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视察英国远征军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广大读者转载到朋友圈。
1939年9月1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纳粹铁蹄踏破德波边境。3日,英法盟国对德宣战,彻底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短短几个月后,纳粹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就横扫西欧各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两大传统军事大国的几十万军队一口气驱赶到敦刻尔克的海边,直至跨海逃亡到对岸的英伦三岛。
作为当时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兰西,是如何在短短几周内就被德国打败,直至国破家亡的呢?
在经历了半年“静坐战”之后的1940年4月,德军终于出手了,他们首先顺利地攻占了丹麦,在挪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准备于5月初开始进攻西欧。
希特勒拿出精心策划的“黄色方案”最终稿,即第四号方案。5月10日拂晓,庞大的坦克集群越过卢森堡国界,穿越阿登森林。两个星期后,他们将会逼近这场冲刺的最终目的地——位于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敦刻尔克。
按照计划德军在西线展开了B、A、C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15个师,约300万官兵,2700余辆坦克和突击炮,约7500门火炮、1815架作战飞机。其中,A集团军群是进攻西欧的主力,将在德国、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四国交界处进行主要突击,A集团军群下辖第4、12、16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指挥的装甲集群,下辖第15、19、41装甲军。
起初,英法联军总司令莫里斯·甘末林将军按照预先制定的“D计划”,命令英法联军第1集团军群主力——法军第7集团军与第1、9集团军一部以及英国远征军的主力,开赴比利时进行增援,以抵挡他心目中的德军主攻方向,以及德军主力B集团军。
1940年3月,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视察英国远征军
这个“D计划”却是以26年前德国“施里芬计划”为假设前提,制定的反制计划。简单地说就是一旦德军取道荷兰和比利时进攻法国,就立刻将预先部署在法比边境的英法联军向荷兰布雷达至比利时那慕尔的代尔河一线移动布防,然后通过色当作为战役支撑点的一个反向“施里芬方案”,以正面对正面,一举击败德国。甘末林对他这个“功不足,守有余”的“杰作”志得意满,以至于他始终认为德军在阿登的进攻不过是佯动,所以只派出第2、5骑兵师前去增援比利时友军。
这一错误的命令让法军第2骑兵师遭遇了德军第10装甲师这支精锐,法国人的骑兵碰上了德国的坦克集群,结果可想而知。11日,法军第5骑兵师也被德军第1、2装甲师打垮。吓破胆的法军指挥官居然把所有待在马斯河东岸的部队全都撤到西岸,放弃既设阵地,主动为德国人让开了道路。12日下午,德军第19装甲军陆续进至马斯河东岸,比计划提前了一天。
与此同时,在比利时境内横冲直撞的德国第15装甲军以隆美尔的第7 装甲师为先导继续向西突击,他们的目标是迪南。当时,德国第15装甲军和友邻的第19、41装甲军之间有长达30多公里的空当,如果英法联军或比军来个反突击,保不齐能改变战局,但联军已被德军的“闪电战”打得惊慌失措,根本没想过组织反击。
12日下午,德国第15装甲军也到达马斯河东岸。12日晚,法国第9集团军司令科拉发现马斯河对面已布满德军,顿时感到情况不妙,他立刻向联军总部求援,总司令甘末林还尚未意识到危机的到来,他先后调动10个师增援,但这些部队分布在法国内陆各地,最快也要到17日才能抵达前线,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甘末林的眼睛里还是只有德国B集团军这个“主力”。
1940年5月,德国入侵荷兰期间,德国士兵乘坐橡胶小艇穿越马斯河
到5月13日上午,德国第19装甲军率先强渡马斯河。10时起,德军以有限的火炮轰击对岸,德国空军也同步展开空袭,“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持续在法军阵地上空盘旋,该机俯冲时发出的啸叫声让法国士兵心惊胆战。德军的炮击和空袭摧毁了法军士气,下午许多法国士兵连敌人都没看见就扔掉武器逃之夭夭。入夜时分,德军已登上马斯河西岸,并架起浮桥。与此同时,德国第41装甲军也在梅济耶尔附近的纽松维、蒙丹梅渡口横渡马斯河。德国第15装甲军则向马斯河西岸的迪南发动猛攻,所辖的第7装甲师遭到对岸法军的猛烈抵抗,师长隆美尔命令坦克沿河岸展开,以直瞄火力压制对岸的法军,掩护步兵乘橡皮艇强行渡河,他亲自乘橡皮艇指挥渡河,冒着法军凶猛的炮火,在13日中午前后终于夺下了布维涅,前出至格朗热和絮兰沃森林。至此,A集团军群的三个装甲军都已突破马斯河,德军的计划已成功了一半。
就在德国A集团军势如破竹之际,法国甘末林将军依旧自我感觉不错,实际上在B集团军正面的法国主力,打得确实可圈可点。可当德军突破马斯河的消息传到英法联军总部,甘末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慌忙投入自己的战略预备队实施反击。
5月14日,法军对德军在马斯河西岸的桥头堡展开总攻击,令人遗憾的是,法军的所有反击都显得虎头蛇尾,许多部队稍遇德军空袭或坦克冲击即告溃散,还有一个法国师刚取得反击效果,指挥官就害怕孤军深入,竟命令部队撤回待援,非要等待友军跟上才肯继续进攻,以至于错失良机。
德军充分利用对手的失误,第1装甲师向西快速前进,于14日黄昏渡过阿登运河,切断法军第2、9集团军之间的联系。至15日晚,德军大部队均已开过马斯河,向着英吉利海峡猛扑过去,法国及英国、比利时的重兵集团被合围在敦刻尔克至麦茨之间的狭长地带,他们与法国南方的联系被完全切断,这意味着整个法国战局已无可挽回。
此次战役中,德军正确选择了主攻方向,在空军掩护下,数以百计的坦克穿行于阿登密林之中,然后横渡马斯河,抄袭英法比卢联军后路,这样一来,德军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敞开了,增援比利时的英法联军一下子掉入“战略陷阱”里,随时面临被全部歼灭的风险,蹲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腹背受敌,英法这才感到形势严重。
1940年5月,法国,隆美尔(戴大檐帽者)与部下策划行进路线,在入侵法国行动中,隆美尔担任第7装甲师师长,以迅速的机动攻势俘虏大批敌军与物资,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
英国迅速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与驻法皇家空军和法国空军一起实施反击。14日下午,马斯河上空爆发了开战以来最激烈的空战,英军“布伦亨”轰炸机和法军最新式的“布雷盖”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马斯河而来,德军约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各有500余架。
