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40话详细情报丨夏姆洛克准备抓捕巨 ... ·  3 天前  
Kane的小K屋  ·  资本家最喜欢的15个“经济学武器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为逃债伪造意外“去世”,没骗到保险金却害死了家人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8-10-19 07:08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欠债骗保,

男子私自制造自杀假象!

谁知妻儿殉情,

损害更甚法律制裁!


热闻链接

10月12日,失踪多日的 湖南新化 何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伪造意外“去世”,害死了妻儿。 经查, 何某为逃避十余万的网络贷款,于9月7日瞒着其妻子戴某花在 某保险公司购 买一份赔偿金额100万的人身意外险。 9月19日凌晨, 何某利用借来的车辆伪造坠河现场,制造车毀人亡假相,企图骗取保险金。 他失踪后, 31岁的 妻子 戴某花带着一对儿女 10月10日12:30左右离开, 10月11日 10:50左右,戴某花及两名孩子的尸体在琅塘镇一处水塘被打捞出来。经公安部门现场勘察,三名死者均排除机械性暴力损伤致死,符合生前溺水死亡。


划重点:保险诈骗罪





保险诈骗怎么量刑?


个人骗取保险金1万元—5万元(不含),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个人骗取保险金5万元—20万元(不含),依法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个人骗取保险金20万元及以上的, 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进行保险诈骗活动:


(一)投保人故意 虚构保险标的 ,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 ,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 ,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 故意造成财产损失 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 ,骗取保险金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1998.11.27 [1998]高检研发第20号)说明: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是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1

不要再滥用“骗保”这个词了

随着人民维权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代理人、保险公司有时会互相指责“骗保”,殊不知被滥用的“骗保”一词特指保险诈骗罪,随意指责别人“骗保”也有诽谤他人的嫌疑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骗保呢?

《刑法》中对“骗保”做了明确的规定:

  1. 虚构保险标的

    虚构保险标的的意思是为不存在的人或财产投保,然后骗取保险金。

    比如本来我家没有电脑,但投保时我申报了一台macbook pro,以期发生损失时可以获得赔偿。


  2. 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

    编造虚假原因的意思是事故发生后,为了获取保险金将事故谎称为虚假的原因。

    比如某人酒驾、无证驾驶,依法车损险,意外险不赔,为获取保险金家人谎称为有驾照未酒驾的他人是驾车司机。


  3. 对发生的保险事故夸大损失的程度

    夸大损失的程度是指事故发生后,为了获取保险金或更多保险金夸大损失。

    比如某人患了呼吸暂停综合征住院,但血氧值未达到理赔标准,依据合同不予赔偿,但申请理赔时篡改病历将指标修改至重疾标准试图获取赔偿。


  4. 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

    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是指为获取保险金制造虚假的事故现场。

    比如本案中何某制造自杀的假象,希望戴某获得保险金的情况。


  5. 故意造成财产损失

    故意造成财产损失是指为获取保险金故意制造真实的事故现场。

    比如本案中何某制造自杀的假象时,造成了真实车辆损坏的情况。


  6.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是指故意杀害、伤残被保险人(如为本人,自杀不算自残算)、或者故意让被保险人染病。

    比如本案中何某制造自杀的假象时,如造成了真实的自身伤残,并申请保险金的情况。

除此之外,投保人逆选择、代理人销售误导、保险公司收益低、保险公司拒赔等情况均不属于“骗保”范畴。


02

骗保的后果,是三重处罚

根据《刑法》,如果骗保,将受到双处罚加一追责,杜绝了通过保险诈骗犯罪获利的可能。


第一处罚:人身监禁

第二处罚:罚金

追偿责任:诈骗所得依法需归还


刑法在保险诈骗罪中约定的罚金范围高于保险诈骗所得范围,且即使处罚罚金也仍未免除犯罪嫌疑人依法归还诈骗所得的义务。


同时,保险诈骗罪在刑法中与诈骗罪分立量刑,实际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较诈骗罪更重,如诈骗所得25万元,在诈骗罪中属于“数额巨大”量刑范围,但在保险诈骗罪中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量刑范围。


03

骗保未到一万元,是否可以免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