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我们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深圳368套房开盘3.5小时后售罄#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

贝贝集团创始人兼CEO张良伦:打造新母婴,进行产业升级与边界重塑 | WISE·2017

36氪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2-13 08:25

正文


多元与专注。




文 | 乔芊



2017年12月12日-13日第五届WISE大会——“WISE2017新商业大会”如期而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商业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认为:新商业是从“基业长青”到“基业长新”,从“大而不倒”到“新而不倒”的商业文明的进化。

在母婴垂直电商领域舍命狂奔3年多之后,张良伦对整个母婴产业都有了一个新的认知,现在他要做的,是产业的升级与边界的重塑——核心是要回归到人群和母婴,并打破现有的业务边界。

对此,张良伦提出贝贝要做“新母婴”。简而言之,就是要以贝贝在大数据、运营等多个方面的实力,整合整个母婴上下游产业链,从购物、育儿、亲子、早教等多个方面入手,给母婴人群一套完整的育儿解决方案。

在这当中,张良伦发现,消费升级有很明显的趋势:社群化、产业化、科技化。他希望贝贝能用产业化的思维,通过社群化运营、科技来帮助整个母婴产业进行产业升级。

在36氪主办的“WISE2017新商业大会”上,贝贝集团创始人兼CEO张良伦带来了相关内容分享。

以下是演讲实录:

贝贝是从2014年开始成立,到现在3年多接近4年的时间,3年是一个拐点,每一年都有一个里程碑,2014到2015年这两年的时间,是贝贝在充分竞争的过程中探索的阶段,不断地迭代我们的商业模式。

一开始是童装热卖的平台,到后面做平台、自营、国内的贸易、跨境贸易,2014到2015年只是迭代出来一个我们认为相对完善的商业模式。到2016年其实是一个快速做到规模的阶段,到今年我们想说我们的竞争到了一个新阶段,整个行业开始慢慢形成稳定的格局,贝贝成为行业领导者之后,我们想的更多的是发展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使命、定位是什么,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的路在何方?今年第一个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是让孩子的世界更美好,一切与孩子相关的业务场景都是贝贝可以去切入的场景。

我们希望重新去定义自己的边界,如果2014到2016年这家公司的边界是一家母婴电商的公司,所有的思考都是从母婴电商思考的话,到2017年之后更多想的是我们的边界是一家母婴公司。

现在母婴的打法跟过去有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定位叫新母婴公司,我们所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想说电商怎么玩,跟淘宝如何竞争,如何做自己差异化的价值。到现在想说我们如何回归到服务好母婴人群、母婴产业,今天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业务出发点都是以人群和产业作为出发。

所以基于这个来看,在我们过去的一年里完成了整个贝贝的升级,我们整个公司现在重组了,重组到集团化公司——贝贝集团,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贝贝网电商业务成了整个业务板块其中一个环节,是我们目前整个现金流贡献最大的业务,除了贝贝网之外我们推出了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平台——贝店,这个业务在今年推出,增长非常的快,我们预计未来它的规模不会低于现在贝贝网的规模。

而在购物之外我们也进行了其他非电商业务的迭代,首先是我们推出了早教宝,这是目前的一个在线早教平台,我们现在有上百万在线的早教内容以及签约了数百家早教专家和机构,这块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我们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去做的,目前做下来之后在线早教希望非常大,而且我们对这个业务充满非常大的信心。

第二个产品是育儿宝,育儿宝在过去一年成了育儿社交行业的领导者,它更多满足的是在养孩子过程中家庭社交以及妈妈之间的相互社交的需求,所以通过视频、图片完成了社交的连接。

我们还推出了贝贝亲子的产品,把我们线下母婴相关的产品线上化,影响消费者决策,帮助他们更好的选择,比如我今天应该到哪个早教机构上学,我们应该到哪个线下的游乐场去玩等等这样的刚需。

我们最近将推出贝贝金融公司,把原来贝贝下面所属的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合并到这家公司。同时我们也马上会推出消费金融相关的产品,围绕整个母婴的消费人群提供全场景消费的服务。

我们发现除了业务围绕整个母婴人群的迭代之外,整个渠道场景有非常大的扩展,过去的贝贝是一个APP,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贝贝去中心化的流量超过了APP的流量,我相信不只是贝贝,可能很多创新型的公司都是这样的。

我们以小程序为例,整个中国的小程序里面贝贝的小程序是前五名,在零售里面是前三名,小程序流量增长非常快,基本上它的流量不亚于APP的流量。除了APP和小程序之外,还有整个贝贝的新媒体矩阵,如何把各种微信、微博等等社交媒体上面的流量能够通过连接的方式完成连接。

