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黑马
每一个有创业精神的人都在关注的订阅号。专注创业故事、实战干货和行业数据的生产,偶尔吐槽一下这个变幻莫测的创投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智界R7价格25.98万元起#】在今日的 ... ·  昨天  
雷科技  ·  iPhone 16 这个升级,太离谱了! ·  4 天前  
IT之家  ·  变天了,高通被曝有意收购英特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黑马

你只是在意淫知识的春药

i黑马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7 21:27

正文



文|Spenser(ID:spenserandhk)


前段时间在香港城市大学,和负责EMBA项目的教授聊当下互联网下的新商业环境和传播方式。教授也是内容营销方面的专家,交流了一个小时后,他突然认真地和我说:


“改天邀请你给我们EMBA的学员上个课吧。”


我说好呀,在互联网商业,尤其在新媒体领域,我应该算是香港最懂的那一拨人。


从九龙塘回红磡的地铁上,我心里感慨,四年前也考虑过申请读个MBA,但当时觉得学费太贵,没想到现在可以有机会给EMBA的人上课。


我明显感觉,这一轮互联网技术,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更带来全新的知识革命。


1、二手知识迅速崩塌 一手知识热得烫手


在我眼里,如今的知识,分为一手知识和二手知识。


学院派的理论知识,开始摧枯拉朽般,迅速进入半衰期,沦为二手知识。


这两年赶了不少金融圈和互联网圈的场子。比如在北京或深圳某一栋楼的联合办公空间,或在一个个创业咖啡的半开放区,今天听这个公司的CMO讲市场,明天听那个公司的COO讲运营;高级一点呢,在浦东嘉里酒店或国贸三期听投资论坛,或者就是挂着北大清华复旦的牌子,办所谓的MBA或总裁班课程。


然后我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越是接地气的场子,有时候往往越有干货越有料;而反倒越往上越学院派的场子,讲的内容挺水的。


看似意外,其实合理。


因为江湖上的人,都是一路浑水一路坑总结出来的一手经验;而学院上讲课的人,更多是旧知识的搬运工。


而且,我经常讲的是,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放在当下的商业场景中,多半是错的。


这年头,知识的搬运工越来越不值钱了,知识的实践者,才金光闪闪,牛逼哄哄。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的迭代速度太快,使知识的更新也多了几个加速度。


导致的结果是,知识的二级市场,可能会玩不转了,如今的二手知识就如同新买的车,在落地那一刻,价格先贬值三分之一。


有些坑一定要自己跳过才会懂,有些浑水一定要自己趟过才深刻。一手知识,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这才会成为稀缺价值的知识一级市场。


2、提前行动才可能提早获得船票


经常有读者咨询我说:Spenser,我想去国外学习,但还没确定该不该去,请问,我该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呢?


我说,看你要学什么。


如果你想学习最前沿的理工科知识,成为耐得住寂寞的研究者,可以去;如果你只是想去个听起来更牛逼的学校给简历镀金,身份洗白,你也该去。


但是,如果你想杀入刀光剑影的互联网领域,不管是做产品或者做运营和市场,去国外“镀金” 一两年再回来的结果是——你只会更加看不懂中国的互联网生态。


你还不如找个看着还挺有上升势头的互联网公司,浸淫两年,这远比你在国外学到的要多。


因为现在的很多领域,当互联成为底层架构后,都几乎全面更新了。新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传统媒体的人,很多是看不懂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传统金融领域的人,好些都看不太明白互联网金融的玩法。


这是真的,行业内部的人都不太懂,不是看不懂这个行业,而是看不懂互联网——更何况是外行呢。


前几天和“摩登中产”的创始人王鹏在望京的咖啡馆聊天,之前身为京华时报特稿记者的他,文笔甩我几十条街。


他说像他们这种以文字为生的人,对文字还是挑剔的。


“很多公众号的文章,我一般不会看,但是Spenser你的文字,我还是能看得下去的。”


我说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他说身边有些极有才华的文人,不愿意抛头露脸,写得极好的文章,甚至都刻意隐去署名。


这是传统文人的骄傲,没有互联网的聒噪——我听着挺感动的。


可惜现实是,因为没有选择主动去拥抱时代的变化,他们的才华,无法获得互联网生态下该有的价值。


互联网拥抱的,是“新世相”的张伟,以文化商人的姿态,用市场化的文艺,让众多文艺青年簇拥在周围,嚷嚷着要改变潮水的方向。


每次技术革命都是双刃剑,带来时代的精华和糟粕,就像金钱就是一个中性词。我们要做的,是早点行动,拥抱改变,而不至于两年之后才姗姗来迟,不断抱怨——“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答应我,这么有才华的你,我们不要把世界让给傻逼们,好么。


3、真正的学习只有发生在行动之后


这不是一句鸡汤而已。


我经常说:一个人真正的懒,不是懒在没有学习,而是懒在没有行动。


因为学习本身,其实还是比较舒服的被动姿势,别人用所谓高逼格的知识按摩你的灵魂,那一刻,你很满足,你仿佛进步了一点点。


但事实上,你只是在意淫知识的春药而已。


只有采取行动,才是真正和自己的懒癌作斗争,你会意识到,只有自己摸索,不断调整,最后,你突破了舒适圈,才真的进步了很多。


知识本身哪有什么用,是你的行动让你更好而已。


再进一步说,行动其实也不难,难的是持续有效的行动。


而持续行动力的产生,是内心的时刻自律和环境的不断反馈,双向作用的结果。


在我眼里,一个普通的老师,只是教了很高级的知识;而一个真正厉害的老师,除了教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垂范,引领,提供学习氛围,营造学习风貌。


这比提供知识本身,高级很多。


比如之前在新东方教英文的李笑来老师团队,在一块听听上做了“天天用英语”的全年课程。


我问李老师,为什么名称是“天天用英语”,而不是“天天学英语”。


“好知识是用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他说。


学习在于陪伴,一套365天全年无休的实用英语课,每晚9点,从英美主流媒体精选近期文章,每天陪你一小时。


为了真正体现“用”,天天用英语团队在各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习的社群,凝聚一批人,让大家在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里,用英语交流、连接,共同成长。



* 本文系Spenser(ID:spenserandhk)授权i黑马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推荐关注i黑马微信公号(ID:iheima)。



———— 黑马三月好文 ————


我们最多只能做咪蒙的助理

谁杀死了小马过河?

复星“五剑”下山

为什么中国的烂片那么多?

一岁公司生死劫

创业者,你还不够低,要低到尘埃里

共享单车创业者:别再问我能不能挣钱了

我很喜欢这座城市,可我买不起房

历史转折中的雷军

为什么说王者荣耀会一火火三年?

温城辉:我买了一套房,却亏了5000万

北京房价到底打败了多少经济学常识?

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罗振宇: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和焦虑

为什么你总是被收智商税?

《三生三世》背后,老板杨幂和她的大生意

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融资首发:765382329(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