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写东西了,最近在学习工业互联网,想简单聊聊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技术、人口红利的驱动下,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应用实践都走在了前列。经历了这些年来消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路巨头们又纷纷将目光瞄准了
工业互联网
领域。
制造业龙头企业
、
IT
企业
、
互联网企业
基于自身优势,都从不同层面打造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但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 “
终端+网络连接+云平台+数据分析
”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合作生态体系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主要途径。例如,通用电气、西门子、施耐德、航天云网等公司通过与云平台商、终端组件商、IT企业合作为客户提供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其中的
云平台
: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中,IaaS最成熟,比如,亚马逊、微软、阿里云、腾讯云几大家;SaaS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正逐步深入制造业细分领域,这层也是价值创造最大、最直接的。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创新与竞争主要集中在PaaS层面。
相对而言,PaaS和IaaS是松耦合的,PaaS又是SaaS的赋能平台,也可以说,PaaS能力大幅提升,SaaS才有基础。
制造业龙头企业
同时具备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PaaS平台的主力军。比如,
通用电气、西门子
等信息化水平高的龙头制造企业设备数字化率、联网率具有领先优势,具备更多设备接入基础。同时,制造业龙头企业在研发、生产等工业领域的专业背景,能够为工业PaaS服务能力开发提供更多行业知识、经验。但整体而言,PaaS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商业模式还不清晰:通用电气Predix、西门子MindSphere等平台,也还是主要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开放性问题尚未解决;
树根互联
主要依靠后服务市场盈利,平台核心服务推进相对缓慢。
IT
企业
在PaaS平台底层技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工业互联网平台PaaS核心架构几乎均采用Cloud Foundry、Docker等开源技术。
互联网公司
,如亚马逊、阿里、腾讯在消费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方面已经有了较成熟模式,可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和商业模式提供借鉴经验。基于互联网生态优势,互联网公司可能会成为工业PaaS除制造业龙头企业外的另一支主力军。
终端
方面,制造业正从数字化向网络化加速转型,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据统计,2017年我国企业设备数字化率刚超过40%,而数字化设备里边的联网率还不到40%,设备改造和数据采集难度较大。
网络连接
方面,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都在规模建设NB-IoT网络,以便能有效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海量终端接入。
值得强调的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应用实践方面的优势,我国是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后发优势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