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动派DreamList
青年学习型社群,致力于帮助青年人用行动实现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懒熊体育  ·  10个创新「CASE」,看看什么叫专业的体育 ... ·  4 天前  
厦门网  ·  刘国梁最新发声 ·  4 天前  
楚天交通广播  ·  孙杨发声:从来没有! ·  4 天前  
楚天交通广播  ·  孙杨发声:从来没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行动派DreamList

90后的第一次人生危机,来自一张A4纸

行动派DreamList  · 公众号  ·  · 2018-09-24 07:29

正文

- 距离2019年还有 99 天 -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来源:槽值,ID:caozhi163

主播:七七,微 信:guoweijie6423

乐:新青年理发厅--岂能尽如人意


微博上有一个段子:


“妈妈劝我不要再抽烟喝酒了,不然体检的时候一定会查出病来的。 听从了妈妈的话,我就再也没去体检过。”


面对体检时的这种“鸵鸟心态”,戳中了不少人:


“没事绝对不体检,就怕一检查全身都是病。”


前不久,综艺《我家那小子》里,嘉宾武艺因为甲沟炎去修脚,技师说他脾胃不和,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


回家后武艺有点后怕,纠结了很久,才下定决心预约了体检,距离上一次体检,已经过去了五年。


结果显示,1990年出生的他,已经患有眼结石、轻微脂肪肝……


屏幕外的嘉宾看着不敢相信:他才那么小就有脂肪肝?



李维嘉感叹说:体检是真的挺可怕的。


尤其是一些眼看中年就要来临的人,一边要应付忙碌的工作,另一边渐渐需要接过家庭的重担。


刚毕业的年轻人们可以一个不开心就辞职,自己却必须要考虑“上有老下有小”。


一旦身体出现问题,谁来支撑一切的局面?


所以哪怕明明知道身体可能已经出问题了,也必须“咬牙熬着”。


接过那一张判断检查自己是不是健康的A4纸,却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比起单身、脱发和贫穷,收到体检报告单的这一刻,也许才真正让人恐惧。


1


从前把体检当儿戏

现在把体检当猛兽


从前,体检只不过是走走流程,大家心里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足够健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现在,大家心知肚明的是,“我这个生活方式,身体一定有什么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


长期忙碌,在办公桌旁一坐就是是一整天,根本没有时间运动。

熬夜几乎成为生活常态。

饮食也不讲究营养和均衡了,能每天按时吃上饭都是奢望。

心理上也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城镇居民心理呈现亚健康状态。


许多以前五六十岁才会得的病,都纷纷找上了年轻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张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2018年春节期间,他参加了三起危重脑卒中患者会诊。


三人之中最年轻的患者仅有28岁,病情却最为严重,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同一天还有两位三十多岁的患者,因为之前就患有高血压,且没有规范治疗,加上脑出血量大,陷入植物人状态。


而几十年前,脑卒中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六十五岁。


连续九年发布的《北京健康白皮书》显示,疾病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已经逐渐缠上了31到40岁的男性。


仅在2011年,超过六成青壮年北京市民有血脂异常状况,重性精神疾病新增患者,有8成是中青年。

可是,即使心里比谁都明白“我该去检查一下了”,不愿“勇敢面对”的人还是很多。


一边恐惧,一边安慰自己“我不会那么倒霉的”,视体检为“洪水猛兽”。


因为谁也不知道,那张薄薄的报告单上,会不会出现自己无力承担的结果。

2


只要没有倒下

就得坚持到底


2017年5月中旬,浙江杭州一名28岁的女孩在夜里猝死,而前两周,她才刚过拍完婚纱照。


她生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我烧糊涂了。”


来源:新京报

据家人透露,女孩是杭州一家公司的经理,年轻有为,但是忙碌辛苦。


长时间以来,她的工作压力很大,作息不规律。


死亡前的一段时间,因为忙着结婚的事情,想买房买车,她工作就更加拼命。


更加烦心的是,家中父母的赡养费、弟弟的学费,都需要她的支持。


多重压力下,本来已经透支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近几年,“加班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互联网、媒体、医疗等都成了“高危行业”。


每次出现这样的新闻,总能引来一阵唏嘘。


有些人会默默在心里告诫自己:别整天熬夜加班了、别天天吃垃圾食品了……


但绝大多数时候,告诫都只能是告诫,做不做得到,自己“心里有数”。


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该休息了,只是不能停下。


2010年,《经济学人》杂志用“三明治一代”形容亚洲地区的中年人。


如同被包夹的三明治一样,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依靠自己的工作支撑家庭,压力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


有调查显示,有97.48%的中年人觉得自己累。

但是累也要撑着,否则谁来养家?


都怕身体会垮掉,所以宁愿粉饰太平,自欺欺人,想尽办法“夹缝里求生存”地养生,也坚决不肯迈进体检中心一步。


3


靠养生“垂死挣扎”

也坚决“知错不改”


90后的动荡不安,在养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方面,是源于无法抗拒的生活压力,一方面,是源于被生活逼得越来越懈怠的情绪。


炸鸡啤酒虽然不健康,但往往能在忙碌一天后带来味觉上的粗暴快感;


熬夜刷剧虽然危害巨大,却能让人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摆脱失意的情绪。



一边熬夜一边泡脚,一边喝啤酒一边加枸杞,一边吃快餐一边啃阿胶……


“朋克养生”在90后群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


《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健康消费人群占比已经超过50%。


也就是说,90后是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在所有健康产品中, 即食 保健品的购买人数增长明显,90后在这类产品上的购买力与80后的相比,差距已经很小。


最受欢迎的保健品还是人尽皆知的那几样:阿胶、枸杞和红枣。


这些在养生鸡汤文里频频出现的“中老年必备补品”,曾被无数90后嫌弃过。


来源:《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


但如今,就连曾无比反感的养生鸡汤文,也躺在了不少人的微信收藏里。


除了买保健品,健身在90后群体中也变得越来越流行。


数据表明,健身app的用户里有超过一半的人年龄不满30岁。


来源:速途研究院

面对健康危机,90后们忧心忡忡,有颗想要好好养生的心。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在养生这条路上,人又仿佛很难做到认真。


有超过一半的90后作息不健康,习惯于熬夜和晚睡。


喜欢买保健品,也喜欢买重油重辣的即食火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