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发表了一份论文,叫做《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过了很多年以后,他和另外两个美国经济学家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份论文的核心内容是
信息不对称理论
,研究方向是市场经济。
例如,在旧车市场,卖主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高价将低质量的二手车卖给买者,获得利益。
例如,你第一次到某个景区,不知道各景区之间的路程有多远,当地特产价格,结果被坑了不少钱。
2月24号我写过,信息不对称和马斯洛理论是同步吻合的。当用户常年累月获取信息后,信息不对称对他们已经没有效果,同时用户已经解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提供信息的公众号,胜在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以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需要。
这几天潜心研究,发现这个结论太肤浅了。小公举分析了最近风靡朋友圈的10万+文章,自己前两年创作的10万+,这个号撰写过的两篇约四万阅读的文章,得出了——
信息不对称是内容创作的核心要素
。
你现在去看半年前的公众号内容,会觉得大很多文章太粗糙,幼稚,太普通了。这是由于你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得出的结论。
你看过很多10万+,总觉得写的特别好,又不知道好在哪里;总觉得特别深度,自己想写却又写不出来。这是由于认知能力不足导致的结果。
认知能力如何提升?除了靠时间,还要靠理解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