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医信董事长季鑫
继击败世界围棋冠军之后,今年
7月6日
外媒Quartz报道,
谷歌
旗下人工智能部门
DeepMind
的下一挑战是
防止失明
,这一挑战主要针对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并宣布与NHS(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合作,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及早发现常见眼部疾病。
而其实,在做眼底筛查这件事情上,
中国
的创业公司
上工医信
早在
2014年7月
就已经进行了行业布局,公司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让计算机通过学习
眼科专家
阅读和分析眼底照片的技能,在“
云平台
”上自动阅读和分析眼底照片,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进行
筛查
和
辅助诊疗
。
创业在于折腾,一波三折成就上工医信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虽然在互联网领域,有个点子分分钟钟就能立项的事见怪不怪,但在医疗领域折腾的创业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上工医信的创始人季鑫毕业后,在生物材料公司和药企先后工作
6
年后,曾进行了第一次创业,是关于进口耗材的生意,但由于对市场把握的欠缺,导致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前前后后又与朋友重新做了产品代理的生意,但本身医学院出生的季鑫最后还是回归医疗行业创业。
定准大目标后,发现医生诊断环节中存在很大痛点,季鑫告诉邦哥,“团队通过满身的找器官,在避开
医疗事故
风险后,确定做与
眼部
相关的医疗创业”。
所以,选择了利用人工智能筛查“糖网病”,这就是上工医信现在主要做的事。
简单的说,
就是让计算机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去学习顶级眼疾病专家阅片这项本领,通过不断地学习,从而让机器达到或者接近
顶级眼科专家
的水平,来判定眼底是否有病变。
季鑫称,因为是远程的辅助,服务器可以
无限增量
、
速度快
、
高效而且无地域限制
。通过互联网手段,这项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运用到偏远地区。
如何与医院合作?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在医疗行业创业的公司,很难
绕过医院
而独立发展出来。创业公司一般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与医院的合作。
对于上工医信而言,有一点是非常
有利
的,那就是做眼底筛查这件事,在
眼科
和
糖尿病
领域,已经开展了近
20
年,但是,因这个工作一直由眼科专家进行人工阅片,同时,具有阅片能力的专家又严重缺乏,所以,这一问题一直并没有得到
实质性
进展。
季鑫告诉邦哥,“在医院进行推广的时候,医生都明白这项技术是
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一般的大医院基本都很愿意进行合作,毕竟技术能真正
提高
医生工作效率”。他称,医生就该只做体现其
价值
的东西,大量重复的工作由机器来做。
医院愿意积极与之展开合作,还有一个
重要的原因
是:
中国的眼科专家大概
3
万
名
,
1万
能看眼底疾病,而能进行打激光手术的医生目前只有
800
人,但是影响的糖尿病患者却是
1.1亿
。患者与医生比例严重失调。而经过这项技术的参与,能极大提升医生的效率,这样,医生将更多时间花在重病患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上。
其实际运行模式非常简单。
在医院的内分泌科或体检中心放一台眼底照相机,给患者拍眼底照片,上传到上工的云平台,通过眼底影像智能分析软件对眼底照片进行阅读和分析,然后由云平台自动将就诊建议回传给内分泌科或体检中心。
因与同仁医院的王院长有临床技术的合作,上工医信的
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