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12 小时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1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戛纳红毯,一线明星的金身光环,十八线网红的圈地自嗨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05-20 21:17

正文



本文转载自 微信号: 剧焦一线(ID:TVfocus)

作者:Felicia

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第72届戛纳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除了参选电影本身以外,电影节开幕式的红毯照例是媒体关注的对象。


与戛纳有关的话题迅速照旧登上热搜榜。今年戛纳红毯的事件依然没有跳出前几年的套路:网红作妖、明星蹭红毯——《延禧攻略》中高贵妃的侍女扮演者施予斐被认作十八线网红蹭毯,并在红毯上驻留不走;景甜走红毯期间被保安多次驱赶……


除了#奚梦瑶戛纳#、#熊英 戛纳红毯、#网红蹭戛纳红毯#、”施予斐#等比较“常见”的操作之外, #戛纳红毯10万走一趟#这一话题一同登上热搜榜,揭开了蹭红毯的网红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戛纳红毯邀请函已经成为一些选美公司、旅行社的一门生意。



蹭戛纳红毯的都是谁?

首先要了解戛纳电影节的地位。

1946年创立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成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其最高奖项。截至目前为止,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也就是说,戛纳国际电影节意味着影视界的最高荣誉,掌握着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坛的高位,代表着影视人的圣地和艺人的殿堂。

登上戛纳,咖位非常人所及。

那么哪些人会收到组委会送出的红毯邀请函?主要可分为3类:

1、电影节评委、有竞赛作品入围,是头等贵客;


2、赞助商代言人或戛纳电影节常客,受邀来捧场;


3、官方邀请或片方申请邀请函。


据钱江日报报道,业内人士透露,戛纳会把一些邀请函送给电影界大腕明星、片方、商界名流、品牌合作方等,这些人手中会有一定数量的邀请名额,并享有把邀请函自由赠予任何人的权利。其中多余的邀请函,便流向了“红毯中介”,最终卖给那些想在戛纳红毯上“一蹭而红”的网红名媛们。


有人隆重出场,受万众瞩目;有人哗众取众,受万人嘲讽。



万紫千红总是妖。


2010年,范冰冰龙袍青花瓷亮相戛纳红地毯,赚足国内外媒体的眼球,此后范冰冰在戛纳红毯的造型惊艳不断,尽管没有电影代表作,范冰冰依然成为西方媒体追逐的对象。


2013年,张雨绮在戛纳红毯上驻足了3分50秒,期间10次停下脚步、8次送出飞吻。


2015年,张馨予以“东北棉袄风”礼服出现在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上,话题度迅速登上国内热搜榜单。


2017年则被评为“国际红毯幽魂片元年”,戛纳红毯首次被曝出“明码标价”,购买了戛纳红毯入场券的网红集体开始“作妖”,引起国内媒体群嘲,网红与戛纳成为媒体的重要素材。


2018年,马苏因为在长度不到20米的戛纳红毯上走了6分钟引起媒体群嘲,那一年,王丽坤和水原希子在红毯上走了9分钟。


你可以来戛纳红毯,但未必受待见

和十八线网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18次走上红毯的巩俐。被称为“巩皇”的巩俐,戛纳曾称其为自己的女儿,走上红毯的巩俐直接享受了“清场”的待遇,各路媒体也纷纷吹捧巩俐与戛纳红毯的般配程度。



带着新作品《南方车站的聚会》的胡歌本人没有现身红毯,却出现在官方的特写镜头——胡歌的照片被粉丝举着,待遇甚至超过了很多正在红毯上的明星。


红毯之上,谁备受瞩目,谁扮演跳梁小丑,一目了然。


除了巩俐,今年受邀出席戛纳电影节的中国明星咖位多数位于一线,包括李宇春、吴彦祖、关晓彤、奚梦瑶、朱一龙、辛芷蕾、章子怡、景甜、舒淇、周冬雨、刘涛、马思纯等。



戛纳的舞台上形成了两个极端的对比:一线明星自带金身闪耀出场,十八线网红用尽全力自娱自乐。


换来的是保安的驱逐和拍照记者一脸的不耐烦。



星光熠熠的戛纳似乎还是曾经那个代表着世界电影最高荣誉的戛纳,但明码标价的红毯价格,又似乎拉着戛纳跌落神探,成为低端的污浊地。


戛纳的红毯似乎不复当年的光辉。


为什么明星和网红爱蹭戛纳红毯?

三线明星、十八线网红,都将戛纳红毯当成秀业绩的战场,说到底还是流量惹的祸。


在戛纳红毯亮相,久留原因众所周知: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集中在20米长的红毯周围,被拍到意味着曝光率大大增加;曝光,就是流量,流量,等于身价。


而对于网红来说,除了曝光和流量,戛纳国际电影节红毯更意味着个人定位的加注筹码,踏入娱乐圈的背书,网络宣传的噱头。这让大小网红们即使受到群嘲,也要前仆后继买票登上戛纳的红毯。


毕竟群嘲是虚的,而背后覆盖的利益链却是实实在在的。谁是邀请入场,谁是买票入场,这似乎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海量的信息中博得关注度。大众对信息的记忆十分有限,遗忘和原谅一个人也远比想象得要快。


后真相时代,高度发达的网络空间将会把博人眼球的信息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即使真相渐渐浮现,以结果导向的事件,往往会使真相失去原有的震慑力。


比如话题、流量、热度。


但蹭了红毯的热度

结果会如网红所预料的那样吗?

范冰冰和张馨予的戛纳亮相,似乎成为网红的发展重要标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称为勇士,第二个第三个……第一百个吃螃蟹的人,只是吃了而已。


大众对这一现象逐渐感到麻木,普通的作妖也不过成为媒体吸引流量的素材,而大众的记忆实在有限,一声鄙夷之后将陷入遗忘。


最终决定网红成为娱乐圈的张馨予还是凤姐并非红毯一博,而是在娱乐圈耕种多年的流量积累。


登上戛纳红毯之前,出道8年的张馨予已经在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2》中登上大荧幕,即使没有大热,也算作品不断。除了《钱多多嫁人记》、《精忠岳飞》、韩栋版《鹿鼎记》等影视作品中参演,更因为绯闻屡次引发国民热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