水”错为“趟水”。
③误用俗字,如:“柑橘”错为“柑桔”。
④误用旧字形,如:“户口”错为“戶口”,“黄瓜”错为“黃瓜”。
(4)多字、漏字与颠倒字
多字是指一个词语中多出了一字,如“《黄帝内经》”错为“《黄皇帝内经》”。
漏字是指一个词语中漏掉了一个字,如“天刚蒙蒙亮”错为“天刚蒙亮”。
颠倒字是指两字次序颠倒,如“办法”错为“法办”,“斗争”错为“争斗”,“工人”错为“人工”。
6.词语差错
词语差错主要有音近混用、义近混用、敬谦错位、望文生义、词形选用不当、生造词语、误改成语、滥用字母词和滥用网络低俗词语等。
(1)音近混用
如:期间(应为“其间”),他在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福利院应该是非盈利(应为“营利”)机构。
(2)义近混用
如: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利(应为“权力”)监督必须依法进行。
核泄露(应为“泄漏”)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3)敬谦错位
如:教师节那天,我们相约去看望李老师。李老师得知消息,早早在家恭候(应为“等候”)。
(4)望文生义
如:这一次抗洪抢险,解放军又一次首当其冲(应为“冲锋在前”。“首当其冲”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与“冲锋在前”的含义是不同的)。
(5)词形选用不当
如:“部分”错为“部份” ,“真相”错为“真象”。
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语词,称为“异形词”。凡是国家语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收录的,使用推荐词,整理表未收录的,使用现汉(7)的首选词形。
(6)生造词语
如: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松怠(“松怠”应为“松懈”或“懈怠”)。
(7)误改成语
如:“源远流长”错为“渊远流长” ,“意气风发”错为“意气奋发” , “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 , “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构成方式是比较固定的,其意义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叠加,因此不能随意改动。
(8)滥用字母词
如: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 。(“PM2.5”是在空中漂浮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微粒物。它规范的中文名称是“细颗粒物”。“PM2.5”宜改为“细颗粒物”。)
字母词指由字母构成或其中包含字母的词语。在国家公布的科技名词中,字母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字母词允许使用的情况一般有两种:一是尚未公布中文名称的,如“X射线”;二是中文名过长,且有字母词形式的简称的,如DNA(脱氧核糖核酸)。
(9)滥用网络低俗词语
如:装逼、草泥马、撕逼、玛拉戈壁、爆菊、JB、呆逼、法克鱿、装13、逼格、你妈的、我靠、然并卵等。
7.标点符号用法差错
常见的标点符号差错有:一逗到底,长句无逗,顿逗不分,错加顿号(如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却用顿号隔开),两个分号之间夹杂句号,引文末尾标点位置混乱,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书名号使用范围扩大化(如对商品、商标、课程、证件、单位、组织、奖项、活动、展览、集会、称号等也用书名号)。
此外,有些外观只有微小差别的符号,如分号与冒号,比号(居中)与冒号(居下),中圆点(居中)与小数点(居下),连接号(包括外文的连词符号)与下划线,大于号、小于号与单书名号,也常常混淆。中文中的破折号(二字线)容易在中间断开而变成两个连接号,或者只有一个字的宽度。中外文混排的图书,往往容易存在中文的句号“。”、省略号“……”与外文的句号“.”、省略号“…”混用的情况。
8.数字用法差错
常见的数字用法差错主要有:数字用法不一致,如:一会“八十四岁”,一会“56岁”;汉字“〇”误为阿拉伯数字“0”,如“一九八〇”错为“一九八0”;阿拉伯数字与汉字同时使用,如“1亿5800万年”错为“1亿5千8百万年”;漏用百分号,如“20%~85%”错为“20~85%”;该用汉字而错用阿拉伯数字,如“五十几人”错为“50几人”;等等。
9.量和单位用法差错
常见的量和单位用法差错主要有:量符号使用不规范;量名称不规范;单位名称书写错误(包括汉字和英文的书写);使用已经废止的单位名称;数学符号和公式的书写不规范等。
10.版面格式差错
常见的版面格式错误有四种类型:(1)不统一(主要是正文规格、体例不统一);(2)不配套(主要是文图、文表不配套以及续表漏排表头、正文注码与注文注码不对应);(3)不呼应(序、跋中指示性文字与实际情况不呼应);(4)不规范(各种附件和构成与正文排版格式不规范)。
11.辅文差错
常见的辅文差错主要有:书名中文字错误,如:《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的“第九届”错为“第九界”;与书名对应的拼音错误,如:某书名《常见肿瘤预防和治疗知识问答》,其对应的汉语拼音中“wèndá”错为
“wèidá”;封面缺编著者名,如:某书CIP上编著者为“四叶草童书工作室”,封面上却没有编著者;作者署名错误,如:某书扉页上译者姓名“贺俊杰 铁红玲”与封面上“张丽娟 雷静”不一致;著录方式不一致,如:某书封面上作者署名为“×××编著”,版权页上却署名为“×××著”;责编署名错误,如:某书版权页上责编署名为一人,而封底上署名的责编为两人;开本标示错误,如:某书开本标示为“787×1092mm 16”,应标示为“787mm×1092mm 1/16”;目录与正文文字不一致,如:某书目录中为“水经注疏”,而正文中为“水经注释”;目录附缀页码错误,如某书因推版造成目录中的附缀页码与正文不一致;编委会名单排序错误,如:某书编委会委员是按姓氏笔画排序,却将“李”排在“杨”之后,“莫”排在“唐”之后;前言中的文字和正文不一致,如:某书前言中一段文字为“劳形权势之途,驰骛风云之会”,而正文中为“劳形权势之凃,驰骛风尘之会”。
12.地图差错
常见的地图差错主要有:(1)国界线,如:国界最西未放在乌恰县的帕米尔高原;中印国界阿克赛钦和“麦克马洪线”过界的错误。(2)标示错误,如:台湾未按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标示;未标示中国南海诸岛;未绘出钓鱼岛和赤尾屿;分省设色的地图上,香港与澳门未单独设色。
此外还有题目和答案差错、参考文献差错、引文差错、汉语拼音差错、外文差错、图片差错、表格差错、公式差错、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译名不规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