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酷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ZeeTea CEO | 创业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师
我一直对自己智商只是平庸感到非常难过。
几年前,和一个朋友聊起我这个困惑,朋友说,「你错了,智商是可以改变的。你提前断定了你不能,这才是最可怕的。」然后他给我一本书,Heidi Grant Halvorson 的 Succeed How We Can。让我只看第三章,be good and be better.
看完了书,我再没有为智商这事自怜自艾过。因为从那一刻起,我真的知道了,I am good enough, and there is nothing that I cannot do. 这是学到的心智成长的很重要的一课。
相信自己可以变成更好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念。即便刚开始看起来很傻很烂,有什么关系呢?那些为了只一直酷却从没有走出自己舒适区的人才是可悲的。
你是有多怕「不酷」?
by 木遥
一、
前几天出去玩,在飞机上看了一本朋友推荐给我的心理学的书,名叫《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这本书有中文版,中译名是《成功,动机与目标》。很显然,中英文的书名都糟不可言,看起来很像只配摆在机场书店里的烂俗读物。但这本书其实相当有趣,值得一读。
书里面有一章提到,心理学上可以把人们通过对一个问题的信念分为两类。这个问题是:你是否在非常根本的层面上相信才华是天生注定的。
这里的才华可以有许多种,比如擅长社交、研究科学、参加运动、或是某种商业才能。这不是一个用来辩论的问题。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自打童年时期开始,在潜意识里就已有了确凿无疑的答案,并且被这个信念支配了一生。
那些潜意识里相信这些品质在本质上是天赋的人,会非常在意不断向周围的人寻求肯定。因为既然这是种天赋,自我认知就强烈地依赖于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拥有它。他们会尽量避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选择自己觉得容易的课程和专业,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非常敏感,并且尽量永远只展现优点给别人看。
而那些潜意识里相信这些能力可以后天提升的人则没有这种心理需求。他们不觉得选择自己不能立刻发挥出色的事情有什么不妥。既然总可以逐渐通过练习变得更好,与其关注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现,不如关注自己是否能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什么能力和收获。
于是当环境顺风顺水时,第一类人会有更强的动力追求卓越,做出更大的成就。但一旦遇到挫折,第一类人也更容易迅速做出判断说:啊,这不是我的菜,我应该去做我真正擅长的事,然后放弃。第二类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的自信不太容易被成功所激励,但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迅速怀疑自己。
你是哪一类人?
二、
我周围的许多朋友似乎都明显是第一类人。这可能和他们大多在少年时期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光彩夺目有关。他们自然而然地把不同的事情分成两类,要么是自己应当表现优异的,要么是自己不在乎的,而一切自我认同都和前者紧密挂钩。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强化,以至于变成本能的一部分。我的一个最近升到管理职位的朋友有一次向我抱怨,她在公司一次对新晋中层的管理能力测评得分是 below average。「我怎么可以是 below average!」她忿忿不平地说。
我说:「参与评比的既然都是新晋中层,水平应该相近,那你本来就有差不多一半的概率 below average 啊。」
「我不管,我不接受。别的事情 below average 无所谓,但这件事不行。」她说。
我觉得我完全能理解这种心理。它不合逻辑,但其实像呼吸一样自然。在自认为有天赋的领域里落到需要通过艰难进取才能逐渐赢得别人好感的地步,简直是种耻辱。虽然从道理上来说,许多人本来就是通过努力奋斗才走到这一步的。但那是「其他人」。
所以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出色,而且要是易如反掌举重若轻的出色才行。辛苦习得的能力,总是不如天纵英才更令人钦羡,哪怕最终实际效用其实差不多。要么就很酷地做好一件事,要么就别去碰它。即使需要付出代价,也最好不要被人看破手脚。有时候我觉得这简直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你要有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似乎是这个时代的座右铭。
问题是,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意义何在呢?
