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药物简介
ATG-008
是
TORC1/TORC2
双重抑制剂,本试验的适应症是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
HBV+
晚期肝细胞癌。
2.
试验目的
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方案的HBV+ HCC 受试者中评估ATG-008 的药代动力学(PK)、安全性、耐受性和肿瘤总体反应率(ORR)。
3.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试验人数: 总体
126
人,中国
66
人
4.
入选标准(必须全部符合)
1 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方案的HBV+ HCC 受试者中评估ATG-008 的药代动力学(PK)、安全性、耐受性和肿瘤总体反应率(ORR)。
2 按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确定为无法切除的B期(中期)或C期(晚 期)的HCC。如果是B期,受试者必须是手术或局部治疗之后出现疾病进展,或者不适合接受手术或局部治疗
3 HBV+被定义为慢性HBV感染或有HBV感染病史,依据任何以下血清学结果:HBcAb+、HBsAg+、HBV-DNA+
4 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方案(在索拉非尼治疗和/或化疗期间或之后经影像学检查确定为疾病进展)。接受过其他(被当地药政部门所批准)治疗如瑞格非尼和/或抗PD-1抗体等的受试者如果符合所有其他入选/排除标准,可以参与研究。 a. 化疗包括FOLFOX(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和奥沙利铂)或任何其他含铂方案。 b. 化疗≥2个疗程
5 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分或1分
6 血生化检查结果,符合如下结果: a. AST(SGOT)和ALT(SGPT)≤ 5x正常上限值(ULN)。 b. 总胆红素≤ 2x ULN c. 肌酐≤ 1.5 x ULN或24小时清除率≥ 50 mL/min
7 骨髓功能充分,基于如下结果: a.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1.5x 109个细胞/Lb. 血小板 ≥ 75x 109个细胞/L c. 血红蛋白≥ 9 g/dL
8 Child-Pugh A级(5分或6分)而无肝性脑病。
9 男性受试者(包括已经接受过输精管结扎术者)必须同意在与育龄妇女的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且自签署ICF之日起在使用研究药物期间及最后一次接受研究药物后3个月内无使女方怀孕计划。
10 育龄女性受试者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 同意自签署ICF之日起在使用研究药物期间及最后一此接受研究药物后28天内同时使用两种研究医师认可的避孕方法或者完全禁欲。 i. 真实禁欲:当此方法与受试者偏好的和日常生活方式相一致时。周期禁欲(如根据日历、排卵、症状体温、排卵后方法)并停用是不被接受的避孕方法。 ii. 可接受的避孕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药或者植入性激素类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带有杀精剂的屏障类避孕工具;或者伴侣接受了绝育手术,加之使用至少一种屏障类避孕工具。b. 筛选时的血清妊娠试验结果呈阴性,并得到首次使用研究药物(IP)前72小时内尿液妊娠试验阴性结果的证实(如果血清检查距离首次用药>72小时);妊娠试验的灵敏度至少为25 mIU/mL。
5.
排除标准(必须全部不符合)
1 无法耐受索拉非尼/瑞戈非尼,例如受试者因毒性而必须停药。
2 有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既往因脑部转移而接受过治疗且在随机化之前病情已稳定达4周的情况是允许的。
3 在筛选前14天内接受过索拉非尼/瑞戈非尼治疗
4 在筛选前4周内(或5个半衰期内,以较短者为准)接受过HCC局部治疗(如TACE、RFA)、全身化疗、激素治疗(如他莫昔芬)或临床试验药物治疗。
5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a. HCV 阳性被定义为抗 HCV 或 HCV-RNA 检测结果呈阳性。
6 预期寿命少于3个月
7 既往接受过mTOR(TORC1和/或TORC2)抑制剂治疗,包括西罗莫司、坦罗莫司、依维莫司和其他的试验性或已获准的mTOR/PI3K/AKT抑制剂。
8 在筛选期前28天内接受过大手术或发生显著外伤。
9 尚未从既往所接受的抗癌治疗所致急性毒性效应、放疗或大手术/显著外伤中恢复过来。
10 在筛选期前7天内接受过小手术(放置中心/外周导管或进行皮肤活检除外)。
11 正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每日泼尼松等效剂量≥ 10mg)或其他全身免疫系统调节剂持续治疗。
12 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其定义为HbA1c >8%。
13 有器官移植史。
14 经治疗仍然持续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 CTCAE,4.03版)≥2级腹泻或吸收不良,或者任何可影响研究药物吸收的显著胃肠道疾病。
15 有临床意义的、需要在筛选期前28天内进行医学干预的出血,包括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16 已知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史或目前被诊断为该病,不管治疗情况如何。
17 受试者同时患有除肝癌外其他的活动性恶性肿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激素治疗过的非进展性前列腺癌或宫颈原位癌除外)。若患者的第二种恶性肿瘤在本研究前已治愈>5年可进入试验。
18 控制不佳的间发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需要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抗HBV治疗除外)的进行性或活动性感染(如结核病)、症状性心衰、心律失常 、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或者会限制遵守研究要求的精神性疾病/社交障碍。
19 可导致受试者不能完全遵守实验方案的显著医学问题、实验室检查异常或者精神疾病。
20 受试者若参与研究会导致出现无法接受的风险的任何情况,包括存在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情况。
21 任何可干扰试验数据解读的情况。
6. 研究者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
秦叔逵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2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白玉贤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3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陈振东
|
中国
|
安徽
|
合肥
|
4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顾康生
|
中国
|
安徽
|
合肥
|
5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任正刚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6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孟志强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7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脏肿瘤科
|
方维佳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8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
李薇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坪)肿瘤内科
|
王东
|
中国
|
四川
|
重庆
|
10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