目前来看除了APP之外的两个渠道增长非常大,这里面核心的逻辑是,我们需要给用户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增加这个人群的渗透率,我们尝试对业务进行梳理,发现多元化都是在围绕着整个母婴的人群展开,如果从多元化和专注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是多元化的策略,同时也是专注的策略,这个专注是广义的专注,我们专注于整个母婴产业。

可以看到,我们所有的业务架构是这样的,底层的所有基础设施是全部共享,包括会员、供应链以及数据的基础设施,我们所有的业务里面都是一套会员体系,数据也是全面的共享,我们自己贝贝云的后端支撑系统有上千台的服务器每天在收集用户上亿条的用户行为全部贡献给所有的业务,大部分新推一个业务的时候其实它的胜率会更高。

而在中间这层,我们认为要织一张全渠道的网,不管是APP、小程序、新媒体矩阵,还是其他所有的地方,要织一张无孔不入的网全方位的渗透你的人群,织成你的网之后再往上就是消费场景,今天他有购物需求的时候你可以满足购物需求,有早教需求的时候可以满足教育的需求,理论上来看通过下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中间整个人群网络的建设之后,其实上面是可以自然迭代出很多的消费场景出来。

我们在尝试新母婴的探索过程中,感受到整个的消费升级有很明显的趋势。

第一个是社群化的趋势,整个人群的触达不仅仅是APP,如果今天固守在APP的话我认为不是最领先的思维模式,整个的社区是碎片化、网格化到个人和通道里面去了,所以我们要到个人、通道里面去全方位渗透人群。

第二个是产业化趋势,现在不是单纯的运营流量,如果今天只是运营流量你会非常的薄,你要纵深垂直到行业里面的上下游和身份整合。以大家非常耳熟能详的零售来看,过去是有人在你的平台上开个店进行商品的售卖,为什么商品卖的很贵?因为整个零售供应链管理权是机构所带来的,他没有办法判断出消费者对于款式的需求,这会导致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受市场所欢迎的,比如说他今天对于库存的预估是不准确的,会导致他的库存风险极大,所以他需要售价里面承担库存的风险。如果今天能够通过消费者反向的数据和基础设施的优化,进而指导更好的货品以及更优的库存和供应链设计,其实是有机会创造出供应链服务你的平台,产业化是我们做消费领域不可少的行为。

第三个是科技化,现在人工智能谈的非常多,基本上全方位各个地方,在服务、物流、供应链全方位的生活里面来看,科技化是非常标配的手段,所以我们自己从新母婴的方向探索看到的社群化、产业化、科技化,这三个趋势是我们接下来三年指导我们的业务方向,也是大家可以借鉴的。

同时我们非常深刻地认识到消费竞争、产业竞争正在升级,回头看商业变迁,最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更多的是在生产货品之争,那个时候你能够生产出电视机,就有人买,你能够生产出冰箱,就有人买,哪怕你能够生产出袜子,大家都没有袜子就可以去卖,所以那个时候工厂是最热门的创业行业。

到之后物资越来越充沛,供求关系非常充裕的时候,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渠道流量之争的时代,这个时候更多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比如说地域,本地化区域的不同,所以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大的平台级的流量公司,线下像沃尔玛、苏宁这样的公司,线上像淘宝这样的公司。

但是到我们身处现在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们发现不是物资匮乏,或者是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这个时候发现整个的竞争升级开始回归到了人群心智之争,进入了“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来看的话,每个人都是以独立的个体,以个体为中心,每个人喜欢的就是品牌,同时他们开始越来越相信好友的推荐。

这个好友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亲朋好友,你身边所有亲朋好友的推荐,比如今天你生了孩子,你会给旁边已经生了孩子的同事去聊如何育儿,应该买什么东西,在什么平台上购物。另外一个好友属于你在各种的社交媒体上关注的好友,比如说KOL、意见领袖,你会发现处于这样人群心智之争时代的时候,个体变得很重要,在这个之中如何影响这个人群变得非常重要。

基本上来看,我们从新零售这方面探索,我认为不只是业务多元化的外延,更多是思维方式全面的迭代,今天所有的业务思考都是开始回归到服务好一个人群,服务好一个产业,为我们所服务的人群和产业去创造独特价值这个事情上面。我们所有的业务外延都在以我们让孩子世界更美好为使命,我们所有的业务围绕着母婴人群和母婴产业去展开,而这样的思维我相信也是可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