从中午到天黑,登陆场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英法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德军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法飞机。密集的地空火网令英法飞机成了扑火飞蛾,一批批闯来,又一批批被吞噬。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法飞机黯然远遁,德军渡河浮桥大都完好无损。此战德军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其中仅德军第2高炮团就搞定了112架。英军派出的飞机损失了60%,以至元气大伤。
1940年5月15日,法国总理雷诺给英国首相丘吉尔打电话:“这一仗我们恐怕要输了。”丘吉尔惊得目瞪口呆:“我真没想到,德国‘闪电战’竟会如此厉害。”为了探明战局真相,也为感到绝望的法国盟友打气,5月16日,丘吉尔火急火燎地从伦敦飞往巴黎,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一见到法国总理雷诺和法军总司令甘末林,我就意识到局势比想象的还要糟糕,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是灰溜溜的。”甘末林承认自己手里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了,现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军队挡在德国装甲集群与英吉利海峡之间了,德国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到大西洋边。
当时的英国远征军编有10个师,这10个师里有9个师部署在法国北部,面临被德军吃掉的危险。5月20日,德军彻底包围了联军主力,英国就处于两难的抉择中,要么让英国远征军与法军联合在一起,拼死向索姆河方向突围;要么让英军向敦刻尔克撤退,以期从海上撤回英伦三岛。选择前者意味着将大英帝国几乎全部陆军家当作为赌注,同法国的命运捆在一起。选择后者则将背负叛友偷生的骂名,同时,很可能将丧失英国远征军使用的所有重装备。可是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是胜负难料。
由于伦敦当局缺乏准确及时的情报,他们并不清楚前线的真实情况,自认为目前的战局还未到无可挽回的最后关头。可是,当艾恩赛德到前线视察后,他彻底改变了看法,那些不切实际的突围计划根本行不通。在包围圈中,9个英军师,其中7个正在前线抵御德军,要将他们撤出防线并重新集结向南突围非常困难。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的盟友——法军已经溃不成军了,士气极其低落,很难组织起有效的突围作战。
根据戈特和艾恩赛德对英国远征军所处困境的报告,英国政府终于开始加速着手海上撤退的准备工作。不过,表面上英国方面仍然没有放弃向南突围的计划。丘吉尔曾解释说:“显然,应该冒极大的风险,实行第一个办法(即向南突围),可是也没有理由不为海上撤退做好一切可能的安排和准备,以防万一南下计划遭到失败。”
在这个背景下,英军和部分法军在21日发起了阿拉斯反击。这场规模不大的反攻只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即兴表演而已,由于法国新任总司令魏刚尚未准备好大规模反击,负责包围圈内联军指挥协调的比约特将军又意外身亡,所以直到23日,法国方面仍没有发动反攻的迹象。这让英军方面对向南突围的前景彻底失望了。
迟迟不决的反击命令已让英军岌岌可危。5月22日晚,戈特审时度势,他违背丘吉尔向南突围的命令,毅然下达第2和48师放弃阿拉斯突出部向海峡附近撤退的命令(此举引发了一场英法两国一直持续到战后的激烈骂战)。法军方面对此极其恼火,也让法国的基层官兵士气跌到了极点。
1940年6月22日,德国在法国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两国在法国贡比涅签订停战协定,希特勒在签字完成后走下车厢的场景,被盟国剪辑循环播放,如同踩着滑稽的舞步
5月24日,法军统帅魏刚和所有前线指挥官都已对反击突围不做任何幻想了!但就在这一天,在包围圈西翼的德军装甲部队却莫名其妙地在运河一线停了下来,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也算是上帝送给英法联军最不敢想象的绝美礼物!
无论“停止进攻”命令的诱因如何,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都是,英法联军在正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另一方面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未全力集结兵力沿着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求生的机会。
德军在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后,德军统帅部制定了代号为“红色方案”的法国战役第二阶段作战计划。方案的目标就是彻底击败法国。当时的德军兵力达137个师之多,而他们当面的法国人兵力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且士气低落。德国仅用几天就突破了防线。
6月10日,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17日,彻底切断马其诺防线法军的退路。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全体法军投降。
22日,法德在贡比涅签订停战协议,希特勒终于如愿击败了这个百年宿敌。法国陷入4年最为屈辱、最为黑暗的纳粹统治时期。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抓取。
杨坚的夺位似乎特别顺遂,其人在北周时期地位虽高,却没多少实权。而颇有雄略的周武帝死后才三年,杨坚就篡夺了北周的帝位,建立隋朝。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日本军旗的命运与象征:日本陆军军旗为何极难缴获?
目前唯一一面距离完整军旗最接近的日本军旗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不过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陆军军旗作为日本陆军的象征,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洪承畴为什么能够遏制起义军的攻势,击败李自成?
崇祯四年九月,陕西总督杨鹤被罢官流放。继任者洪承畴能在该任上善终,并卓有功绩,实属凤毛麟角。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