三、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写郭靖学习降龙十八掌的时候一路被洪七公骂愚笨,他也不着急不气馁,他学武的法门是「人家练一朝,我就练十天」。我小时候读到这里,深深庆幸自己不是郭靖。向黄蓉那样一点就透才是正途,郭靖这种学法太悲惨了。
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天赋和弱点一目了然。我学许多东西游刃有余,但体育课从没及格过。于是我完全不相信我有可能学会任何运动。事实上,我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尝试。何必自取其辱。
那时如果有人告诉我,若干年后,我会把滑雪和冲浪作为乐趣,会登上非洲的最高峰,会每周固定时间兴致勃勃地和教练打拳击,我一定瞠目结舌。
我并没有忽然在自己身上发现这些天赋。论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我也许不像小时候自以为的那样差,但也至多就是常人水准。但如果这两年的运动经历教会了我任何事,那就是:一个人并不需要超乎常人的天赋就能在很多运动里享受别人无法体验的乐趣。因为许多人根本就不会坚持下去,他们会迅速认定自己不是这块料,然后心安理得地放弃了。
笨拙地摇摇摆摆地前进是种奇特的体验。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比我想象的有效率得多。一开始会觉得看着自己步履蹒跚从零开始并且不断失败简直是种对耐心的折磨,但其实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被微细但确实的成就感所取代。那和发现自己原来天赋异禀的得意全然不同,但如胡适所说,那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然后不知不觉间就发现自己走得还挺远。
四、
我曾经和一个很喜欢的姑娘聊起过对感情生活的期待。她说:我不相信那些爱情故事的好结局,最好每场电影都是 bad ending 才好。
我说:但你还是相信你自己的生活最终会有 good ending。
她说:那当然。
在某种意义上,大家都这样想过。我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缺陷解决困难修补关系,但冀望于自己得天独厚被命运眷顾。如果运气好,这确实是非常美好的人生。
但我最终没能和她在一起。因为,你瞧,运气有时候是靠不住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木遥
封面图 by Andrea De Santis
会员 Update
1.5 月 29 日-6 月 4 日 18 点注册的所有的会员确认函已经全部发出,内含会员号码,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尤其是垃圾箱等文件夹。没收到的朋友请发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约定为「1706 期会员号码」,邮件内容注明你支付时候填写的手机号。请按照邮件提示务必将 [email protected] 加为联系人或白名单以便能够及时收到改变自己的邮件。
2.本周张辉的会员语音邮件已经发出,主题是「普通人如何迎接 AI 大潮」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尤其是垃圾箱、订阅邮件、广告邮件等位置。没有收到的话请发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标题约定为「未收到语音 170604」。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领域并变得牛逼?这个问题无疑等同于如何答一张自己之前完全没有学过的科目的试卷,达到 80-90 分,甚至拿到一百分。
进入一个新领域,我们常常想到一万小时理论。彭萦她一直以来都是一万小时的实践者。但对于常人而言,在某个领域里一万小时的积累并不容易实现。虽然无法短时间内积累一定量的刻意练习,但如果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事实上,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记录被不断打破,达到相同成绩的时间也不断缩减。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下面是精选的改变自己会员对彭萦 20170528 期语音《如何快速进入一个领域并变得牛逼?》的反馈:
@会员 羊兔子
本期语音和以前彭萦写给的《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异曲同工。我的理解是:
1、先树立信念「 28 原则」:用 20% 的时间就可以了解一个行业或者领域的 80% 信息;
2、总分总的框架,先快速从经典书籍中了解概况,整理出问题,接下来有针对性地向牛人请教,再总结自己所学,和自己熟悉的领域产生联想,形成知识体系;
3、学以致用:为了学而学印象不会深刻,一定要用起来。或者从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学习。最近在学习的金融学和经济学就是这样,事半功倍。
@会员 Lynn
谢谢彭萦的语音分享,也是第一次听到你的语音.首先它非常贴合我现阶段的境况,在室内设计领域内已经从业几年,去过顶级的设计公司也参与过了一些好的设计项目,这些可以算作是语音中提到的拿的出手的作品吧。但是人却是越来越彷徨的,我想首先是自己始终不够自信,其次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持 不足以让我有理有据,不能让自己信服的作品怎么能说服别人呢?听完语音我的感受是 要自信、要去针对性的学习 (比如读一本该领域最基础入门的书)、去丰富自己的设计社交圈 (比如设计圈一些讲座会谈)、积累自己的作品. 希望我们每一天做出的一点改变 最终成就了自己 使我们变成最想要成为的那个偶像:)
@会员 康佳
我一直都想学习心理学和写作课程,每天都用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别人的文章,公众号,但长进不大。听了今天的语音,才明白自己原来是没有找对方向。我一直都是零散的学习,看到的都是别人成果,没有找到真正的学习途径。我应该找到第一本书,一本涉及本领域原理的书,让自己以后所有的知识,以前的体验像纽扣一样连接起来。
@会员 夏花
语音里一万小时的理论非常赞同,用 1000 小时达到 80 分的理论也是。正确的入门真的很重要。最近被带着入了心理学的大门。之前大一的时候上过普通心理学,教材确实是用的彭萦在语音中提到的《心理学与生活》,但是当时感觉兴趣不大。最近是开始买付费的课程,知乎的 live,通过该领域的专家管中窥豹,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而且一开始的兴趣也很重要。
本周新加入会员的专属福利:
在想尝试一个新领域或新事物感到恐惧逃避,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往往是工作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突破舒适区认知的渴求和自身能力矛盾,那你就要知道第一步怎么做,怎么有效率地做,步骤和方法论彭萦都在语音里给你了。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如何快速进入一个领域并变得牛逼?》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 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