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时
,
碰到只会讲方言的外地患者,感觉就像对牛弹琴
(我是牛)
。
「其实做医生久了,
慢慢地能听得懂大多数方言
。」
同事解答:「就像做
英语听力,带着
问题去听,抓取关键词就行
,这样至少问病史没有问题。
患者不知道哪里的口音,一进来就肯定的和我说:「医生,
我想 si 呀
。」
他说:「就是想 si 啊,
好久没 si 了呀
!」
一万个问号在我脑子里奔腾而过。看他淳朴的眼神,我猜——他想说的是
洗牙
?
于是配合点手部动作,问他:「
洗牙
对吗?」
他:「对!我还卖了
双狗
,今天就能 si 吧?」然后掏出来手机上的
团购券
给我。
图源:soogif
患者东北人,问他姓名,他说他叫
「
X 波 er
」。
我问他第三个「er」字怎么写,
他说:
「
老妹儿,那只是
儿话音
。
」
问患者痛不痛,他们不是回答「不痛」,也不是回答「痛」,而是
回答「no 痛」
。
这不仅掺杂浙闽,还略带点小英语啊。
后来被同事提醒,
是「冇」,表示没有,读作 nao
。
我的单位在四川,有一次出诊的时候,我问患者哪里疼。
患者说:「就从那个
劈啪骨
一直痛到
开西头
,再到那个
螺丝拐
呀,都痛得遭不住。」
有人给我翻译一下不?
图源:
soogif
今天新入院了一个 80 岁的阿叔,他儿子告诉我,他爸爸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病情。
阿叔:
「哒旮瘩镀咯咕拭哈叽轰苛咕捣」
(字幕君已下线...)
我赶紧打电话给他儿子,说:「你不是说,你爸爸可以流畅的表达他的病情吗?」
患者坐好在诊疗椅上,对我说;「医生,
我喉咙馋
。」
我扶额,怎么办,难道给他搞点吃的?后来才明白,
是有点痰的意思
。
今天有个病人拿着入院证来透析室,说:「医生,我要住院。」
图源:so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